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给孩子讲点汉字故事
10488400000011

第11章 毫厘之差谬千里——错别字故事与汉字的忌讳

在汉字中,人们最容易混淆的是许多“模样”相像或“声音”一样的字,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人是不懂装懂,认错字。认错字貌似“小事”,可是有时却会闹出一些笑话和丑闻,更有严重者还为错字送了性命。真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不过,在古代,有些字是要故意写错的,究其原因是为了“避讳”。当时,如果不懂得避讳,将字写对,有时也会惹祸上身。

一个别字丢状元

宋仁宗至和年间,四川成都府书生赵旭写得一手好文章。有一次京城科举选考,他赶忙进京赴考。

考试完毕,他自认为考得非常满意,得中必有希望。

不多久,宋仁宗早朝上殿,询问考试情况。试官就将前三名文卷呈到御前,宋仁宗亲自御览。看了第一卷对试官说:“此卷答得极好,可惜卷中有一个错字。”试官就问:“何字写错?”仁宗笑指说:“乃是一个‘唯’字,原来的口旁写错成厶旁。”试官即拜奏说:“此二字可通用。”仁宗速命此卷考生赵旭进见。

赵旭叩拜皇上,面奏试卷上没有差错。仁宗对赵旭说:“卷内确有错字。‘唯’本口旁,卿如何写作‘厶’旁?”赵旭回奏:“此字皆可通用。”仁宗不悦,就在御案上取下文房四宝写下四个字给赵旭说:“卿家看看,吴矣、吕台,卿言通用与朕诉来!”赵旭看了半晌无言以对。仁宗说:“卿可暂退读书。”即将到手的状元桂冠就此落地了。

妙趣横生

听听汉字的对话吧!

“自”对“日”说:你单位裁员了?

“土”对“丑”说:别以为有披肩就好看,其实骨子里还是老土。

“晶”对“品”说:你家难道没装修?

“个”对“人”说:不比你们年轻人,没根手杖几乎是寸步难行。

“茜”对“晒”说:出太阳了,咋不戴顶草帽。

“办”对“为”说:平衡才是硬道理。

“占”对“点”说:买小轿车了?

“叉”对“又”说:啥时候整的容啊?脸上那颗痣呢?

马芮看病

著名演员马德华曾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扮演猪八戒一角,以出色的表演征服了观众。然而,他改名的一段趣事却鲜为人知。

马德华原名马芮,有一天,他患了重感冒,到一家医院去看病。他排队等了20多分钟,只见一位值班护士拿着挂号单在走廊里喊到:“马内,马内,谁叫马内?”马芮东瞅西看,见没人答应,心想,大概是叫我吧!于是就走进门诊室。接着去化验室抽血后,又等了好一阵子,突然,化验员大声喝道:“马苗,谁叫马苗?你的血化验好啦。”马芮不敢答应,眼看化验室要关门了,他赶忙进去抓住化验单,女化验员不耐烦地说:“你就是马苗,刚才你怎么不回答?”

后来,马芮到药房取药时,药剂师隔着玻璃窗喊道:“马丙,马丙的药好啦!”马芮不敢怠慢,管他马内、马苗、马丙,抓起药就往注射室走去。谁知那位女护士拿起他的注射单一看就笑了:“哟,你这个人怎么叫马肉,名字可真怪。”弄得马芮啼笑皆非。后来,马芮参加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拍摄。他想起看病的事,不禁想到,这么多人不认识我这个“芮”字,如果名字印到屏幕上,还不知会被叫成啥呢!于是当即改名“马德华”。

匡误辨正

错误:渭然成风

正确:蔚然成风

解释: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备注:

成语出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日本国内,自望族以至一般文士,摹仿唐诗蔚然成风。”

薛蟠读画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中有“薛蟠读画”的故事。

薛蟠说:“你明儿来拜寿,打算送什么新鲜物儿?”

宝玉说:“我没有什么送的……唯有写一张字,画一张画,这才是我的!”

薛蟠笑道:“你提画儿,我才想起来了。昨儿我看见人家一本春宫儿,画得很好,上头还有许多的字,我也没有细看,只看落的款,原来是什么‘庚黄’的,真好得了不得!”

