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必读的法家12大管人绝学
10486800000003

第3章 3,对人的欲望加以引导

“法家语录” 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 一一《韩非子·解老》

“译文” 祸患是因奸邪之心而引发的,而奸邪之心是欲望的引诱而产生的。

“说古论今”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员工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而这也是他们不断进步、做出成绩的原动力。对此,领导人要保护好员工的进取心。 然而,欲望也有不好的一面,比如贪念、做坏事的冲动等。韩非子说,祸患是因奸邪之心引发的,而奸邪之心就来自于不良的欲望。 也就是说,人既有渴求上进的念头,也有不劳而获的贪念。领导者必须认清这一点,善于引导人们的欲望,让下属的言行符合组织利益、促进组织发展,而不是破坏大家的利益。这也类似于治水,洪水来了,要对它们疏导,用于浇灌、养鱼,别让它们冲毁房屋、危害村庄。 公元前203年,刘邦被项羽的军队围困在荥阳,而此时的大将韩信已经降服了齐国,手下军队数十万。这时韩信派使前来,要求刘邦封他为“假王”。 对此,刘邦大怒:“我被敌军围困,就等你前来救助,紧要关头却想讨取封号!”这时候,张良走上前来,说:“大王目前处于不利的境地,满足韩信的要求可以使他忠心为您效劳,何必吝惜一个封号呢!” 仔细斟酌一下,刘邦恍然大悟,立刻大声说:“韩信平定了齐国,大长军威,应该封为‘齐王’。”就这样,刘邦借机立韩信为王,满足了他的欲求;接着,征调他的军队进攻项羽,很快转危为安,扭转了大局。 韩信原来只是一个流浪汉,随着功劳越来越大,他的欲望也日益膨胀,所以才有了要挟刘邦封王的事件。面对这样的属下,任何一个领导人都是难以接受的,因为这显然有“功高震主”的嫌疑。刘邦的厉害之处在于,他照顾大局,满足韩信的欲求,换取攻打项羽的承诺,最终问鼎天下。这是利用他人欲求实现我方战略目标的典范,刘邦不愧为一代用人大师。 韩非子洞察人性,认为世间的种种祸端来自于人们内心之中的奸邪想法,而这些奸邪想法又完全是由人们的欲望所引起的,所以“欲望”才是引起人世间一切纷争、灾祸的源头。这种洞见,尤其高明。 进一步分析韩非子的这种思想,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1)对下属的欲望要坚持“引导”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刃,无欲则刚”。当一个人欲望过大的时候,心就无法平静公正了,就会不择手段地要达到目的。但要说一个人没有欲望是不

可能的,再无欲无求的人也会有一个心中的梦想。欲望是一种偏好,是人们产生动力的源泉,领导人的职责是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偏好,为此奋斗不息。

(2)领导人应教导下属寡欲、静心。 人们只有减少对欲望的追求,才能避免灾祸的发生。在一个团队里,人们只有控制自己的欲望,才能专注于团队利益,这样不仅可以保持队伍的稳定,还可以减少因争权夺利带来的祸患。

“用人之道” 人不同于鸟兽,身上没有羽毛或皮毛的覆盖,所以他需要穿衣以抵御风寒;人也不同于植物,无法直接从天地之间吸收能量,他只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寻找食物以缓解饥渴。由此可见,追求利益以满足自身欲望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本性。 然而,一个人的身心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而欲望却是无穷的。显然,如果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对无限的欲望的追逐当中去,那么人的身心就会十分疲惫,甚至会迷失方向,最终招来祸害。 因此,领导人必须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业绩观,让他们能够静下心来做事,而不被其他欲望侵扰、羁绊。这时候,管理者就需要做好两件事情:

(1)引导员工简单做人 任何时候,人们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相互之间难免发生冲突,如果彼此各不相让,必然会引发争斗。在一个团队里,大家勾心斗角,争得你死我活,必然破坏团队的战斗力,造成严重的内耗。所以,领导人要引导员工简单做人,把精力放到专业、工作上来,这不仅有助于工作业绩的提升,对每个人的成长也是一件好事。

(2)重视员工的心理因素 人们的欲望,集中表现为一定的心理诉求。因此,领导人要扮演好心理学大师的角色,别忽视员工的心理。尤其是在布置任务时,一定要考虑员工的期望是什么,然后通过各种方法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让员工产生愉快喜悦的心情,提高工作效率。这是“领导”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