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10489400000020

第20章 刘亮程的另类生存――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

3.1.边缘生存状态的思考者

刘亮程,1963年出生于新疆沙湾。从小就生活在农村,种过地,当过农民,后来读书,毕业后当过农机管理员。对于自己的年少时光,刘亮程说乏善可陈。小时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了玩上,直到八岁时才迈进学校的门槛,在学校并不是一个好学生,成绩不优秀,就是语文成绩也不怎么样,但对作文有一点兴趣,有一点特别的天分。

刘亮程说他上小学时生活十分困难,在乡下有好多村子没有学校,自己上二年级时,得要跑到六七公里外的村子去上学,那时体弱,跑不动,上课老是迟到,于是他父亲索性让他休学了两年,等大了一些,跑得动了再接着上。刘亮程上小学时,又赶上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那时候上学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停课是家常便饭。这对贪玩的刘亮程来说,再好不过了。刘亮程的小学就是这样断断续续念完的。

没有好好上学,倒是从嬉戏中,刘亮程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乡下的事物,那些牲畜、草木、空气、阳光、吃、劳动、睡觉,等等,从此开始与一个敏感的童年的心灵耳鬓厮磨。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大自然和他格外亲热起来,深深扎根于他幼小的心灵。小时的刘亮程虽然贪玩,却酷爱看书。但那时在乡村,可看的书极少。他幽默地说:“那时,我主要是向我放的牛学,向那些风中的尘土、向那只爱藏蛋的母鸡学,我从它们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

事实上,刘亮程的文学启蒙和小时乡下时常来村里说评书的艺人密切相关。《杨家将》、《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最早就是通过这种形式接触到的。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找到了一本《楚辞集注》,喜欢得不得了,尽管小小年纪对《楚辞集注》还只是一知半解,但却深深地迷上了屈原那种漂游于天地间的精神气息。还读过庄子,第一次阅读就觉得很熟悉,庄子就好像是他们村里一个姓庄的老头,他写的那些风、秋水、山木、死亡,都像是发生在自己村里。这种奇异的阅读潜移默化地开始影响着他以后的创作。再后来,他和许多作家一样,接触了马尔克斯、胡安?鲁尔夫等西方作家和作品。那个时代,整个中国文坛都在读欧美文学、拉美文学。

“文学作品虽然对一个作家有重要的影响,但它们对我的影响,肯定不会有我家乡的一场风对我的影响大。在我的写作过程中,许多东西都可能影响过我,但最终影响我的肯定是这片土地,和我扎根其上的全部生活。”

初中毕业,刘亮程考上了中专,读的是农业机械。毕业后又分回到乡下――新疆沙湾县一个乡的小农机管理站。终于还是没有离开乡村,梦想着干一番大事业的刘亮程依然要和农民们的播种、耕种打交道。

然而就是这些乡村生活影响了刘亮程的写作,也教会了刘亮程写作。

刘亮程的写作最初是从诗歌开始的。之所以从诗歌进入自己的故乡,刘亮程说有着时代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是诗歌狂欢的时代,是诗歌的声音在中华大地无处不在的时代。地处遥远边疆的刘亮程在内心深处也理所当然充满着缪斯的躁动。此时的刘亮程已经走过了放牛的、种地的少年时光,正在边疆一个农机站做农机管理员。那是一个让人没有想头的工作,也是一个和他认识的乡村没有多少牵涉的工作,通过心中的诗歌,刘亮程充满了农机管理员之外的幻想:用诉说乡村的诗歌走出乡村!这些充满飘忽的、有关乡村情绪的诗歌,刘亮程一写就是十多年,从1982年至1994年,乡村诗歌创作陪伴刘亮程度过了人生最初的文学时光,那些青春的时光,诗情迸发的时光,最终收获成《另一只眼睛》和《晒晒黄沙梁的太阳》两部诗集。

由于小有成就的诗名,刘亮程告别了地域封闭、生活贫穷的乡村,告别了农村生活,走进了《中国西部文学》编辑部,成为乌鲁木齐城的一位文化打工者。对刘亮程来说,文学是一条融入了梦想的现实的道路。

同样是时代背景的变迁。进入20世纪90年代前后,诗歌的时代成为过去。刘亮程写着写着,突然觉得诗歌开始限制自己了,于是他走进了散文。“一个成熟的作家应该明白时代的变化,要选择读者所能接受的方式。”刘亮程如是说。

虽然改写散文了,但几乎所有的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不变的是“乡村”在散文中依然是主角。如果说,他诗里的村庄是朦胧的,难以让人琢磨的话,那么他散文里的村庄,则变成了明快的、可触摸的。在这个天山北部沙漠边缘的小村庄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在这样一个村子里,他是实实在在的农民的一分子。当他远远地回望这个村子的时候,他就成了“记载村庄历史的活载体,随便触到哪儿,都有一段活生生的故事”。

2001年《一个人的村庄》出版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天涯》、《大家》、《北京文学》、《散文选刊》、《南方周末》等报刊都作了隆重介绍。作者本人也一鸣惊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刘亮程曾获第二届冯牧文学新人奖,在获奖评语中有言:“刘亮程的写作赓续着中国悠久灿烂的散文传统。他单纯而丰饶的生命体验来自村庄和田野,以中国农民在苍茫大地上的生死哀荣,庄严地提示了民族生活中素朴的真理,在对日常岁月的诗意感悟中通向‘人的本来’……他的语言素淡、明澈,充满欣悦感和表达事物的微妙肌理,展现了汉语独特的纯真和瑰丽。”

刘亮程散文创作的成功,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更进一步刺激了他的文学梦想。2006年,经过五年的沉寂之后,刘亮程的小说《虚土》问世。由诗歌而散文,由散文而小说,刘亮程的文学之路是不断探索的过程,也是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我们期待刘亮程取得更大的辉煌。

