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教子经
如朕为人上者,欲法令之行,惟身先之,而人自从。即如吃烟一节,虽不甚关系,然火烛之起多由此,故朕时时禁止。然朕非不会吃烟,幼时在养母家,颇善于吃烟。今禁人而己用之,将何以服之?因而永不用也。
译 文
我虽然贵为皇帝,可要让法规能够顺利实施,自己也要身体力行,别人才会跟着去做。就拿吸烟这件事来说,虽然它与国家大事没有多大关系,然而火灾的发生经常由它引起,所以,我下令禁止吸烟了。事实上,我并不是不会吸烟,小时候在养母家里,我就已经学会吸烟。现在我下令禁止别人吸烟而我自己却不在禁止之列,怎么能够让别人信服?所以,为了让别人执行禁令,我就坚持永不吸烟。
成功教子黄金法则
古人言:“教者必己正。”古代不少教子有方的父母都深信此理。从现代心理学的视角看,在对子女教育中,父母以身作则是符合科学道理的。家长,特别是父母,是孩子最早、最直接、最经常的模仿对象,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子女产生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父母对子女来说,一般很有威信,子女对家长的言行往往深信不疑。家长对周围的人和事持什么态度,往往成为子女道德行为和道德评价的标准和依据。陶行知在《儿子教学做之一课》一文中说:“我要教儿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我要教儿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所以有人比喻说:“子女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形象往往从子女身上反映出来。”父母若要培养子女成为一个有道德品行的人,先要修炼自己的德行,事事谨慎,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到以自作则,时时留意为子女作出好的示范。
世上的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踏踏实实地做人,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和光明的前途。然而,有些人自己本身存在许多缺点(比如总想贪图一些小便宜)而且在孩子面前毫不掩饰。这样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能称之为成功的教育,因为他们违背了父母教子的“定律”——法令行之,率先身之。
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儿子往家赶路。当他们经过一个果园时,发现树上果实累累。父亲首先就产生了想摘一些水果带回家的念头。
他吩咐三个儿子分别站在通往果园的三条路上,并吩咐说,如果看见有人过来,就随时发出警告。然后,这个父亲就拼命地把水果往袋子里装。
突然,小儿子大声地说:“嗨!爸爸!还有一条路没有人看守。”
父亲被儿子的吼声吓了一跳,他惊讶地问道:“这里不是只有三条路吗?哪里还有第四条呢?”
小儿子说:“还有天上那一条路。”
顿时,这位父亲满面通红,于是把袋子里的水果全部丢下,带着三个儿子匆匆忙忙地逃回家里了。
小儿子的话似乎过于天真,但其父自私自利的言行已在不经意中影响了孩子。还有些年轻人,成天教育孩子要孝敬父母,可当着子女的面还虐待自己的父母。
有个男人结婚一年后,有了自己的儿子。他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却开始厌烦连走路都已经很吃力,除了吃饭和抽烟外,什么事也干不了的年迈的老父亲。此时的父亲,对他来说只是个负担。他很想把老父亲打发走,便对自己的妻子说:“让老头子到外面的世界去闯闯吧,在家呆着也是呆着。”
年轻人不顾妻子的反对,决定赶走老父亲,妻子只好让步,说:“那就让他带上一条毯子走吧,也好遮挡点风雨。”
这个年轻的父亲心里只想给老人半条毯子,但嘴上却说:“好吧,就让他带上一条毯子走吧。”其实心中特别希望老父亲再留下半条。
正在这时,他自己的儿子,一直睡在摇篮里的婴儿突然说起话来:“阿爸,你不必给爷爷一整条毯子,给他半条就行了,剩下的那半条请你好好地收藏起来,等我长大以后可以把它给你,让你也到外面的世界去闯闯。”
这故事或许过于夸张,但是却向父母们提出了警告:教子要注意“身教”。有时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甚至是孩子的一生,或许孩子正踩着你的脚印前进。
有一个人习惯在每天工作之前,先去镇上的酒馆喝上一盅。
一次,天正下着大雪,他还是和往常一样吹着口哨向酒馆走去。没走多远,他就觉得有人跟在后面,回头一看,竟是自己年幼的儿子。
儿子踩着父亲留在雪地上的脚印,边跑边兴奋地喊:“爸爸,你看,我正在踩你的脚印!”
儿子的话令他心中一震,他想:“如果我去酒馆,儿子踏着我的脚印,将来他也会去酒馆的。”
儿子的话提醒了父亲,其父醒悟到“身教”的重要性,于是再也不光顾酒馆了。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为年龄小,孩子不可能具有成年人那样的识别能力和控制能力;但他们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对象,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首先自己要做到,这是问题的关键。如果家长骂人,孩子也会这样做,孩子们是不会接受大人可以这样做而他们却绝对禁止这样做的。如果父母在生活中总是怒气冲天,也就不要指望你的孩子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