书城管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研究
10491800000013

第13章 启示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从20世纪60年代就已开始,在80年代就得到迅猛发展,90年代达到高潮,至今仍呈稳定上升发展趋势,中间业务收入已成为西方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而我国中间业务创新才始于80年代末,并且发展缓慢,中间业务收入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不及西方发达国家的1/4.

通过上述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1)中间业务已成为西方商业银行与资产、负债并重的三大业务之一,且中间业务收入成为西方银行利润除利息收入以外的主要利润来源。随着2001年我国加入WTO,5年的保护期只剩下两年多的时间,我国商业银行即将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银行业的竞争,因此,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确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战略地位,开拓我国商业银行传统存贷利息收入以外的中间业务收入,成为关键。

(2)我国商业银行与西方商业银行无论在中间业务收入、收入结构,还是在中间业务创新品种、创新规模都存在很大差距,双方已进入到不同的发展阶段。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已历经扩大市场份额、增强服务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初级阶段,以投资银行、银行卡、信用担保、衍生中间业务收入为主要中间业务收入的成长阶段,进入到适应世界银行业发展趋势的高级阶段。而我国中间业务创新还处于中间业务发展的初级阶段。看到差距的同时,也反映出我国中间业务创新、发展的空间很大。因此,对进一步确立今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战略方向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给银行带来巨大的利润,但同时也带来了风险。从国际衍生市场的波动可以看出,衍生产品交易在经济状况发生变化时,很容易产生骤变,带来较大的风险。从我国衍生业务试点大多以失败告终的经历,也可以看出衍生产品交易风险很大。由于衍生产品交易涉及面较广,这给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一个重大难题。

本模型描述了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五个方面的因素,强调多种因素的作用对中间业务创新活动的影响。包括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外部条件即制度条件、竞争条件、商业银行的内部条件、商业银行创新的内在动力、创新产品的开发和定价机制。这五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活动的成败,是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关键所在。

根据中间业务创新的六维模型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之所以落后于西方国家,除了上述几章已经分析的银行制度这个最根本因素及“TRICCR”模型中的因素外,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产品收费定价机制的不完善,风险障碍及外部监管等,都是影响中间业务创新的重要因素。

因此,本书通过对中间业务创新产品收费定价、风险防范及其外部监管问题作进一步研究,对于克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发展道路的障碍,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