刘亮程的散文表现出一种乡村生存智慧,这种智慧是思考的结果。作者不是客观地描述社会生活,而是对社会生活进行了哲学的思考,是对人与自然的相似思维,所以作者能够对人的生存作出清醒认识。这就不同于深陷物质洪流中的人们对生存的认识,因而是独特的。

刘亮程的生存观念是由他双重的边缘生活形成的。由于他是一个双重的边缘人,一个生活在城里的乡下人,一个从乡下逃出来的城里人,所以,就形成了他独特的边缘人生观念、人生哲学。他以此来审视城市和乡村、城里人和乡下人,自由地在两种空间、两种人生中化出化入,化成具有刘亮程风格的“有意思”的散文。

3.2.另类生存的声音――《一个人的村庄》

《一个人的村庄》集中体现了刘亮程的生存观念,他写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庄――黄沙梁,“我不知道这个村庄,真正多大,我住在它的一个角上。我不知道这个村里,到底住着多少人。天麻麻亮人就出村劳动去了,人是一个一个走掉的,谁也不知道谁去了哪里,谁也不清楚谁为哪件事消磨着一生中的一日。村庄四周是无垠的荒野和地,地和荒野尽头是另外的村庄和荒野。人的去处大都在人一生里,人咋走也还没走出这一辈子。”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了,太阳把人晒老了,所有的树木都在按照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作者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种自然生存。

他在《住多久了才算是家》一文中有一段自白说:“我一直庆幸自己没有离开这个村庄,没有把时间和精力白白耗费在另一片土地上;在我年轻的时候、年壮的时候,曾有许多诱惑让我险些远走他乡。但我留住了自己,我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是没让自己从这片天空下消失。”对他来说,家园并非如哲学家所譬喻的虚幻的所在,而是一个同个体生命切实相关的地方。它有着比“出生地”一词更为丰富的内容,不仅代表空间,而且代表时间,是世代相传的故事以及现实生活的全部。那里的阳光和空气早已化为自己的体温,混合了自己的气息,即使远走天涯,仍然留在体内,激起永久的渴望和怀想,也只有远走他乡才能引起他的渴望与怀想。所以,他说,“我喜欢在同一个地方长久地生活下去――具体点说,是在一个村庄的一间房子里。如果这间房子结实,我就不挪窝地住一辈子。”我们只能把这理解为一种浪子的哲学观念,一个流浪者远走他乡之后,精神上对家乡的一种固着,这种固着是任何长期在家者所没有的。这种流浪哲学观念使刘亮程的“家”具有了深刻的意味。

人是一种动物,他在运动中生存发展,运动使他摆脱旧我,成就新我,新新不已是人自强不息的表现,是人成长发展的标志。人又是一种怀旧的动物,当他成长为新我时往往怀恋旧我,当他建成新家时往往怀恋旧家。所以追忆流水年华,怀恋故乡故土,成为人类哲学和艺术一个永恒的主题。刘亮程也不例外,他从一个流浪外出的边缘人的角度,抒发对故乡故土生活的感恩之情。在回顾生命的来路时,他是自豪的:“看看,我的生命上抵高天,下达深地。这都是我在一个地方地久天长生活的结果。”

刘亮程走不出自己的村庄,他自称是一个扛着铁锨“闲逛”的人,因此,在他那里,根本不存在类似城市人的闲情逸致;他不断转悠,却依然留在原处,像他描写的那条老狗那样,成了村庄的一部分。在《扛着铁锨进城》中,他这样写道:“经过几个月浮躁不安的城市生活,我发现生活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原以为自己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静下心来仔细看一看,想一想,城市不过是另一个村庄,城里发生的一切在乡下也一样地发生着,只不过形式不同罢了――”所以,不管在哪里,刘亮程都生活在自己的村庄里。他一直在内心里琢磨:从房子到家,从道路到归宿,从播种到收获,从这种活计到那种活计,从这具生命到那具生命。他听灰鸟动听的鸟语,他找草绳拉直歪斜的胡杨,他走向虫子,走向老狗、老马和老人,体会那垂暮之年的悲怆。刘亮程在他的散文世界里构筑了一个与其他生命一起共同生存的村庄。

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存?刘亮程首先肯定每一个人的生存都有自己的价值。他在《我改变的事物》中这样写:我没有事做的时候,就拿铁锨随便在地上挖一个坑,“就因为那么几锨,这片荒野的一个部位发生变化了,每个夏天都落到土包上的雨,从此再找不到这个土包;每个冬天也会有一些雪花迟落地一会儿――我挖的这个坑增大了天空和大地间的距离。对于跑过这片荒野的一头驴来说,这点变化也许算不了什么,它在荒野上随便撒泡尿也会冲出一个不小的坑来。而对于世代生存在这里的一只小虫,这点变化可谓地覆天翻,有些小虫一辈子都走不了几米,在它的领地随便挖走一锨土,它都会永远迷失。”这就是对普通人生存意义的肯定,不需要轰轰烈烈的事件,不需要惊天动地的事迹,只要存在着,就自然改造着这个世界。“当我五十岁的时候,我会很自豪地目睹因为我而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的大小事物,在长达一生的时间里,我有意无意地改变了它们,让本来黑的变成白,本来向东的去了西边……而这一切,只有我一个人清楚。”这种对自我的肯定是有意义的,是一种另类生存观念。

其次,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存的理由。他在《黄沙梁》里写道:

我想一个人活下去的理由可能只有芝麻那么小。而这些芝麻小理并不被通常的大道所涵盖。活在大地边缘的这一村人,他们的生活中没有大事,但并不因此活得小里小气。当他们因一个鸡蛋亲戚为仇、邻居反目,为半截麻绳大打出手、刀叉伤人时,你能说他们心胸狭隘,不该为这些琐碎之事争斗计较吗?那你说他们该计较什么,坐在如此荒远的不为人知的村庄里分析东欧局势?还是讨论九七香港回归问题?这些天下大事,哪一件有牛啃了他们的庄稼这事更大!当张三为自家麦地先淌进水而甩开膀子堵渠拦坝时,你能说他的拦坝工程比三峡工程小?不伟大?他抢救的可是眼看旱死的一亩二分地的麦子啊,这麦子可是他一家五口的活命粮啊。谁要在这时阻止他,没准他会操起锨和你拼命呢。

如果说生存有不同层次的话,那么,每个层次的生存者都是在自己的层次上建立生存的观念和理由,没有生存理由的大小之分、贵贱之分、智愚之分。

每天早晨,他和人们一起扛着锄头离开村子,没人知道这一天里他都干了些啥。天黑时他又混在收工的人群中回到村里。其实,即使他躺在家里睡上一年也没有人管。但他不这样,他喜欢躺在草中,静静地倾听谷物生长的声音,以及人和牲畜走动的声音。人寂静下来的时候,就会听到远远近近许多事物的声音。他们组合在一起,成为大地的声音,天空的声音。一个人在荒野中,静静地倾听上一年、两年,就会听上瘾,再不愿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他明白了大地的和声并不缺少他这一声。

这种声音是他发出的一种另类声音,在人们都拼命追求最大经济效益的年代里,能够用这样一种声音对待自己的灵魂,安慰自己的灵魂,不浮躁,不焦虑,不压抑,不沉沦,实在是非常难得的。

3.3.人生的悖论――家园与叛逃

刘亮程用散文建构自己的家园意识,或者说他是在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当一代一代的人都去追求物质家园的时候,人的精神家园却被荒芜了,人得到了一个物质的家园,却失却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这样,人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生存悖论――一方面留恋原始生存状态,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逃离这种状态;一方面在逃离,另一方面却又感受到离开家园的痛苦。刘亮程在《荒芜家园》中说道:“我常想,是我一手造成了这个家园的荒芜。我若不把全家从偏远贫穷的黄沙梁搬到离县城较近的元兴宫乡,又进一步地搬进县城,我的父母和兄弟们会留在农村,安安心心种好那块地,收拾好那院子,至少不会让它荒芜。”从这段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文明对农村的影响。“我”一步一步带着全家逃离原始的农耕生活,可是,“我”又感受到家园荒芜的痛苦。

这种痛苦是多方面的,渗透在人生的各个方面。当他一个人为现代生活奔波忙碌的时候,这种家园荒芜的痛苦就进入到小家庭中了。当他半夜回到家里时,他的妻子、女儿都已入睡。

我辞掉安逸的工作,孤身进入乌鲁木齐。我想,我若能在这个城市打好基础,同样会把全家从沙湾县城搬进首府,就像当初把他们从黄沙梁村搬到县城一样。一户农民,只能靠这种方式一步一步地走进城市,最后彻底扔掉土地变成城市人。

可我没想到,家园荒芜的阴影又一次蔓延到我的家里。我追求并实现着这个家的兴旺和繁荣,荒凉却从背后步步逼近,它更强大,也更深远地浸透在生活中、灵魂中。

我宁让土地荒弃十年也不愿让心爱的妻子荒睡一晚。十多年前,我写下的这些天真的诗句竟道出了一个深刻无比的哲理:人无法忍受人的荒芜。

原始自然的生存状态是不违背人性的,然而落后的物质生活却无法让现代人停留在这种状态之下,所以,人们千方百计要逃离这种状态,去追求现代文明。而这种逃离是悲剧性的,因为这种逃离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无奈的,因而也是令人心酸的。

刘亮程的散文,并没有直接给我们暴露乡村与城市之间的矛盾冲突。尽管现代化、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本身就是对农业文明和原始生命个体的征服与淘汰。在这样的村庄里,看不到城市的丝毫痕迹;在这块土壤中透出的温馨,给人一种“根”的感触。至少,这样的“根”,不管是在城市的中央或是在城区的边缘,我们都没有办法寻找到。这是人性的一种复归,是向物质化世界高速发展的一种背离。

乡村与城市总有太大的距离。应当承认,乡村的悲剧不同于城市的悲剧,农民的悲剧不同于市民的悲剧,前者不但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因此更为惨苦。刘亮程走不出家园,就像他走不出生命的冬天。他对一个冬天的来临似乎漠不关心,却又好像在倾听落雪的声音,期待着又一场雪悄无声息地覆盖村庄和田野。当他预感大雪即将降临时,他总把院子扫得很干净,像是在无意中迎接一位久违的贵宾。这时候他总把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扫到一边,腾出一块干净的地方让雪落下。他知道:从播种到收获,从一种活计到另一种活计,从一具生命到另一具生命,都有一个孤独的走向。家对刘亮程来说,是生命所有意义的承载。他曾在冬日里推车走出村子,寒冷从四面八方拥围而来,把他从家里带出来的那点温暖搜刮得一干二净,让他浑身上下只剩下了寒冷。人性底层的心灵需要一个可以寄托的处所,那就是家,是心灵的回归之处。没有这个处所,人的一生只能被“寒风吹彻”。“生命本身有一个冬天,它已经来临。”而这个曾经在冬天的寒风里留下隐痛的刘亮程却对冬天充满着期待,因为他知道该来的终归是要来的……

