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必懂的蒙台梭利教育法
10488300000005

第5章 (五)成长是自我教育的结果——幼儿通过“工作”来完善自我

绝大多数的哺乳动物却从出生起就能够分别行走、奔跑或者跳跃。相反,人在进入这个世界时并不具有这些能力,然而在学会运动后他的天赋的延伸却是无与伦比和超乎想象的。他能够获得各种最富有想象力的技巧运动:工匠的、杂技演员的、舞蹈家的、音乐家的以及许多体育运动项目的冠军的技巧运动。所以,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是一个有着很大潜在能力的人。幼儿充满着活力,充满着自我发展的能力,是一个依靠自我发展中的人。

但是所有这些并不是仅仅来自运动器官的成熟,而总是一个在行动和实践中获得经验的问题。每一个人在开始时他们的体格都是一样的,每一个人都是他自己的技巧的创造者,是人本身使自己变得完善起来。

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育,让孩子自发地主动学习,从中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所以与传统的教育方法不同,蒙台梭利教学强调双手工作、自我教育,着重于孩子秩序感、专注力、独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培养。且把这种学习活动称为工作。

在蒙氏教室中,孩子将独立完成他的“工作”,在这工作中发生了错误,教师也不要帮助孩子纠正错误(教具本身有订正错误的功能),而是让他们自己去找到错误的地方,自己改正错误。

在蒙台梭利活动中,孩子最大的感受就是快乐,因为他是这个环境中的主人,拥有绝对的自由和尊重,快乐属于他自己。从感觉活动开始,经过对实物的长时间的操作练习(工作),出现观察和概括等心理活动,使孩子的智力、意志和个性都得到发展。

事实说明,幼儿的自发活动使他能够逐渐走向独立。只要成人不妨碍孩子,他们都能独立。独立能力弱,是成人妨碍的结果。如果环境不适合于孩子成长,他的潜能就不能得到发展。

重复练习的“工作”是孩子的内在

需求表现在“儿童之家”的教育实验中,蒙台梭利惊讶地发现,年幼的孩子能聚精会神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某项练习。

比如,一个3岁的小女孩不停地把一些圆柱体放进容器中,然后又从容器中取出。这些圆柱体大小不同,正好可放进容器中相应的孔,就像软木塞盖住瓶口一样。这是一种重复不停的运动。蒙台梭利让其他的小孩唱歌并到处走动,但这丝毫也没有干扰她的工作。这时,老师又轻轻地抬起她正坐着的椅子,把它放在小桌上。当抬起小椅子的时候,她一把抓起正在操作的物体,把它们放在她的膝盖上,仍然继续从事她手里的工作。让人惊讶的是,她在这种奇怪的工作中专心的程度。这时蒙台梭利开始计数,小女孩重复这项练习42遍后才停下来,她仿佛从梦中苏醒过来并愉快地微笑着。她的眼睛炯炯有神,环顾四周,甚至还没注意到人们对她的干扰。这时,她的工作无疑已经完成了。但到底完成了什么呢?为什么孩子会如此专注入神地工作呢?

这小女孩的年龄正处于一个注意力不能持久的时期,她的注意力会不停顿地从一件事跳到另一件事上。然而,她却变得如此专注于她正在做的工作,以致她的自我变得感觉不到外部的刺激。类似的事情不断出现,而且每次当孩子经历这种体验之后,他们就像经过休整的人,充满着活力,仿佛感受到某种极大的欣喜。这种现象对年长者来说常常是不可理解的。

这就是蒙台梭利称作重复练习的现象。幼儿通常在1岁半到他3岁之间会产生这种情况。

还有一天,蒙台梭利发现孩子们正在工作的小手很脏,蒙台梭利就教他们如何洗手。后来,她发现,甚至在他们的手已经洗干净后仍在继续不断地洗。而且他们在离校时,还要再洗一次手。有些母亲发现,在早晨起来,小孩就在盥洗间洗手。有些小孩甚至很自豪地伸出他们干净的小手,以至他们有时被误认为是讨东西的小家伙。他们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练习,并没有任何外在的原因。这种现象还不断地在其他活动中发生,一项练习的各种细节越是教得详细,它就越可能成为无穷尽的重复练习的对象。