宝玉听后说:“古今字画我也都见过些,哪里有个庚黄……”想了半天,不觉笑起来。命人拿过笔来在手心里写了两个字,又问薛蟠道:“你看真的是庚黄么?”薛蟠说:“怎么没有看真?我看得真真切切。”宝玉将手一撒给他看道:“可是这两个字吧!”……众人看出原来是“唐寅”两个字,都笑道:“想必是这两个字,大爷一时眼花了,也未可知。”薛蟠自觉没趣,笑道:“谁知他是‘糖银’还是‘果银’的。”

妙趣横生

纸老虎,实在倒霉

1964年,在湖北省江陵县“四清”工作人员中,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

在一个晴和的日子里,参加四清的工作人员集中开会。正当会议进入热潮之际,忽然从外面传来一份信件,会议主持者接过一看,只见信封上的字迹十分潦草,尤其是收信人姓名,蟹走蛇行,模糊难辨。主持人紧皱眉头,开始揣度起来:姓,像张字,又好像纸;名字的第一个字,像老、考,又像志、孝;第二字,像虎、彪,又像虑、虚,联系到毛泽东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姑且就叫他“纸—老—虎”吧!

会间休息时,主持者挥动着这封信对大家说:“谁叫纸老虎?快来拿信!”话音刚落,引起了阵阵爆破似的笑声。

收信者姓张名志彪,当他接过信后,风趣地说:“想不到我这个张志彪,一下子就变成了纸老虎,实在倒霉!”

县官审“亲爹”

有一个县官,胸无点墨,官是花钱买来的。有一天坐堂问案,文书呈上名单,上写原告、被告及见证等三人。原告叫郁工来,被告叫齐卞丢,见证叫新釜。

县官点郁工来,错呼成“都上来”,三人便一齐上前。县官发怒道:“本官只叫原告一人,为什么全都上堂来?”文书在旁,不便直接指明他的错处,机灵地说道:“原告名字另有一种念法,叫做郁工来,不叫都上来。”

县官又点被告齐卞丢,误说成“齐下去”,三人只好一齐退下。县官又大发雷霆:“本县叫被告一人,怎么又全都下去了?”文书又上前解释说:“被告名字也另有念法,叫做齐卞丢,不叫齐下去!”

县官不耐烦地说:“证人的名字,你说该念作什么?”文书答道:“叫新釜。”县官转怒为喜,自作聪明地说:“我想必有新的念法,不然,我要叫他‘亲爹’了。”

知识链接

生活中常见的别字:(括号中的是正字)

1.甘败(拜)下风 2.自抱(暴)自弃 3.针贬(砭) 4.泊(舶)来品 5.松驰(弛) 6.精萃(粹) 7.渡(度)假村 8.悬梁刺骨(股) 9.凑和(合) 10.迫不急(及)待 11.既(即)使 12.一如继(既)往 13.挖墙角(脚) 14.烩(脍)炙人口 15.鼎立(力)相助 16.罗(啰)唆 17.沤(呕)心沥血 18.声名雀(鹊)起 19.谈笑风声(生) 20.床第(笫)之私 21.做(坐)月子 22.出奇(其)不意一字送命

20世纪80年代初,安徽一位农民携带其4岁的儿子到某医院就诊,儿科一医生根据病史及血液检验结果,诊断其患了疟疾。这位医生开处方时笔迹潦草,将4Y(“Y”为“岁”的代号)的“Y”写得似是而非。药房司药将“4Y”误以为48岁。家长根据药袋上的说明给患儿用药,首次服氯化奎4粒。患者服药后半小时,双腿发软,双手揉搓眼睛,呼喊看不见东西,当即送医院抢救,终未能挽救过来。一字之误,断送一命,多么沉痛的教训啊!

匡误辨正

错误:别出新裁

正确:别出心裁

解释: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意为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备注:

成语出自明朝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或特标于目外,或叠采于回中。”

“季达”的两把大“爹”

有一个学生爱看《水浒》,但识字不多,经常读错字闹出笑话。

一次,他的一个朋友来拜访他,见他正看《水浒》,便随口问道:“老兄正在读什么书?”“水许。”那个学生一本正经地回答。朋友听了,知道他又读了错字,故意接着说:“古今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但是,《水许》一书却从来没有听说过。不知书中描写的都是一些什么人物?”

