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必懂的卡尔威特教育法
10488200000002

第2章 陶冶孩子的情操

什么是完美?是不是拥有所有的学识并达到最高的水平?卡尔·威特却不这样认为,他不想把孩子培养成学识很高却冷漠无情的人。他说,如果一个人失去感情,就会变成一台冷冰冰的机器,无论他有多大的才华,也只不过是充当机器的一个零件而已。其实不仅是人,连动物都是有感情的。我们也可以从品德的角度来讲,很多人没有辅助力量就无法行走。如果教育还是一如既往,只是关心孩子的学习,那么人类的水平甚至会下降到很低。总之,能否陶冶孩子的情感直接关系着他将来的幸福。

婴儿从出生就开始接受音乐的熏陶。随着孩子的成长,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音乐都一直在伴随着他,那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像春风化雨般地陶冶着幼小的心灵。人们小时候唱的歌,往往一辈子都记得,因为音乐对儿童时期感情的影响最为深刻。我们不难发现,当襁褓中的婴儿听到优美的音乐时,有时也会安静下来,稍大点的孩子你教他唱,他就全神贯注地跟着你学,而且越唱越来劲。音乐能使人乐,能使人悲,能使人奋起,对孩子尤其如此。用音乐来影响孩子的心灵,是再好也没有了。歌声进入幼小的心灵,起着潜移默化、涵养性情、发展智力和想象能力的作用,能促使他们富有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强烈感情。

在西方,很多家长为了开发孩子的爱心,陶冶他们的情操,大都选择让孩子去参加宗教活动,或是让孩子豢养小动物。通过这些方式,来教导孩子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并且勇于承担责任。这些做法都是有效的,卡尔也是通过这种方法来教育小卡尔的。

卡尔·威特认为,很多家长给孩子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要什么有什么,让他们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却忽略了对孩子的爱心教育,使孩子变的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去关心别人的冷暖。

一次,我到北京的姐姐家去玩儿,姐姐带着她的小女儿陪我去香山游览。

一进山,小外甥女就问知心姐姐:“你来过这里吗?”

“从来没有来过,如果迷路了,我肯定找不到家。”我装作很为难的样子说。

“没关系,有我呢!”小外甥女马上用力地拉住我的手,满有把握地说。

“好,好,有你我就放心了。”我高兴地回答。

要坐缆车上山了。那种缆车我还从没坐过,心里真有点儿紧张。

“不行,我害怕。掉下去要摔死的。”我假装担心地说。

“别害怕,有我呢!”小外甥女老练地扶我上了缆车,紧紧地挨在我身边,微笑着对我说,“怎么样,不害怕了吧?有我你就可以放心了。”

我一下子被这个可爱的小外甥女感动了,我觉得,被孩子爱、被孩子“关怀”的感觉真好!

回到家里时她问我:“你玩儿得高兴吗?”

我蹲下身来,看着那双美丽的眼睛,动情地说:“今天幸亏有了你,我玩儿得太高兴了,一点儿也不害怕了!”

“下次你来,我还会陪你出去玩儿!”小外甥女兴奋地说着。

后来她对爸爸说,自己是一个重要人物,如果没有她,小姨可就“惨”了。

对孩子来说,给予别人爱,别人能理解、能接受、能感悟到,比接受成人的爱更快乐!

卡尔给我们讲述了一则他在教育小卡尔的故事:

记得小卡尔3岁时,有一次家里来了好多人,他们和小卡尔海阔天空地谈论着。这时,我们养的一条小狗跑了进来。小卡尔像其他孩子那样,一把拽住小狗的尾巴,把它拉到自己身边。我看到后,立刻伸手揪住了卡尔的头发,并且拽住不放。小卡尔吃了一惊,把拽着狗尾巴的手放开了。

在小卡尔放手的同时,我也把手放开了。

我问孩子:“你喜欢被人拽着头发吗?”

小卡尔红着脸说:“不喜欢。”

“如果是这样,那么对狗也不应当这样。”说完,我就让他到外面去了。

对于孩子这种没有爱心的做法,我总会严厉指正。

卡尔·威特说,我之所以这样教育孩子,是为了让他能够学会换位思考。由于卡尔严格的管教和指导,小卡尔终于成了一个心地善良、富于同情心的人。他不仅对同胞怀有深情,就是对鸟兽之类也富于怜悯心。所以,大家都很尊敬和喜欢他。

我们可以把孩子看作是一面镜子,给他们爱,他们会报之以爱,无所给予便无所回报;无条件的爱会得到无条件的爱的回报,有条件的爱会得到有条件的爱的回报。因此,不管我们怎样把净化和丰富精神世界的活动引入家庭生活,如果我们内心没有爱,就不可能让孩子学会爱。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的内心充满爱,这样才会有多余的爱给别人,才能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内心充满爱的人。

对于孩子来讲,若家庭教育不好,就是由那些最优秀的教育家进行最认真的教育,也不会有好的效果——卡尔·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