比如,取出和盖紧瓶盖子的工作似乎是他们喜欢的一项工作。幼儿另一项喜欢的活动是把大的墨水瓶或盒子的盖子拿起来又盖下去,或者甚至打开和关上橱门。

诸如此类的基本活动,它们没有外在的终极目的,都可以被看作是人类最初的微弱努力。是他有股内心的需要,需要有东西,让他们的双手不断地活动,接触事物、体验感觉,同时发展智能。蒙台梭利因此为年幼的孩子设计了一些感官材料,满足幼儿生活中某种时期的需要,因此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或许三个月后,他突然对剪纸感兴趣,那就表示他的“内在需要”又导引他往另一个眼、脑和小肌肉协调的发展途径去了。

就是这样一步步地,孩子由“内在需要”的指引,借由工作获得“自我统合”,建构自己、创造了人类的新生命。所以,蒙台梭利说:“工作是人性的特征。”而蚂蚁和蜜蜂虽然会不断地采花蜜、觅花粉,但它们不会教育自己去动脑筋求进步,去增长智能以及改善环境。

蒙台梭利把孩子的学习活动称为工作,她认为:工作使幼儿肌肉和肢体动作协调,手脑并用,促进身心协调发展;通过幼儿自由选择作业,独立操作,专心致志,从而磨练了意志,增强了自制力、勇气和自信心,培养了独立自主精神,并且受到了严格的纪律训练;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要。这种教育法还起到另一方面的效果就是很好地解决了幼儿的纪律问题。通过幼儿连续完成手头分级推进的工作,幼儿完善了自己,磨练了自己。随着能力的增长,幼儿满足其愿望的自由度也增加了,幼儿的纪律与自由意识也获得了共同成长。

幼儿与成人的工作性质不同

一个并不理解幼儿工作本能重要性的成人会和幼儿为了一些东西经常发生冲突,因为这些东西对幼儿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但由于它们属于母亲或父亲桌子上的东西,或者是起居间家具的一部分,而禁止孩子碰它们。孩子不知听到多少次成人在他们背后大声叫喊:“停下来!停下来!别玩那东西!”为了教训他们不要碰东西,孩子们细嫩的小手又挨了多少次打啊!这种冲突可能导致幼儿发脾气。但是,幼儿实际上并不真正要这么一个瓶子或墨水瓶。只要是他自己的和能使他进行同样活动的东西,他都会满意的。

为幼儿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使他可以展现他的较强烈的倾向,由此可以找到解决这种冲突的办法。有时候,在适宜的环境中,幼儿在“工作”中发展了一种技能和精确性,那是唯一使我们赞叹不已的。

1大人与小孩工作性质不同

在蒙台梭利教室中孩子们的工作活动可说明这些问题。

明明从老师手里接过玻璃杯,玻璃杯外围的三分之二地方,老师已经先行贴了一圈红胶带。明明拿着杯子,到了洗手台前,拧开水龙头,将水装到杯子红胶带所指示的界限,关上了水龙头,小心翼翼地双手捧着杯子回到了活动室。

明明看看老师,老师用手指了指地板上的那头,原来,老师也用红胶带在地板上贴了一条直线。明明慢慢地走到了线的起端,双脚并拢,眼睛看前面,一步接一步地踩在直线上,缓缓地向前走去。他的步伐是这么的小心,杯里的水也没有溢出来。当他到达了线的尽头,将水倒回洗手台,把杯子还给老师,回到坐位,他的神情流露出极有成就的愉快,老师也报以微笑,表示赞许!不错,这就是孩子很正常的“工作”!孩子在“儿童之家”,学习日常生活——自我训练(走路)的成长“工作”。