“书中有个人物‘季达’(即李逵)。”学生又一本正经地说。

朋友听了,更假装不明白,接着又问道:“更奇了,古人名字中从没有听过有叫季达的人。请问这个季达是何许人也?”

学生又比手画脚地说:“此人手使两把大爹(斧),有万夫不当之男(勇)。”

说文解字

从古至今,把“水浒”误读为“水许”的大有人在。“浒”为形声字,从水,许声。本义为水边,指离水稍远的岸上平地。“浒”作地名时也读作xǔ声,例如江西省有个“浒(xǔ)湾”,相传这是因为乾隆皇帝南巡过浒湾时将浒(hǔ)湾读作浒(xǔ)湾,于是当地的老百姓也纷纷改口,字典里的“浒”也成为多音字。

一“伩”不慎赔万元

某日上午,一医院生活科办公室被盗,该室干部刘信社被盗走活期存折一个,内有存款近万元。

刘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到存款开户所挂失,但该储蓄所告知,此笔存款已于当日上午被人取走9500元。

经查,窃贼冒领时所填户名为“刘伩社”,而非“刘信社”。为此,刘信社曾多次找储蓄所理论,要求赔偿损失费。但该信用社认为:刘信社的活期存折是在挂失前被领的,而取款凭据、存折和底卡单三者相符;户名上所写“伩”是个简化字,一般人都这么写。因此,信用社不负任何赔偿责任。刘索款不成,遂提出诉讼。

法院依法受理,查明事实后认定,“伩”并不是“信”的简化字,被告误将“伩”字当做“信”,造成原告刘信社存款被冒领,应负全部赔偿责任。由此,法院一审判决被告赔偿原告刘信社存款9500元。

妙趣横生

“古”与“锅”

据说某单位的会计下账时,发现一张发票上写的物品名称是“古”,不知为何物,就问来报销的人:“这‘古’是什么东西?”来报销的也不知道,只好找到经手人——幼儿园的老师,才知是她们买的“锅”。把“锅”写成“古”怎么能报销呢?报销的人要自己改过来,可会计说:“发票不能涂改,除非有原单位的盖章。”于是只好去找商店。售货员却说:“我们进货时进的就是‘古’,如果卖出去的是‘锅’,将来老板查账查不着‘古’怎么办?”他也不肯改。不改会计不给报销,改又改不成,真把报销人给难坏了。

一点万金

新疆乌鲁木齐市有一家挂面厂。原来这个厂生产的挂面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厂家为了求得更高的销售额,决定改进产品的包装。于是厂里筹集了一笔资金,购买了大量的优质包装袋,又拿出16万元的印刷费,专请日本一个大型印刷厂印制商标。谁知设计人员一时粗心,把“乌鲁木齐”的“乌”字多写一点,自治区的首府竟成了“鸟鲁木齐”!由于这一点之差,优质包装袋、设计费都白白地报废了。

边读边想

一字值万金,错别字的危害之大可见一斑。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说:“常用字不过三四千,容易写错的字不过一二百字。同音别字,常见的也不多。只要我们重视文字的规范,随时留心,基本上消灭错别字,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读错字丢官

秦朝有位武将名叫阮翁仲,身高1丈3尺,勇猛异常,将兵守边,战功赫赫。翁仲死后,人们便在其陵园刻造石像,以示纪念。相传康熙皇帝一次出游,随从文臣甚众。当来到这座陵园时,康熙无意中指着这里的石人问一翰林:“此系何人?”不知是紧张还是旅途劳顿,那学识渊博的翰林竟然答道:“此乃仲翁。”堂堂翰林,竟将“翁仲”作“仲翁”,皇上一听,大为不悦,当即写了一首诗:

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欠“夫功”;

从今不许为“林翰”,贬向山东作“判通”。

后来这翰林果然被贬出京城到山东某地作通判(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的官)去了。

匡误辨正

错误:凶神恶刹

正确:凶神恶煞

解释:原指凶恶的神。后用来形容非常凶恶的人。

备注:

成语出自元朝无名氏《桃花女》第三折:“又犯着金神七煞上路,又犯着太岁,遭这般凶神恶煞,必然板僵身死了也。”

高山滚鼓之妙

一天,一个自命不凡却文理不通的读书人白文秀东拼西凑写成一篇文章,甚为得意,便送给苏东坡过目,说道:“此乃拙作,望老师批点。”“东坡接过文章,只见标题是《读过泰论》,半日不解,良久才悟,便大笑道:当年秦朝发了大水,淹了庄稼,难怪,难怪!”(意为“秦”字下的“禾”被水淹掉,成了“泰”字。)苏东坡看毕,一言不发交还给他,白文秀心想,好歹也要请他点评几句,就央求说:“老师,当今天下识才者少,忌才者多,一篇好文章没有名人推存,就好比一张废纸,请老师多美言几句。”

一听白文秀把“推荐”读成“推存”,苏东坡又好气又好笑,挥笔在文稿上批了九个字:此文有高山滚鼓之妙!

