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康熙教子
10487700000025

第25章 心小胆大,防患未然

康熙教子经

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失矣。古人云:“心欲小而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也。

译 文

人们在没有事情可做的时候,也应该时刻保持一种有事在身的状态,时刻注意防范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就能预防意外的事情发生。如果人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在心态上也能够像没事时那样泰然自若,使种种忧虑平静下来,那么,已经出现的问题也极易解决掉。古人说:“心中越谨慎小心越好,在做事时要泼辣大胆,雷厉风行。”我也同意这种观点,遇到事情就应该这样对待。

成功教子黄金法则

现在的孩子好象越来越胆小,越来越离不开父母了。常常是几岁的孩子,见了生人不敢说话,总拉着妈妈的衣角;还有的孩子吃一个苹果要掉在地上四、五次,非得家长喂着吃,表面看起来这是孩子的问题,其实,大多数时候是因为家长太“爱”孩子,把孩子“裹”得太严导致的。

比如,孩子刚站到凳子上,家长就喊:“快下来,快下来,别摔着!”;孩子要出去玩,父母又在旁边提醒:“必须把外套穿上,外面冷。”;“别玩泥,要不裤子脏了。”或者“别出去,车撞着你”等等。这样时间长了,会使孩子感到危险无处不在,有家长才安全。渐渐地,孩子的性格中出现了胆小懦弱的特点。

当今社会,人际竞争日益加剧,外向、胆大的人容易在激烈竞争中获得更多机会,而胆小、退缩的人往往会失去机会。因此,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胆大些,再胆大些。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呢?

●严、爱适当。有的家长对待孩子过于严厉。孩子稍有一点过失,就呵斥、责备,甚至粗暴地打骂。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缺少主见,唯唯诺诺。有的家长偏心,对孩子不能一视同仁。受到宠爱的孩子胆大骄横;受到冷落的孩子感到委屈,心理上有一种压抑和恐惧感,变得胆小怕事。因此,家长对待孩子应该严、爱适当,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正确意见,既不可过于严厉、粗暴,也不可以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闯”。有些家长溺爱孩子,过低地估价孩子的自理能力,不相信孩子。什么事都不让孩子自己处理,由家长包办代替。结果,孩子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独立自理能力很差,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做些事情(危险的、力所不及的事除外)。孩子把事情做好了,就要给以鼓励;孩子没做好,也不要随便责备,可以给孩子讲清怎么做才对,再让孩子去做。孩子可以在“闯”的过程中得到磨炼,坚定自信心锻炼胆量。

●尊重孩子的个性。对于比较脆弱的孩子要多几分安慰、多几分尊重。

●当某一次孩子表现出勇敢的行为(比如他在打防疫针时,没有大哭),就要及时表扬。

●由于儿童生活阅历很少,对新东西(包括新玩具)好奇、害怕,这是很正常的。他们感觉到和新东西在一起缺乏安全感,所以表现出害怕的情绪。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不要太紧张,当孩子看多了、听多了、玩多了,胆子就会大起来。

●当发现孩子怕某人、某个东西、某个玩具时,一定要保护他,让他有安全感。比如可以搂抱着她一同和某人谈话、一同摆弄某个东西、一同玩某个玩具,淡化孩子的恐惧心理。

●假日带孩子多外出,可碰到更多的人和物,在这个过程中,和他讲不要怕的道理(当然要极其浅显),并和孩子一起去接触这些人和物,增加生活经验,消除恐惧感。

●家长要为孩子作勇敢的榜样。如果家长见到一个小虫子就害怕得大叫起来,又怎么能指望孩子胆大呢?

需要引起家长注意的是,如果孩子胆子太大,很可能养成粗心的习惯,或者行为鲁莽,处理事情不冷静,因此我们在培养孩子勇敢精神的同时,还要教育孩子养成细心的好性格。

粗心、马虎的毛病在儿童中是较普遍的,小时侯不觉得怎样,越大越令人头痛,不利于学习、不利于成材,而遍观成人中的粗心者,多是从小养成的,可见,小时侯的培养至关重要。

细心是一种习惯,与性格有关系,但不是天生的,一切习惯都是后天形成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采取以下办法引导孩子养成细心的习惯:

●培养孩子“专注”的习惯,让孩子做事认真、专心,能较快地集中注意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三心二意,不虎头蛇尾。

●让孩子养成“检查”的习惯,做完事习惯于检查一下,例如,劳动完了,检查一下做得怎么样;收拾完了,检查一下有没有遗漏的;做完作业了,检查一下有没有错误……养成了“检查”的习惯,将受益终生。

●教育孩子养成“有序”和“条理”的习惯,行为有条理,物品有条理,不毛毛躁躁,不丢三拉四。

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持之以恒的结果,小孩子不可能自己养成,在于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首先,大人要做出细心的榜样,以成人的细心来感染孩子,整个环境是细心的,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细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