当孩子严肃地做前面那件工作时,你千万不能认为那是毫无意义的,甚至以为他是学着马戏团走钢丝的游戏;其实他在做着一件神圣的事──学习成人的正确走路和沉静细心。

2幼儿“工作”的目的是完善自我的智能

工作不同于游戏,游戏只是无目的的嬉耍,而工作则是一种目标,有进步的活动。

就拿前面的那个例子来说吧:明明捧着杯子走线,不仅是要他练习“用手捧杯子”、“开水龙头”、“速度稳健”、“眼睛往前看”等等单独的动作,更要他学习如何将这些合在一起,达到整合至平衡(协调)的状态。

就蒙台梭利的孩子教育来说,这件“工作”的目的:

(1)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做事聚精会神,并体验独立的滋味,而且能有秩序地完成一件工作。

(2)借着四肢的活动,使孩子的人格、智能与体能同时发展。就如棒球队的小队员一样,需要不断地练习,才能使眼力和臂力协调,发挥强大的打击力。孩子的生理、心理功能,经过不断地活动,也才能越来越敏锐灵活,不断地长进。

孩子“工作”的目的是为完成自我!大人刚好相反,他们的工作是为满足目前社会所有、目前生活所需的衣、食、利、欲,是为了维持生命!

所以,哪怕是孩子专心地在玩泥巴,你看到之后都应该高兴:虽然他手上、脸上、衣上都弄脏了,而且捏得也让你看不出什么名堂;但在他内心却很干净而高尚,说不定是建条快运铁路,或是新的长城,或是学你做包子、面条。因为他在专心地用头脑想,用手、眼和着泥、水忙!这些活动、这些体验都是为着要成为一个未来世纪的新人。

蒙台梭利认为,使孩子身心协调发展的活动就是“工作”。如果孩子能全神贯注的工作,正说明这种工作能满足他内在的需要。这个过程也就是孩子生理和心理实体化的过程。这不仅使孩子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而且也使得他获得了独立的能力。总之,工作对于孩子来说是极有帮助的,能有助于他的肌肉协调和控制,能使他发现自己的潜力,能有助于他培养独立性和意志力,能使他在生命力不断展现的神秘世界中练习自己并进一步完善自我。

如果我们及时地帮助孩子发挥这种力量,使孩子的潜能得以发掘,未来岂不是会更为美好和谐吗?

工作是孩子建立心理秩序的必要活动

只有当幼儿内心必将发展的部分被唤醒时,才会开始真正的自由。幼儿将因此而拥有使其发展阶段变得容易、顺利的智慧。

在“儿童之家”学校首次富家子弟班的经验,更具有教育意义,给我们一幅展示清晰的孩子心理的基本现象的图画。可以视作是从混乱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秩序。

最初阶段的混乱状况:开始时这些孩子从别人的手中抢夺物体。如果老师向某个孩子出示物体,其他孩子就会立即放下自己手中的东西,跑过来争吵不休,嚷着要这件物体。实际上,他们对这件东西并不感兴趣,他们一边玩,一边随意地丢弃,注意力根本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件物体上……其中一个孩子根本无法安静,坐都坐不住,老师给他的任何小圆状物他都玩不久。

他们多数时候的活动是漫无目的的。他们漫无边际、无目的地在房间里乱跑。也丝毫不顾及周围的摆设,他们推翻桌子,被椅子绊倒,踩着东西,抓起东西乱扔,砸着了其他的小朋友……仅仅几天后,那令人头疼的混乱不堪、毫无秩序的孩子,就开始形成了固定的顺序。孩子似乎已经开始找到自己的路,他们在许多早先被他们认为是无趣的玩物中发现了新的乐趣。由于这种新的乐趣,孩子才开始以独立个体来活动了。