白文秀喜不自胜,连连说道:“劳骂,劳骂!”可笑他又把劳驾读成了劳骂。白文秀拿着苏东坡的批字到处吹嘘。一个秀才对他说:“这是苏东坡在给你出谜呢!”白文秀呆住了,问道:“出了什么谜?”秀才告诉他说:“你想一想,高山上滚鼓是什么声音,扑通!扑通——不通!”

妙趣横生

买伞与买命

古时候有一个出门在外的生意人托人给家中捎去家书一封,顺便请对方给自己带回需要的东西。可是当他夫人看到信时,着实被吓了一跳。信中写道:“……此地多雨,吾因未买命,故易得小恙,今日请君返家,代为我买命,切切……”其实这个老兄将雨伞的“伞”,错写成了生命的“命”了,闹出了笑话。

孝子翻跟斗

旧时,有个忠厚的庄稼汉,姓潘名银斗,娶妻乜氏,夫妻俩对父亲十分孝顺。父亲死后,为表孝心,专门去庙堂做斋,以超度父亲亡灵。

做斋的僧人识字不多,诵读孝子名单时,硬着头皮,随心所欲地念道:

“孝男——翻跟斗——”

潘银斗听说要他翻跟斗,先是一怔,继而想道:“必是亡父在阴曹地府遭受磨难,叫我翻跟斗为他赎罪。”于是在灵前地面横一个竖一个地翻起跟斗来,累得浑身是汗,两腿发软。

僧人不知何故,但因斋事不可中断,也不去管他,于是继续念道:

“孝媳——也氏——”

潘银斗听到“也是”二字,一时手忙脚乱,赶紧向僧人叩头哀求:“高僧,我老婆怀有身孕,不能翻跟斗呀,实在要翻,就让我替她吧!”说完,又翻滚在地。

僧人糊里糊涂,唯恐如此下去,场面更难收拾,于是便顺势挥动着手说:“你们回去吧,好好祭奠亡灵,跟斗就免了!”

知识链接

“乜”字跟“也”仅一笔之差,但读音迥异,当姓讲时读作niè。乜姓有3种来源:(1)出自姬姓,以地为氏。春秋时卫国大夫食采于乜城,以地名为姓。(2)出自番姓,蒙古族后代。据史书记载,明代蒙古族瓦剌部首领叫做也先,他于明正统十五年时攻打明朝,失败后与朱明王朝和好,他的后人有的进入中原,定居于山东境内。也先的子孙与汉人融合,改姓为乜姓。(3)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乜”字另一个音是miē。

茅盾不写潦草字

茅盾原名沈德鸿,是现代著名文学家。茅盾中学毕业后,投考北京大学。一个月以后,报上公布了录取名单。茅盾找来报纸,一个个名字看下去,可就是找不到他的本名“沈德鸿”三字,只找到个相似的“沈德鸣”。茅盾很失望,他断定自己没有考上。过了几天,北京大学竟寄来了录取通知书,原来“沈德鸣”就是他。这是由于茅盾把名字写得不清楚而造成的误会。从那以后,茅盾写字力求用正楷,再也不写模棱两可的字了。

匡误辨正

错误:妄费心机

正确:枉费心机

解释:枉:白白地,徒然。白费心思。

备注:

错别字提示:枉有徒然、白费的意思。而妄是胡乱或不真实的意思。

成语出自元朝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你使这般科段,敢可也枉用心机。”

