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必读的法家12大管人绝学
10486800000043

第43章 11,防范下属欺骗上级,获取私利

“法家语录” 托于似类。 ——《韩非子》

“译文” 下属会利用相关的事情欺骗上级。

“说古论今” 费无极是楚国令尹身边的大红人。后来,鄙宛也来到令尹手下做事,同样赢得了令尹的欢心。对此,费无极担心鄙宛抢了自己的风头。 有一天,费无极对令尹说:“今天有空,咱们一起去鄙宛家喝酒吧!” 令尹说:“太好了,我也有这个想法,你去安排一下。” 于是,费无极就到鄙宛家,对鄙宛说:“令尹要到你家来喝酒,他非常喜欢兵器,你一定要精心准备,先赶快在厅堂和庭院里陈列好兵器,以供鉴赏。” 过了一会儿,令尹来喝酒了。看到厅堂和院子里到处陈列着兵器,不禁大吃一惊:“摆放这些兵器干什么用呢?” 这时候,费无极走过来,悄悄地说:“情况不妙啊,恐怕有祸事发色很难过,大人还是快走吧!” 令尹又惊又怕,急忙从鄙宛家里跑出来。一回到衙门,他就调动军队讨伐鄙宛。最后,这位昔日的宠臣糊里糊涂地就死了。 韩非子提出了“托于似类”的观点,意思是下属会利用相关的事情欺骗上级,甚至掩盖事实真相,从而获得个人利益,所以领导人必须要加以防范。我们常常说“用人不疑”,但是由于管理活动的复杂性、以及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领导人在统帅部属时,还是要有所防备,对种种可能出现的危机和不良状况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在上面的故事中,费无极利用职务之便,陷害同僚,稳固自己的地位,这种卑劣的行径不但伤害了无辜的人,也给领导人带来了损失,实在居心叵测。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手下有一员骁勇善战的大将冯异,他在战争中帮助刘秀克服了种种困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而刘秀对冯异谦逊的品格、出色的指挥,赞赏有加,把他提拔到重要职位上。 当然,冯异的荣耀引来同僚的不满,于是许多大臣纷纷上书,诋毁冯异拥兵自重、滥施刑法、鱼肉百姓。而此时的冯异也对自己高居显位有所担心,害怕有朝一日身败名裂,于是上述刘秀请求告老还乡。但是刘秀找不出替代冯异的将领,举棋不定。

到了最后,刘秀把告发冯异的信件秘密送到他,冯异大吃一惊,知道皇帝对自己有了戒备,同时又表示相信自己忠心耿耿。于是,冯异马上上书表达自己的赤诚之心。后来,这对领导人和下属才又相安无事。 在上面的故事中,冯异没有欺骗和隐瞒刘秀,但是潜在的猜忌是不能避免的,这反映了一个组织和集团内部领导人与下属之间微妙的关系。 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有似是而非的现象干扰、混淆领导人的视听;而小人也经常会制造似是而非的假象来迷惑上司,让对方做出错误的判断,造成对下属赏罚的失误。这些险恶的用心,尤其需要领导人特别留心,不要上小人的当。

“用人之道” 领导人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历来是决策者费尽思量的一个重大命题,关于信任与怀疑、忠诚与背叛,自古上演着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 从领导人的角度来看,下属利用种种手段欺骗自己、掩盖事实真相,进而谋取私利,是致命的威胁。因此,在御人方面,防范下属胡乱作为是一项重要领导事宜。 在日常领导与管理工作中,考察组织运作的实际状况是领导人的重要工作内容。受到客观情况的制约、以及不可控的人为因素影响,我们获得的许多信息往往失真,这就需要领导人注意明察秋毫。 韩非子在《韩非子·八奸》中详细剖析了下属为了个人私利而蒙骗上司的八种阴谋手段,即“同床”(枕边风)、“在旁”(领导的秘书等)、“父兄”(领导者的亲属)、“养殃”(投其所好)、“民萌”(假公济私、收买人心)、“流行”(旁敲侧击)、“威强”(营造自己的势力)、“四方”(利用外部力量制约领导)。 在现代企业管理活动中,领导人也会受到上述行为的影响,因此,想方设法使自己明辨是非,避免他人击中自己的软肋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通常,这种蒙蔽是以潜行的方式进行的,不容易被我们察觉,所以在无形中自己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决策,可谓防不胜防。

(1)保持组织内部信息的客观性 在一个企业里,如果有许多这样的员工,领导人就会收到许多错误的信息,从而作出与事实相背的决策,给组织发展造成巨大损失。因此,领导人要确保收准确、客观的信息,防止用人决策上的失误。

(2)甄别各种形式的流言蜚语 身为一位领导者,的确很难与每一位下属都有接触,而且因为各司其职的缘故,每一个人、每一个部门的工作性质皆不相同,自然有些人的工作会比较与主管接触,久而久之,可能就会因为较亲近的关系,主管会较信任他们,而关于一些工作上的流言萤语,也许会从这些人口中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