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必读的法家12大管人绝学
10486800000014

第14章 9,用制度约束下属,使其无机可乘

“法家语录” “凡治之极,下不能得。” ——《韩非子》

“译文” 治理天下的最高境界,就是使臣下无机可乘。

“说古论今” 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因此治理国家、带队伍不能以“人性善”为依据,而要以“人性自利”为基础。在管理上,通过有效的制度约束使大家不敢做坏事,安守本分,才是高明的策略。 谈到制度约束,恐怕军队中的纪律最为严明了。所谓“军法如山”,任何人破坏了纪律,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正是这一点保证了统帅号令三军,保证了将士高效地执行任务。 话说公元前158年,匈奴率领大军进攻边疆,汉文帝派苏意、令免、张武、周亚夫、刘礼、徐厉等人统帅军队驻守各个要塞。

当时,汉文帝为了鼓舞士气,亲自到各个驻地慰问将士。到达营地以后,那

里的守军都迎送汉文帝,但是到了周亚夫的地盘,将士们身披铠甲、手拿兵器,不准汉文帝的人马进入。原来,周亚夫告诉大家,“军中只听将军号令,不听天子诏令”,每个人都要严守军纪,奋力杀敌。 后来,周亚夫传令下来,汉文帝才进入军营。看到君主到来,身穿铠甲的周亚夫没有下马,而是抱拳在胸:“将士身穿盔甲不能行叩拜之礼,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陛下。”汉文帝心里有些不高兴,但是看到部队军纪整齐的样子,立刻被深深感动了,于是夸奖一番,并鼓励大家为国效力。 果然,匈奴兵畏惧周亚夫军纪森严的部队,没有继续轻进,很快就撤退了。严明的纪律换来了将士上下一心、勇猛作战,也瓦解了敌人嚣张的气焰。 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之争,就有矛盾与隔阂。为了保证大家各按其位,防止别有用心的人作乱,首要的一点是做好制度安排——既要有严明的纪律和制度,又要保证执行到位。 历史上,秦统一全国后,取消了“诸侯”,中央集团万户以上的县称“令”,万户以下的县称“长”。这些做法,有效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到了汉代,刘邦分封兄弟和诸子,地方的权力越来越大,结果到汉景帝时出现了“八王之乱”,后来诸侯国权利大幅被削减。 到了唐代,李世民推行三省六部制,通过三省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同时发挥官吏的特长,做到了知人善任。不过,唐代军区设置都督府,节度使一身兼军事、行政、督察三种职务,成为权力很大的地方军政长官,直接导致了后期的“安史之乱”。 由此不难看出,放任地方长官做大,而不对他们加以节制,就容易发生越权、政变,直接危害最高领导层的利益、冲击最高领导层的地位。大到国家是这样,小到团队管理也是如此。 在企业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能够把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结合起来当然最好,不过许多时候这种结合总是不完美的。在这种情况下,领导人要善于用制度管理约束下属,让大家各安其位,即便有越权、越位、越轨的行为,也只能停留在思考阶段,而无法付诸实施。这是管人的一大绝学。

“用人之道” 早年,英国剑桥大学有一位著名的校长,桃李满天下。有人问他,为什么能把学校经营得这样好?这位校长回答:“那是因为我用一条鞭子来惩治那些不听话、不上进的学生,并且奖罚严明。。如果给我一把手枪,我会把学校管理得更好,培养出更多的好学生。” 这就是“一条鞭子”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只要有了严格科学的制度并严格执行,就一定能管理好,不出乱子。 在成功的企业,业务流程有序,员工有条不紊地工作,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严格而有效的管理制度基础上的。通过制度管理约束每一个员工,既使企业为顾客提供了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又实现了有序运营。 韩非子说过,如果一定要用天生就直的竹木做箭,恐怕一百年也找不到一支箭;如果一定要找天生就圆的木头做车轮,恐怕一千年也做不成车轮。我们使用的射和车轮都是通过矫形工具制成的。同理,人才的使用也不是立刻找到百分百合适的对象,而要在具体管理中依靠制度的约束使其完成自己的工作。

王老板在图书出版界摸爬滚打十几年了,如今公司做大了,每月都有新书问

世。事业有成,王老板把制版印刷、纸张、销售等业务都交给了手下人打理,自己只负责书稿。 生意好,王老板自然得意。同行的朋友见面就说:“王哥,你最近又发了,书店里到处都是你的书!”王老板客气地回答:“不敢当!不敢当!没赚几个钱!”王老板确实没赚多少,而且常常纳闷:“奇怪了!为什么大家都说这本书畅销,我印的数量也多不到哪儿去啊!” 有一天,王老板路过仓库,顺便进去看了一眼。结果大吃一惊,仓库里的书堆积如山。“真没想到!怎么压了这么多货。”王老板走到那本畅销的跟前,只见新书堆到了天花板。他数了数,感觉不对头:“奇怪!我库存帐上是三万本,怎么这里居然有五万本,难道是印刷厂印多了?”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吧。没错,有人瞒着王老板偷偷印书,中饱私囊。后来一查才知道,是公司人员干的“好事”。更令人愤慨的是,对方不但盗印图书,还借用王老板的仓库存书,简直欺人太甚! 在上面的故事中,公司人员吃里扒爬固然可恶,但是王老板作为领导者只图省事,把东西完全包出去,这种做事的方法也欠妥,隐藏着很大的危险。俗话说,家贼难防,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进行制度性安排、做出必要的约束还是很有必要的。

(1)对下属的监督、检查不可少 管理好下属是一门大学问,一方面要懂得授权,发挥人才的潜能;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人才的管理和监督,否则放权后大撒其手,很可能让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2)做好监督、约束的制度安排 “凡治之极,下不能得”,先哲振聋发聩的训导不可忽视,领导人与管理者要学会以必要的监督约束机制治理团队,通过文档管理、签订保密协议等,实现管理制度化、科学化,从而实现组织的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