也许就是这种贫寒的惨苦,让人心里发出恐慌,为摆脱这种境况,他所选取的是另一方式――逃遁。刘亮程在散文《逃跑的马》中,描写一匹马的逃跑,而在实际生活中,他自己一步一步从那个“黄沙梁”逃了出来。“黄沙梁”这个充满诱惑的村庄,以及村庄中丰沃而贫瘠的土地,培养了刘亮程的情感和哲学。但是,这个地方让他感受到了边缘化的恐慌,在面对现实社会与精神追求的背离时,刘亮程选择了“逃遁”。逃遁不是懦弱,而是在寻找通向生命最朴实最美丽的归途。他逃遁的方向是明确的――不能安于现状,要寻找另外的生活,背弃人们安于物质生活的生存状态,寻求物质与精神都富足的乐园;但同时他逃遁的道路也是矛盾的,一方面追求新生活,另一方面又因为离开自己的家园而倍感痛苦;一方面他努力肯定自己的生存状况,另一方面他又用自己的逃遁行动否定自己的生存。

作者的叛逃意识是通过相似类比来表达的,这种类比就有一种隐喻。如果说人生是荒谬的,然而却要求我们认真对待它,并以此换来幸福的允诺,可是,不论我们对它肯定、维持、忍耐,还是对它否定、变革、反抗,最终的命运都是悲剧。于是,不堪命运的人走向第三条道路――逃跑。然而,逃跑并不意味着摆脱了悲剧的命运。在《逃跑的马》中,他写到有一匹马跑掉了,“我们没有追上它,说明它把骨头扔在了我们尚未到达的某个远地。马既然要逃跑,肯定有什么东西在追它。那是我们看不到的、马命中的死敌。马逃不过它。”这是绝望。这令人绝望的逃跑,毕竟敞开了一种未来的可能性;更为可悲的是另一匹马,它“放弃跟命运较劲”,老了以后被人拴在草棚里,气息奄奄地等待死亡。在《城市牛哞》里,作者偶遇的牛群则不但不能逃跑,连平静老死的机会也不可得。它们并排站在卡车上,像一群没买到坐票的乘客,带着天真而好奇的目光穿过街市,直至屠宰场。文章写道,“城市的所有工作被一种叫市民的承揽了,他们不需要牲畜。牛只是作为肉和皮子被运到城市。”而牛知不知道它们的下场呢?牛会不会在屠刀搭在脖子上时还做着各种美梦呢?接着,作者将这种思想突然引到自己的身上:

我是从装满牛的车厢跳出来的那一个。

是冲断缰绳跑掉的那一个。

是挣脱屠刀昂着鲜红的血脖子远走他乡的那一个。

这种逃跑让人感到辛酸。为什么逃跑?没有人束缚他自己,是他自己不满意于自己的生存状态,他渴望另一种生存。

在同一篇文章中,刘亮程这样写自己对牛,其实也是对同类遭际的特殊感受:

多少次我看着比人高大有力的牛,被人轻轻松松地宰掉,它们不挣扎,不逃跑,甚至不叫一声,似乎那一刀捅进去很舒服。我在心里一次次替它们逃跑,用我的两只脚,用我远不如牛的那点力气,替千千万万头牛在逃啊逃,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最终逃到城市,躲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让他们再认不出来。我尽量装得跟人似的,跟一个城里人似的说话、做事和走路。但我知道我和他们是两种动物。我沉默无语,偶尔在城市的喧嚣中发出一两声沉沉牛哞,惊动周围的人。他们惊异地注视着我,说我发出了天才的声音。我默默地接受着这种赞誉,只有我知道这种声音曾经遍布大地,太普通、太平凡了。只是发出这种声音的喉管被人们一个个割断了。多少伟大生命被人们当食物吞噬。人们用太多太珍贵的东西喂了肚子。浑厚无比的牛哞在他们的肠胃里翻个滚,变作一个嗝或一个屁被排掉――工业城市对所有珍贵事物的处理方式无不类似于此。

这里的逃跑,最终是逃到了城市里,所以,他一方面把乡村生活描述得好像世外桃源,悠闲自然,另一方面他又渴望进入现代文明,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一员,成为现代都市人。

在《城市牛哞》中,作者很显然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看到了某种不同的文化现象,这是一种对比思维的结果,正是这种对比,使他在看见那么一堆牛粪时,引起了一系列的思考。作者的思维就发生了一个变化,引发了对牛的相似思维,这种相似思维不是直接说出结果,而是通过描写牛,通过牛的生活暗示出人的生活。其实,很多人都像牛一样,最后就是这种结局。正由于这种相似,作者才突然一个变化,牛转化成为“我”。“我”成为“从装满牛的车厢里跳出来的那一个。是冲断缰绳跑掉的那一个。是挣脱屠刀昂着鲜红的血脖子远走他乡的那一个。”“我”在替牛逃,实际上也是在替自己逃,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这个社会里成为一只被人宰杀的牛,我们辛辛苦苦劳作,却随时都可能被卖掉、被屠宰。这种认识是大胆的,他对我们现实社会生活中很多不合理现象提出了批评,似乎在对我们说:“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需要重新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为什么会这样?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牛是被利用的,没有得到相应的对待。所以,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逃。

然而,逃跑能解决问题吗?