孙曰恭丢状元

明成祖时,有年科举考试,孙曰恭和邢宽都参加了。考试过后,孙曰恭和邢宽的答卷均得到了主考官的好评。主考官反复评析考卷,一致认为孙曰恭的文章稍胜一筹,就定为第一名,邢宽的差点,定为第二名,并写出一份奏折,呈给明成祖最后审定。当时,书写的格式是竖行的,明成祖年纪大了,视力有些模糊,他拿起主考官送来的科举考试名单一看,把第一名孙曰恭的“曰恭”两字看成一个字。“曰”字下边加个“恭”字,就很像残暴的“暴”字了。“怎么取这种名字?”皇帝心里很不舒服,再看第二名是邢宽,他不禁高兴起来:“好啊,宽,而且是邢宽,同刑宽是谐音。对民宽厚,不用严刑,真不错。”于是连试卷也不看了,拿起红笔就将邢宽点为头名状元,并在皇榜上批了一行大字:“本朝只许邢宽,岂宜孙暴。”这样,孙曰恭白白丢了状元。

匡误辨正

错误:浮想连篇

正确:浮想联翩

解释:浮想:飘浮不定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出来。

备注:

成语出自晋陆机《文赋》:“浮藻联翩。”

唐朝“赤鲟公”

鲤鱼在现代是比较普遍的烹饪鱼类,但唐朝法律中却明文规定:鲤鱼要叫“赤鲟公”,严禁捕食;若偶然捕获,必须马上放生,出售者要打60大板。

唐代统治者为何禁止人们品尝这种美味呢?这就体现了中国历史上所特有的避讳制度。君王与尊长对于自己的名号拥有绝对的专利,任何人都不可以直呼其名,假若要称呼,也必须改用其他的方式,这就是所谓的避讳。

据《左传》等史书记载,避讳大约起源于西周,秦汉时期渐渐完备。1975年底,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代《语书》竹简之中,有“以矫端民心”、“毋公端之心”等文。在这之中的“端”本应是“正”,这显然是因为避讳秦始皇名字中的“政”而改的。

三国以后,人们不仅要避讳和君主、尊长名字一样的字,而且要避讳音同或者是音近的字,叫做“嫌名”。

唐宋时,避讳的禁令则更加严格,不只当世皇帝的名号不允许有丝毫的触犯,连已死皇帝的庙号也要避讳。到了清朝,尤其是雍、乾之世,讳禁之严格,更是登峰造极,触犯讳禁成了文字狱中重要的判刑根据。

严格的避讳制度与讳禁条例,构成了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一个特殊画面。唐朝皇族姓李,根据避讳制之中的“嫌名”原则,“吃鲤(鱼)”,也就是“吃李”。在执政者看来,这不仅是大大的“不敬”,而且是对李氏王朝公开的挑衅,于是就有了一个禁止捕鲤的通令,鲤鱼也因此被尊称为“赤鲟公”。

知识链接

“李”字在百家姓中是一个大姓。从史书上看,李姓的起源和李树的果实有关。

相传,商朝末年,商纣王暴虐无道,有一位名叫理征的人,出于好心,直率地劝商纣王改变贪恋酒色、不务国政的恶习,结果激怒了商纣王而被杀。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听到消息后,携带年幼的儿子利贞连夜逃跑。当逃到河南西部的伊侯之墟时,母子二人饥饿难忍。幸好契和氏发现附近的野树上结满了叫木子的果实,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李子,就这样,母子二人靠吃李子保全了性命。为了感激李子的救命之恩,契和氏就把王字旁的“理”字改为木子组合的“李”字了。这就是李姓的起源。

苟判官改姓

唐朝御史大夫韦伦奉命出使吐蕃,命苟曾为判官。已经走了好几天了,有人对韦伦说:“吐蕃讳狗,大夫带着一个苟判官,怎么可以与吐蕃求好?”韦伦立即把这事上奏皇上,皇上下令改“苟”为“荀”。以后,苟曾就姓荀,不归旧姓。

妙趣横生

改字巧避讳

有人运用巧妙的避讳术,既避开了那些忌讳的字眼,又表现出了含蓄文雅又生动有趣的效果。例如:

明代冯梦龙的友人华济之曾告诉他,他们那个郡的郡守忌讳得厉害。刚上任时,有个名叫丁长孺的前来谒贺。因为“丁”有“丁忧”之意(指父母丧事),郡守担心沾上晦气,再三拒绝接见他。门房的仆役只好把“丁”字改为“千”字,再次通报,郡守才欣然接见。

