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教子经
程子云:“有实则有名,名实一物也。若夫好名者,则徇名为虚矣。如‘君子疾没世而名不,’谓无善可称耳,非徇名也。看来有一等好名之人,惟名是务,不着一毫诚实之处,只管行去,不惟无分毫之实,究至于名亦不能保。”程子此言,可谓力行之要道也。
译 文
程子说:“能够做事,把事做好,立了功,就自然有了好名声,名声和事功其实就是同一件事,至于那些喜欢名声的人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虚名,结果是什么也得不到。正如孔子所说的那样:‘到死而名声不被别人称述,君子引以为恨。’意思是说,由于没有美好的品德而不能被别人称颂,是君子一生中最遗憾的事情;而不是说君子会不顾生命去追求名声。有一种喜欢重视名声的人,把名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却不肯在诚实上花一分力气,结果不只是没有一分一毫的事功,甚至连自己原有的名声也保不住。”程子的这些话,可以称得上是重视实践的关键语言。
成功教子黄金法则
在充满诱惑的纷繁世界里,名利和私欲是可卡因,是美酒,而淡泊是矿泉水,是清茶。安守淡泊的生活,并且能以淡泊为心态来对待生活的诱惑和干扰,就会让自己的灵魂安然如梦。淡泊名利,并不是不思进取、碌碌无为,而以一颗平常的心来泰然面对人生。
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于1927年与妻子林达·格雷宣告离婚。这时,他的资产高达60万美元,这在当时的美国,堪称十分富裕了。离婚后,卓别林的两个儿子,小查理和西得尼跟母亲生活。在随后的几年内,卓别林很少与两个儿子联系。
1932年夏天,林达安排两个儿子和她一起出演《小老师》这部影片。这件事在媒体当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成群的摄影师和记者把他们团团围住。
7岁的小查理在众人面前宣称,他喜欢西部牛仔之类的角色,将来会往这方面发展。
小查里的弟弟西得尼则向众人声称,他将来要扮演米老鼠的这一角色。卓别林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恼火,马上诉讼于法律,反对年幼的孩子们涉足影片的拍摄制作。
在听证会上,法官的判决对卓别林十分有利。判决不但对他的起诉表示支持,而且同时判决小查理和西得尼在动画片制作中的表演无效。兄弟两人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对他们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可是,他们的父亲却很严肃地向他们说明了这件事的后果:
如果你们真的打算在演艺界发展,就不应该这么小的年纪就开始步人,这对你们来说没有任何好处。你们会被炒作为儿童演员。等你们长大成人后,再想登台表演时,没有人会喜欢你们。如果真是这种情况,你们就得从头干起,你们肯定要度过一段痛苦的日子,因为在所有人的心目中,你们只是讨人喜欢的小演员。如果等你们长大成人之后,真要想在演艺圈发展,那时候我绝对不会再干涉你们,而且还支持你们。
当时,兄弟俩对父亲的这一举动肯定不理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相信他们会逐渐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在我国古代,也有许多有识之士教育孩子“不求名利,注重实效”。
徐大椿(1693-1771年),又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清代江苏吴江县松陵镇人。祖父徐釚,为翰林院检讨,曾纂修《明史》。父徐养浩,精水利之学,曾聘修《吴中水利志》。徐大椿自幼习儒,旁及诸子百家,凡星经、地志、九宫、音律、技击无不探究,尤嗜《易经》与黄老之学。三十多岁的时候又改习武,精通技击及枪棍之法,可以举起三百斤重的大石头。由于自认为文武双全,徐大椿渐渐滋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父亲见到这种情形非常担心,于是经常教导他说:人生天地之间,应以忠信为本,不要贪图功名利禄,只有忠厚诚实,有真才实学。才能造福人类。在父亲的开导下,徐大椿对自己进行了深刻反省,觉得离那些贤仁之士差得很远,于是不畏寒暑,发奋读书。由于他父母体弱多病,大椿习医救人,医术颇高。
灵胎小时候就考中了秀才,不少人劝他步入仕途,光宗耀祖。但他看透官场的腐败,不肯与那些欺压百姓的官吏同流合污。他轻视名利却留心经济,曾两次协助地方兴修水利,取得很大成绩。
有一年,地方乡试,他在亲友的劝说下进了考场。但他认为,科举仕途,功名利禄,只是不屑之事。于是他在考卷上写道:“徐郎不是池中物,肯共凡鳞逐队游?”丢下考卷,扬长而去。
乾隆年间,大学士蒋溥病重,朝廷命召天下名医诊治。灵胎被召入京。他治后,直言不讳地说,蒋溥的病已回天无力。朝廷赞赏他的诚实,要留他在太医院供职,灵胎借故推辞了。回到乡下后,他一面为百姓看病,一面著书立说,批阅了一千多种医著。
我国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非常重视德育教育,他从小教育孩子淡泊名利,不慕虚荣,他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有成为×××家××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贡献。”傅雷先生的话充满哲理,对我们当今社会的父母教育子女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