他们变得非常有特性,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情况:使某个孩子专心致志地玩某个物体,对另一个孩子却毫无吸引力,孩子在注意表现中呈现出明显的区别……如果一个孩子对满足他的心理需求而提供给他的某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会继续表现出对所有类似物体的兴趣,并通过自然唤起兴趣来发展自己的活动。有了这个开头,孩子的心理就会稳步上升,自动发展。这种进步现象不是缓慢地、逐渐地发展的。它具有巨变性质,在瞬间便能自我成立,这样就可联想到孩子成长过程中极具代表性的生理生命的转折点,如婴儿长出第一颗牙,说出第一个词,迈出第一步。随之以后,更多的牙齿长出,能说出更多的单词,语言能力发展起来了,而行走的永久性能力也随之建立起来。类似的转折点都出自第一次获得心理的秩序,这是心理生命进步发展的开端。

有一次,老师几乎用尽了本系列所有的物体来吸引一个孩子的注意力,都丝毫未能奏效。后来她无意中给他看两张分别是红、蓝颜色的图片时,他却非常感兴趣的一把抓了过去。仅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这个孩子就学会了区别5种不同的颜色。在以后的几天里,他又逐渐注意到了几乎所有他不曾感兴趣的物体,并逐渐掌握了它们。

一个最初难于集中注意的幼儿,通过某种复杂的物体,找到了自己的兴趣之后,整整一周都不停地摆弄着它,并从中学会点数及简单的加法。然后,他将注意力转到圆柱体和插板,以及一些较简单的物体上,并对这个系列的每一部分都显示出兴趣。

一旦幼儿对某个物体产生了兴趣,先前那种混乱的状况便会立即消失,他们的好动性也随之结束,从而沉浸在摆弄木块、认识颜色等之中。这种热情有时突如其来,有着惊人的速度。

有两个姐妹,姐姐5岁,妹妹3岁。妹妹随时都跟在姐姐的后面模仿她的言行,几乎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比如,姐姐如果得到一只蓝色的铅笔,妹妹也要相同的一只;姐姐吃奶油面包,妹妹就不会再吃其他东西,也要吃和姐姐所吃的相同的食物。妹妹平时对学校的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而只是像个小影子一样追随着姐姐。终于有一天,妹妹突然对立方体积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她专心地搭建积木,似乎忘掉了姐姐的影响。习惯于被妹妹跟随的姐姐对此感到吃惊,终于把妹妹叫过来问:“你为什么不跟我一起画图画,而要自己去搭积木?”从那天起,妹妹的个性出现了,并开始了独立的发展过程,而不再只是她姐姐的影子和翻版了。这种个体在对某种物体产生强烈浓厚的兴趣时所表现出的品质,即代表个体发生巨变的有趣事实说明孩子个性的开始诞生。

一个3岁小女孩,她端起杯子走路时,即使里面只装了半杯水也会把水溅出来。她意识到自己做不好这件事情之后,她就再也不端水了。然而有一天,她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她开始很容易地端着水杯走路了。因此当同伴们画水彩画的时候,她最大的乐趣莫过于滴水不洒地给他们端水了。

澳大利亚教师讲述了另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她的学生中有—个还没有具备清晰发音能力的小女孩,她只能发出一些模糊的声音。为此父母带她去医院检查,结果证明她的发音器官都很正常。医生认为这个小女孩只是还不具备正常的语言能力,说话只是迟早的事情。后来,当这个小女孩开始对立体插板产生兴趣,沉浸于不停地取出、插上的乐趣之中时,她跑到教师面前说:“快来看呀!”所有的孩子都会表现出在真正作出某种新奇事情后所体验到的骄傲。

这些现象出现之后,就形成了一种真正的规律性,其最明显的标志是与社会提倡的“尊重他人的工作,为他人的权利着想”密切相连的思想品质。从此,一个孩子不再想拿走别人的“工具”,他即使很羡慕,也必须等到别人不再玩,这当中无形就培养了他的忍让和耐心的美德。孩子学会了经常聚精会神地观察别人摆弄他自己也想玩的物体。孩子心理内部的规律性形成之后,会突然出现一个能使他们完全独立工作的阶段,以发展个性。这种独立工作不仅不会引起孩子的精神孤立,反之,还会在孩子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和互相爱慕,这是一种使他们团结而不是分裂的情感。因此,随之也就产生了包含群体秩序具有的情感在内的复杂的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