非常不敢说

五代时期,有一个叫冯道的人,曾做过几个朝代的宰相。他曾经建议雕版印制,对古代文化的传播起了促进作用。

有一天,冯道令一个门客讲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经》中的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道”与冯道的“道”同形同音。“道”乃官讳,门客敬畏主人的威望,于是就念道:“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冯道听了,也不觉笑倒。

妙趣横生

“温酒”竟也能触犯家讳

《世说新语》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桓玄被任命为太子洗马后,乘船赴任,船停泊在荻渚。当时有位同仁叫王大,刚刚服了一种药,名叫五石散,就去看望桓玄。桓玄为他备办了酒宴。王大因为服用了这种药,而不能喝冷酒,于是不停地告诉侍从说:“叫他们温酒来!”桓玄听了这话竟然呜咽着哭泣起来,这使王大很不自在,就想离去。桓玄赶忙一边用手巾拭着眼泪,一边对王大说:“这只是触犯了我的家讳,关你什么事呢?”这件事以后,王大赞叹桓玄是一个旷达的人。按照晋代的习惯,触犯了已故尊长的名讳,必须依照礼节而哭。王大口口声声地说“温酒”,正好触犯了桓温尊长的名讳,所以桓玄听了就哭泣起来。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北宋时,有个州的太守名叫田登,为人心胸狭隘,专制蛮横。因为他名“登”,所以,不许州内的百姓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同音的字。谁要是触犯了他这个忌讳,便要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轻则挨板子,重则判刑。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马上要到来了,按照以前的习惯,州里要点三天花灯表示庆祝,州府的衙役贴出告示,让百姓按时来观灯。这次可让出告示的小官感到为难,用“灯”字要触犯太守的忌讳,不用“灯”字意思又表达不明白。想了好久,写告示的小官灵机一动,把“灯”字改成了“火”字。这样,告示上就写成了“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告示贴出后,百姓们看了都很惊慌,以为官府要在城里放三天大火,纷纷收拾行李,争着离开这是非之地。

妙趣横生

非申不可

宋徽宗宣和年间,有个名叫徐申的徐州知府,自讳其名。

一次,州属某邑有位县官向他回报公务,陈述道:“有件事一申再申,已经三次申报察署,也没听到回音。”

徐申大怒,责备道:“你是县官,难道不知道我的姓名?竟然有意不避讳!”

谁知那县官是个务实而不肯拍马屁的人,干脆大声禀报:“为民请命,应该申,必须申,非申不可!如果这件事申报府署不作处理,我便要申报到中央户部,申述到尚书台,申报到尚书省,申来申去,直到申死才罢休。”说完,拱手而别。

徐申虽然怒火攻心,也只能长嗟短叹,却无法定他的罪名。

一钩送命

明代的太学有“集贤门”,顾名思义,就是招揽贤才的场所。“集贤门”的门额为中书舍人詹希原所书。詹希原是位书法大家,当时京城里的城门、宫殿、楼馆等,到处都有他的墨迹,书法之高明被誉为“国朝第一”。詹希原在题写时,照例又在“门”的右下方带上一钩。

一日,明太祖朱元璋出巡到“集贤门”,抬头看到这块匾额,见上面的“门”字有钩,勃然大怒,斥责道:“我正要招纳贤才,你却要关起门来堵塞进贤之路吗?”于是下令将詹希原斩首,可惜一代著名书法家竟因一钩送命。

知识链接

故宫“门”字之谜

故宫各门匾中“门”字末笔直下至底没有向上的钩脚,这是为什么呢?“门”字没有钩脚的传统在宋代就有了,据说宋定都临安后,玉牒殿失火,殿门被烧光。宰臣奏说:“宫殿匾额中的‘门’字,末笔都有钩脚,带火笔,因此招火,将这些匾额全部烧掉方能免灾。”从此以后,凡宫殿的匾额,书写时“门”字末笔都直下,不钩脚。不过这个典故带有迷信色彩,纯属无稽之谈。詹希原为一钩送命的故事,更能说明宫殿匾额“门”字无钩的原因。