不能!这是政治家应该思考的问题,而作家刘亮程发现了人的命运与牛的命运具有某种相似性,抓住这种相似性,就获得了一种人生哲理,有了这种认识,就能够建构散文审美境界。

刘亮程的散文给人一种警醒,也给人一种思索。逃遁源自于人们心中的生存本能意识――现代的焦虑与惊恐。但在现实之中,太多的因素左右着人们,逃遁只能成一纸空谈,最终刘亮程和许多像刘亮程的文人们将无处可逃,并在逃遁中迷失方向。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或许金钱、资本、权力、欲望等已经成为控制当今社会的坏品质,但它们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物质文明。很难想象,在一个没有电脑、没有科技的社会里,生活在只有一条“丝绸之路”与外界相系的沙漠腹地的刘亮程是否还会在文坛上掀起一股“刘亮程热”?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心灵家园的归宿与现实的生存状态形成了一对矛盾。这个矛盾是无法消除的,也是无法解决的。也许,我们现在和今后只能在这种矛盾之中生存,不断或者永恒地寻找解决的途径和办法。

3.4.日常生活与传统哲学

对生存思考最用力、最深入、最有影响的恐怕要数刘亮程。有人说他是“中国九十年代最后一位散文家”,说他是“乡村哲学家”,这一切都说明,刘亮程对生存的思考是深刻的、独特的、富有哲学意味的,生存散文到他这里应该说画上了一个句号。世纪末的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里,为自己建构了一个“有意思”的精神家园。他完全远离社会生活,远离时代的主旋律,沉浸在自己的生存时间和生存空间里。对他来说,社会不存在,关系不存在,经济利益不存在,一般人认为最现实最有用的东西都被超越了。只有自己在自己的村庄里,挣脱了名利影响,凭天性生存,回归自然,自由自在。他的生存哲学实际上是他在科技理性和商品交换原则统治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刘亮程在他经历过的乡村日常生活中,苦苦寻觅日常生活与哲学观念的相似点,因此,他的人生中不存在“城市人的闲情逸致”,他不断转悠,不断寻找,就是要找出日常生活的新意义。这种新意义是他在不断的转悠中获得的,是他从新的生存地反观旧的生存地时所发现的,这种发现是他独特的生存方式、生存体验所孕育出来的生存观念的结晶。他一直在内心里琢磨,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有这些平凡的小事物、小人物身上灌注他的生存观念,进行他的艺术思考,诱发读者的审美兴趣,从而使他描写平凡生活的文章具有了不平凡的意义。

日常生活的边缘处境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受排挤、受轻视、平等生存发展的权利被剥夺的强烈感受,因而,要求平等生存发展的意识格外强烈。刘亮程就是这样,他总是在人与其他生命之间寻找平等生存的相似点,表达天人同一的生存观念。在人畜共居的村庄里,人与畜的命运总是连在一起:“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粒虫的鸣叫也都是人的鸣叫。”刘亮程随时随处感受着如此一般的生命,彼此相通的灵魂,于是,他得以借助村子里任何人或任何畜物,以不同的身份、方式和口吻,表达同一种生存哲学。《寒风吹彻》一文,写一个老人在冬天里冻死,他感叹道:“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我的一小炉火,对这个贫寒一生的人来说,显然杯水车薪。他的寒冷太巨大。”这里的“雪”、“火炉”都具有了特殊的生存意义,表达对生命的深切关怀正是刘亮程散文的动人之处。

刘亮程在他的文章里是一个农民。这个农民终日扛着一把铁锨走在田野上,悠闲时便东张西望,关注着村里的驴和村外的兔,还有忙碌的蚂蚁和离群的飞鸟,以及风中的落叶和太阳下无名的野草。这是一个完全感性的世界,声音和色彩的世界,与文学中常见的进步与落后、革命与反动、意识与潜意识等等视角毫无关系。但感性并不是肤浅和无知,恰恰相反,能够传达体温和脉跳的感觉,常常展示着任何高超理念也无法企及的深刻。

刘亮程散文从日常生活挖掘出的生存观念,正如林贤治所说,是一种“乡土哲学”、一种生活态度,它像盐溶解在水里一样,散布在作者身之所历、目之所见的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地方。

刘亮程的散文还表达了一种生命意识,人的生命是一种自然状态,可是社会却使人失去了自己的自然属性,自己给自己套上了物质的枷锁,成为物质的奴隶。所以,他给我们描述了一个自由自在的生命,一个生活在自己村庄的独立的人,这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人生哲学。刘亮程是在最平常、最平凡的农村生活细节中,舒展开自己深沉的生命体验的。这种平常平凡的生活随处可见,刘亮程从不强调自己的偏远和奇特。他在一头牛、一只鸟、一阵风、一片落叶、一个小蚂蚁、一把铁锨中,倾注了自己生命体验。在刘亮程的世界里,“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粒虫的鸣叫也都是人的鸣叫”。刘亮程在这里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珍爱所有生命的朴素思想。他雪夜闭门,拥炉独坐,一任飘飞的大雪落满亲人和自己艰辛的人生,他在脱落的墙皮、丢弃的破碗、蓬生的院草中体会永恒。他使生命有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美丽和尊严。他体验到一切生命都存在的美丽,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他对一切生命都柔情如水,他对生命深沉博大之爱与天地如一。生命的自然流淌使所有的理论和历史变得苍白,使(他的散文具有)特殊的文化意味和人生哲学。

这种人生哲学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自老庄哲学,人就是一种无为而为的动物,当人一旦有所追求,人就成为自己追求的牺牲品。刘亮程的散文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以艺术的方式对这种哲学思想进行审美的认同。他笔下的村庄是一方太平世界,其中栖居着一群驯顺的生存者,没有一个游离分子或叛逆者。他们不在乎在这里做一条小虫、一条狗,或是一棵树,更不在乎作为树存在的我自己是长在村前或村后,只要不开花,不长直,不挨斧头就行。“一年一年地活着。叶落归根,一层又一层,最后埋在自己一生的落叶里,死和活都是一番境界。”做人仿佛也是如此。村庄里一切的位置都已固定,无法变动;因为,那来自传统和体制方面的镇定力量太强大了,荏弱的个体生命对它无可奈何,只能承受。然而,作为这太平世界受排挤、受损害的边缘生存者,他并不是一个傻子,否则,他就不会流浪。所以,他便在文章的深层向太平世界扔了一句狂人般的疯话:“从来如此便对么?”细心的读者都能体会到,刘亮程笔下那太平世界中所有合理的东西都是不合理的。