和尚的劫难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忌讳特别多。有一次,朱元璋请了一位和他以前一起共过事的和尚来宫中吃饭,这位和尚一见皇帝请自己吃饭,非常高兴,在酒宴上即兴赋诗一首献给朱元璋。其中有这么一句:“金盘苏合来殊域。”意思是:金盘子里装的苏合香来自不同的地方。朱元璋抓住“殊”字做开了文章。他认为“殊”字左边是一个“歹”字,“歹”字的本义是“死”,后引申为“坏”、“恶”的意思;右边的“朱”指朱元璋自己或朱明王朝。“殊”就是“歹朱”、“死朱”、“坏朱”的意思,一句话——“朱元璋坏”。他认为这个和尚有意用“殊”字骂他,于是下令将这个和尚杀了。

说文解字

在汉字中,以“歹”为偏旁的字的意义均与“死”有关。《说文解字》:“殊,死也,从歹,朱声。”

“殊”在汉代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刑罚,也就是砍头的死罪。这就是“殊”的本义。许慎认为“朱”字在“殊”字中只表音;有的学者认为“朱”也有表义的作用。“朱”为红色,因此“殊”字还描写了人死时鲜红的血液四溅的情形。

“维民所止”和“雍正砍头”

查嗣庭是康熙朝进士,后官至礼部侍郎。雍正四年,查嗣庭在江西做正主考。根据科举八股文命题的惯例,他选《诗经·商颂·玄鸟》上的句子出了一道“维民所止”的命题,不料却被人告发借出题名义用“维”、“止”二字影射“雍正无头”,讽刺时事,居心叵测。于是雍正下令将查氏革职问罪。结果,查嗣庭在狱中冤死,被处以戮尸枭首,子辈株连死罪,家属流放。这是清朝时期著名的文字狱案——查嗣庭试题案。

知识链接

“维民所止”,源出《诗经·商颂·玄鸟》。大意是说,国家广阔的土地都是百姓所栖息、居住的,有爱民之意。

巧用避讳断案

清代雍正年间,有个县官正在大堂办公事,外面进来两个人打官司。这二人,一人姓王,一人姓邱。姓王的说:“十年前,自己买了姓邱的两间厢房,因姓邱的家里女孩子多,暂借住自己买的两间厢房里。后来,姓邱的女孩子长大后出嫁了,自己要求收回这两间厢房,姓邱的却不承认自己卖过这两间厢房。”县官问:“有否证人?”王答:“证人已死。”县官问:“有否证据?”王就拿出买房证据。证据中写明了邱家卖房的原因,后面又有邱××、王××和证人的签名,最后又写明时间为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县官知道康熙是雍正父亲的年号,又看了带有耳旁的“邱”字,就说这张证据是假的,房子应该是邱家的。

边读边想

“邱”姓在清代以前为“丘”,以“邱”为姓是从清代雍正皇帝开始的。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雍正皇帝为笼络人心,颁诏“尊师重道”,认为用“丘”作姓犯了“圣讳”,所以将“丘”姓改为“邱”姓。这个县官是根据那个有耳朵旁的“邱”字使用时间上的漏洞来定案的。

王锡侯《字贯》案

清乾隆时期,江西举人王锡侯历时17年,编写了一本简明实用的字典《字贯》。想不到,这部普通的字典,却招来了一场大祸。

祸起于该字典中王锡侯写的一篇“自序”。王锡侯认为《康熙字典》所收4.6万字,查阅时往往“查此遗彼,举一漏十”。而《康熙字典》却是康熙皇帝“御制”的,这样无疑是贬损了康熙皇帝。王锡侯本家有个光棍无赖王泷南,为了报复王锡侯过去告发过自己的宿仇,便向官府告发王锡侯的《字贯》有“狂妄悖逆”之罪。

乾隆御览《字贯》以后,勃然大怒,认为该书在“凡例”中“将圣祖、世宗庙讳及朕御名悉数开列”,于是断定“此实大逆不法为从来未有之事,罪不容诛,应照大逆律问拟”。这样,《字贯》一案突然升级为钦办特大逆案。

案发这年11月,王锡侯即被执行死刑,他的子孙、弟侄及妻媳等21人株连判罪,连未满周岁的小儿子也被判为家奴。

边读边想

“圣祖”为孔子,“庙讳”、“御名”就是指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的名字——玄烨、胤祯、弘历。当时写到这四个名字时,都必须“避讳”,用同音字或缺笔代替。王锡侯早在38岁就中举,当然是懂得避讳禁忌的。他本是告诉读者如何避免写出或说出君王或尊长的名字,也就是如何避讳以防犯上,结果在凡例中自己反而忘记了避讳。