中国现当代乡土散文作家,从萧红、沈从文、孙犁到汪曾祺、贾平凹,用笔多在描述故事、人物、风俗,或点染氛围,进行抒情。刘亮程抛开这一切,而集中于写一种哲学,一种心理文化。他笔下的生活始终被一种命运所纠缠,这种纠缠构成了他的生存哲学,铸就了他散文的深层意思及其写法。

刘亮程的生存观念基本上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现代回归,正是这种观念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生活中显示出独特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其核心就是“儒释道”三位一体,我们每一个人的意识深处都具有这种文化的观念,它是我们生活的集体无意识。正是这种集体无意识渗透在每一个人的日常社会生活中,使得这种日常生活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建立了一种直接的相似关系。

老庄无为而为的人生自然观,是在人们厌倦了日常社会生活的尔虞我诈,疲惫于激烈的竞争和就业的沉重压力的情况下所向往的,而且越是生活在现代化都市的人就越向往这种人生观。所以,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把现代生活与中国传统老庄文化联系起来,表达了我们华夏民族内心深处的渴望,便取得了普遍的共鸣。他的兴奋点与常人的钱财生计、官场争斗、尊卑沉浮毫不相干。显得平凡孱弱无关紧要的弱小生命,在这个农民眼里值得牵肠挂肚,与自诩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同生共荣,大可等物齐观。他的世界因为有着自然万物的参与而变得格外博大和深远,他的情感由于有着和大自然的亲近而变得格外细腻和敏锐。

中国的传统道家思想与佛家思想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一般追求道家思想的人也就自然接近佛家。佛道结合产生的达观超脱虚空清净思想似乎是一切艺术审美意境的构成基础,在刘亮程的散文中就具体表现为一种妙悟境界。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对中国文化的思考,本质上是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反映。积极介入社会生活,积极表达自己的政治态度,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精神的继承。正是这种积极入世的精神为他赢得了广大的读者群。而刘亮程的散文却是另一种思路。一般来说,人们对世事过分执著就会有所不满,不满就要批判,当批判无济于事的时候,人就要寻求自我解脱。于是,刘亮程便在儒家入世精神中融入了一些自我解脱的道家方式,从而形成其散文独特的文化韵味。

“儒道释”三位一体的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支配着任何一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使人在社会生活中进退自如,游刃有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中国人应对生活的高度哲理概括和智慧表达。在刘亮程的笔下,一个农夫为保住麦子用身体堵住渠道漏口的行为,与世界大战同样惊心动魄;而他参与历史和改变世界的伟业,他永远为之自豪的功勋,是用铁锨挖下一个坑以改变小虫子一生的道路,或是用草绳拉直一棵树,从而使这不知名也不属于他的树在他的想象中叶茂根深。现代中国人的自我实现观里,也渗透了这种传统文化的因子,而且,越是个人化的写作,越是日常生活的写作,就越渗透着这种传统观念。

正因为这样,刘亮程不为他人和前人的知识观念所囚,在文化时尚主流之外另辟一片天地,没有任何一点点与都市人形影相随的焦灼和烦躁,身边小事皆可入文,村中动静皆可成诗,散文中透出的那种从容优雅的自信,是多少现代人已经久违了、陌生了、熬长了黑夜搔短了白头也找不回的大才华。这当然是一种哲学,是发现的哲学,是悲怀和乐世的哲学,是生命体大彻大悟顶天立地的哲学。

刘亮程的散文正是这种传统观念与日常生活的相似交融,产生了有意思的散文境界。所以,描写客观事实而缺乏人生观念的散文,是没有意思的乏味的作品。因为生活琐事本身就是令人生厌的,如果只是陈列这些生活琐事而不与人生观念建立相似关系,那么,这种生活琐事即使再离奇新颖,也是无法卒读的。而人生观念决定人的生活方式,影响人的生活质量。运用相似思维把作者眼中看到的社会生活与他心中想到的人生观念沟通起来,让作品中的生活成为经过人的思想过滤的有意思的生活,这样的散文作品提供给人们的就不仅仅是日常生活,而是艺术化的有意思的审美人生。所以,饮茶、喝酒、吃饭,能否写成散文,关键在于作者是否具有文化品位,能否从中感悟到某种文化观念,能否运用相似思维从中挖掘出一种提升生活品位的文化精神。

3.5.刘亮程散文的相似思维模式

新时期散文创作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通俗散文、哲理散文、随笔散文、女性散文、学者散文等等都引起了评论界的注意,但是,真正代表散文成就的,还是那些在思想上拓荒、在艺术上创新而格调高雅的散文。这种散文代表着文学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充分体现了散文作家们的才华和创造精神。它们不断地拓宽我们的欣赏视野,给我们平凡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想象和活力。

刘亮程的散文就是这样以一个另类的身份,给我们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散文境界。在他的散文语境里,常常以比喻和类推为主要手段来表达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礼赞。这种比喻和类推超出了一般人的生活经验,具有一种新的意味和境界,体现了作者的创造精神。所以,他的散文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模式,研究这种新模式对于揭示散文创作的内在规律和发展繁荣散文创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创造心理学家阿瑞提说:人的艺术创造具有三个基本的模式:“现在我们可以说,构成一个审美统一体要满足三个认识上的操作模式:(1)对于构成艺术统一体所必需的材料是由外部现实当中彼此有联系的那些因素构成的,或者是由艺术家在作品中汇集结合到一起的那些因素构成的(接近模式);(2)艺术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如亚里士多德所认为;或是把具有相似性的要素汇拢构成一个整体,如隐喻、具体化等等(相似的模式);(3)艺术作品代表了客观事物的某一层次、情境、事件或意义(局部代表整体的模式)。”