钟的劫难

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年),清德宗皇帝光绪与珍妃成婚,各国元首和驻华使节纷纷致贺,喜气甚浓。

英国驻北京公使华尔特将维多利亚女王的贺礼——一座供玩赏的自鸣时辰钟呈上皇宫,钟座上面镌刻着一副贺联:

日月同明,报十二时吉祥如意;

天地合德,庆亿万年富贵寿康。

当时,中国民间秘密反清会道门的宗旨是复兴明朝,推翻清廷,口号是“反清复明”,故慈禧太后最忌讳“明”字,讳“明”已成为清朝末年的国讳,不容犯讳。

慈禧见到贺联中的“日月同明”后,当即板起面孔,但因是外国人赠送的,又不便发作,于是立即指令太监李莲英将此钟搬出大殿,从此不见踪影。

知识链接

什么是国讳?

国讳是指避皇帝及其父祖的名讳、字讳、前代年号讳、帝后谥号讳,乃至陵墓及帝王的生肖之类,是封建王朝统治下的臣民必须严格遵循的,甚至连皇帝也不能例外。国讳从秦代开始,历代都严格遵守,这已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维持最高统治者的尊严和地位的一种必备手段。通常臣民们都不可以直呼皇帝及其长辈的姓名。《唐律疏议》中就规定:故意直呼皇帝的名字就是犯了“十恶”之一的“大不敬”罪。

巧媳妇巧避讳

有位老汉小名叫九,他的家人一般都要回避“九”以示尊敬。这位老汉的儿媳妇非常聪明,说话不只是避开“九”字,连“九”的音也避开,以此表示对公公的尊敬。老九因此常常对乡里人夸奖他的儿媳妇。一天,同村有九个老头儿相商要和老九打赌,说如果他儿媳果真不说“九”,他们便输一桌酒菜;若他儿媳沾上了“九”字的音,老九就得输一桌酒菜。老九欣然答应。第二天,九个老头趁老九不在家时,每人左手提着一个小酒壶,右手拿着一把韭菜,来到老九家门前,要他儿媳转告老九,务必说清他们今天来的是几个人,每人都拿着什么东西,要干什么。说完后九个老头就假装走开,悄悄地藏在墙角处静静等着听。一会儿,老九回家了,只听得儿媳朗声说道:“公公,刚才来了四公加五公,每人左手提把扁扁壶,右手拿着把扁叶葱,要请公公到对面小楼上去喝几盅。”九个老头听了,只好认输。

知识链接

家讳,指日常言谈或行文用字时,要求回避所有长辈的名字。避讳最为讲究,若父母亲在世,就要避祖父母讳;父母已不在世,就只避父母的讳。例如,袁德师因为父亲名高,便不吃糕这种食物;徐积父因为父亲名石,从来不用石器,要踩石子过河时,也要让人背着过去。“诗鬼”李贺,因为他父亲名叫晋肃,便不能参加进士考试,纵然他才华横溢,也终无用武之地,最终抑郁而死。诗圣杜甫,一生共写了近三千首诗,涉猎各种题材,但据说因其母亲名叫海棠,所以他虽寓居海棠颇负盛名的四川多年,却从未写过海棠诗。

讳名趣事

古时有个书生,他父亲名叫良臣,为了避讳,他读书时凡遇到“良臣”二字,都改读为“爸爸”。

有一次,他读《孟子》,有“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一句,经他一读,就成了“今之所谓爸爸,古之所谓民贼也”,真是滑稽之极。

从前,还有位书生的父亲名叫阿谷,为了避讳,每当见到“谷”字,都要改读为“爹”。有一次,他读《四书》,当读到“旧谷既没,新谷已登”时,仍改“谷”为爹,于是念成:“旧爹既没,新爹已登。”同窗听了,还以为是他爹死了,娘要改嫁,知道原委后,无不捧腹大笑。

知识链接

名字上避讳,有以下几种方法:(1)改字——用另外一个意义相近或声音相近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2)缺笔——把要避讳的字少写一笔。(3)空字——把要避讳的字空一格。(4)替代——用“××”来替代,或用“某某”替代,或用“讳”字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