阿瑞提虽然是总结绘画艺术的思维模式,但是对新散文来说,也非常适合这种模式。在新散文的写作中,这三个样式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思维过程。由于接近的关系,才能引起相似思维,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由于事物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才能由局部代表整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接近,实际上也可看作是相似,而局部能够代表整体,也就是因其内部具有一定的相似关系。如果没有相似关系,局部就不可能代表整体。

在散文创作过程中,作者能够把外部现实生活中那些相互有一定联系的事物组合在一篇文章中,实际上也就是遵循着接近模式和相似模式以及局部代表整体模式,而实现写作目的的。

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新散文创作过程一般具有三个基本环节,那就是:找到触发点;展开相似联想,通过相似比较发现同一与差异;形成认识而实现思想换位。在某种意义上,新散文创作过程的这三个环节就对应着阿瑞提所谓的三个认识模式。这是一个相似思维系统工程,或者可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过程,整个过程就成为新散文思维模式。

找到触发点,这是相似思维的第一步。对这个环节过去我们主要理解为感悟,所以,谈论感悟的文章非常多,而很少有人从相似思维角度来认识。其实,任何一个事物出现在我们面前,都会引起我们的注意,也就是说我们是在运用过去的图式去同化,去认识。从这个角度看,这就是接近模式,触发本身就是因为接近才会引起相似思维。人面对事物,在头脑里找到能够同化的图式,就是找到了触发点。应该说触发点就是思维发生的出发点,思维活动由此引发。经过一系列活动,由此及彼,相互比较,联系思考,形成某种程度的抽象,就形成了关于对象的某种认识。如果事物与人的内在图式没有相似点,如果不能对这种相似点实现某种抽象,也就无法获得认识。所以,一般来讲,每个人都会通过这种相似思维认识对象。不同的是,作家会把这种相似思维结果,以一种具体感人的方式加以表现,也就是说实现了相似点的抽象之后,仍然能够回到具体情境中,展现这种认识的形成过程,使其具有某种审美意味,能够引导读者也进入这种审美境界。

《城市牛哞》的开头就表现出这种触发思维的特点:

我是在路过街心花园时,一眼看见花园中冒着热气的一堆牛粪。在城市能见到这种东西我有点不敢相信,城市人怎么也对牛粪感起兴趣?我翻进花园,抓起一把闻了闻,是正宗的乡下牛粪,一股熟悉的遥远乡村的气息扑鼻而来,沁透心肺。那些在乡下默默无闻的牛,苦了一辈子最后被宰掉的牛,它们知不知道自己的牛粪被运到城市,作为上好肥料养育着城里的花草树木。它们知道牛圈之外有一个叫乌鲁木齐的城市吗?

作家在城市的街心花园里看见了一堆牛粪,于是一下子就受到某种相似触发,思想全部集中到这堆牛粪上来,由牛粪展开接近联想,引出对牛的思考,并且引起了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由此可见,能够引发作家触发思维的对象,是作家意识深处社会生活的经验积淀、往事回忆。对于一个没有经历过农村生活的人来说,这堆牛粪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令人厌恶的,它发出的臭味使人远而畏之,不可能走近它,更不可能去用手抓一把,还要放在鼻子底下闻闻,看看是不是正宗的牛粪。这就是为什么西方文论总是谈论作家的童年情结,一个人过去生活的经历是他对外在事物触发思维的根,是思维的出发点。

正因为作家是从农村来到城市,他的思维的基础或者根就是农村社会生活的印象,所有的一切都是用他过去的经验图式去同化,所以,这堆牛粪才引起他的注意,引发了他的相似思维。

我们通过这篇文章的开头理解了散文相似思维是在触发思维基础上展开的,有了这种触发,思维才能进一步展开,如果找不到这种触发点,思维就是一片空白,也就不会进入相似思维过程。

展开相似联想,这是相似思维的第二步。触发点的发现还不足以形成一种新思想、新认识。如果要达到创造性思维就必须由此及彼,展开思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触发思维的基础上,作家的思维开始发散,由此及彼,展开相似联想。通过《城市牛哞》的思维过程,我们就可以了解这种相似联想。文章接着写道:

一次我在街上看到从乡下运来的一卡车牛,它们并排横站在车厢里,像一群没买到坐票的乘客,东张西望,目光天真而好奇。我低着头,不敢看它们。我知道它们是被运来干啥的,在卡车缓缓开过的一瞬,我听到熟悉的一声牛哞,紧接着一车牛的眼睛齐刷刷盯住了我:它们认出我来了――这不是经常扛一把铁锨在田间地头转悠的那个农民吗,他不好好种地跑到城里干啥来了。瞧他挟一只黑包在人群中奔波的样子,跟在乡下时挟一条麻袋去偷玉米是一种架势。我似乎听到牛议论我,我羞愧得抬不起头。

作者通过前面的触发思维,引起了思维的继续发展进入相似联想,看到牛进入城市来,是用卡车运进来的,由此联想到自己也进入城市中来,这种联想是通过一种感觉来描写。这是一种作者的自我感觉,作者通过这种自我感觉描写把农民和牛之间这种相似性揭示出来,使得牛具有了人的属性,因此文章的意境得到了深化。

作者进一步把城市市民的劳动与牛的劳动通过相似思维联系起来,由人的胃口联想到城市的胃口。这种相似性是从具体到抽象,摆脱了局部看问题的局限,从整体上把握社会生活,显示牛粪引起的思考不是具体的就事论事,而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哲学思考。

第三步是进行相似比较,实现思想换位。这是相似思维的重要环节。如何认识,关键在于比较。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异和同一,在差异和同一的相似比较中,人就会找到解决面临的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刘亮程的文章继续写道:

而牛知不知道它们的下场呢?它们会不会正天真地想,是人在爱护它们抬举它们呢。它们耕了一辈子地,拉了一辈子车,驮了一辈子东西,立下大功劳了。人把它们当老工人或劳动模范一样尊敬和爱戴,从千万头牛中选出些代表,免费乘车到城里旅游一趟,让它们因这仅有的一次荣耀而忘掉一辈子的困苦与屈辱,对熬煎了自己一生的社会和生活再没有意见,无怨无悔。

这就是作者的相似比较的结果。牛和老工人、劳动模范以及人民代表的一生进行比较,用这种相似比较来描写牛走进城市,在幽默中体现出作者的讽刺意味:牛实际上就是劳动人民的代表,牛的命运也就是老百姓的命运。这种相似比较最终实现了思想换位。“我”成为牛,“牛”成为人。

牛会不会在屠刀搭在脖子上时还做着这样的美梦呢?

我是从装满牛的车厢跳出来的那一个。

是冲断缰绳跑掉的那一个。

是挣脱屠刀昂着鲜红的血脖子远走他乡的那一个。

多少次我看着比人高大有力的牛,被人轻轻松松地宰掉,它们不挣扎,不逃跑,甚至不叫一声,似乎那一刀捅进去很舒服。我在心里一次次替它们逃跑,用我的两只脚,用我远不如牛的那点力气,替千千万万头牛在逃啊逃,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最终逃到城市,躲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让他们再认不出来。我尽量装得跟人似的,跟一个城里人似的说话、做事和走路。但我知道我和他们是两种动物。我沉默无语,偶尔在城市的喧嚣中发出一两声沉沉牛哞,惊动周围的人。他们惊异地注视着我,说我发出了天才的声音。我默默地接受着这种赞誉,只有我知道这种声音曾经遍布大地,太普通、太平凡了。只是发出这种声音的喉管被人们一个个割断了。多少伟大生命被人们当食物吞噬。人们用太多太珍贵的东西喂了肚子。浑厚无比的牛哞在他们的肠胃里翻个滚,变作一个嗝或一个屁被排掉――工业城市对所有珍贵事物的处理方式无不类似于此。

……几个月前我扔掉铁锨和锄头跑到城市,在一家文化单位打工。我遇到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他们家里摆着成架成架的书,读过古今中外的所有名著。被书籍养育的他们,个个满腹经纶。我感到惭愧、感到十分窘迫。我的家里除了成堆的包谷棒子,便是房前屋后的一堆堆牛粪,我唯一的养分便是这些牛粪。小时候在牛粪堆上玩耍,长大后又担着牛粪施肥。长年累月地熏陶我的正是弥漫在空气中的牛粪味儿。我不敢告诉他们,我就是在这种熏陶中长大、并混到文人作家的行列中。

作者经过比较,认识到自己就是逃出来的一头牛,相似比较实现了人格转化。作者以一头牛的身份出现在我们面前,说“我”是从车厢里跳出来逃掉的那头牛,“我”在替那些牛逃,逃到城市里来,发出牛的叫声,这种叫声是独特的,是不同寻常的,于是我就成为人类的天才。这是人类的悲剧。作者进一步进行比较思维,认识到这种人们都应该具有的叫声被阉割了,被不合理的社会吞噬了。

作者由对牛的相似联想进入相似比较,比较的结果是对人类命运的认识,这种认识是深刻的、独特的,是替普天下的劳动人民发出的一声牛哞。

作者接着又对学问作家与牛粪作家进行比较,在自惭形秽中表现出了对农民作家的肯定,实际上强调了作者应该熟悉人们的生活,从生活中来的声音是牛的声音而不是书本里的声音,却比书本的声音更自然,更本真。

通过相似思维形成认识,实现思想换位,这是相似思维的目的。一般来讲,相似思维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人不是为了相似思维而相似思维,而是为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化自己的认识才进行相似思维。所以,相似思维最终要实现认识转移,转移到自己实际想要实现的目的或者问题中去。这就需要类推,推物及物,推物及人,推己及人,散文创作中的相似思维实际上只有通过这种类推才能构成一个有意思的散文意蕴。

这个城市正一天天长高,但我感到它是脆弱的、苍白的,我会在适当的时候给城市上点牛粪,我是个农民,只能用农民的方式做我能做到的,尽管无济于事。我也会在适当时候邀请我的朋友们到一堆牛粪上来坐坐,他们饱食了现代激素,而人类最本原的底肥是万不可少的。没这种底肥的人如同无本之木,是结不出硕大果实的。

作者在这里以农民的方式来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问题,用给庄稼上肥的方式来给城市上肥,这就是作者相似联想最后的结果。这种对牛粪的相似认识结果,最后转移到对现代人素质的一种思考和态度。

一般评论者都注意到了刘亮程散文运用了大量的新鲜比喻和类推,是把比喻与类推作为修辞手段来认识。实际上,这些比喻和类推是相似思维的表现形式,作者以此来拓宽自己的视阈,达到由此及彼的认识目的。散文,作为一种创造性文体,主要突出这种相似思维模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散文这种创造性思维模式被单纯抒情模式所掩盖,导致散文创作一度走向狭路。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逐渐使散文本性回归,这种相似思维模式就好像冰山一样露出了它的本来面目。新时期随着人的思想的解放,创造性写作成为现实,散文相似思维模式也将逐渐被人们所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