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谁剃光了企业的利润
10486500000001

第1章 序一

严卫国的MBA学位论文是我指导的,在众多的MBA学生中他是出类拔萃的一位,有思想、有理想、有上进心,在同学中表现出非同一般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几年前他就告诉我,计划写一本经营管理的著作,并构思了著作的目标和主要内容,经过多年努力,这部著作终于可以和读者见面了!

我有幸成为第一个读者,阅读后,非常兴奋,因为发现这是一本不多见的、非常有特色的管理著作。同时,作为一个在管理教育领域工作了数十年的老教授,为曾指导过这样一位优秀学生而感到自豪。

该书的主题是利润和企业转型。利润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转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全书紧密围绕这一主题,给出了企业通过转型获得利润和价值增值,最终实现“凤凰涅槃”的思路和方法。无疑,作者抓住了时代主题和我国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为完成我国经济转型这一历史性任务,其基础还是有赖于企业的成功转型。因此,就这本书所讨论的主题而言,必然会吸引众多的民营企业家,乃至管理的理论工作者去阅读,我相信本书一定会对他们有所启示。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用案例贯穿全书,并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语言通俗、生动。这些案例大部分都是作者在从事企业高层管理和咨询工作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具有原创性。尽管是一个个案例,但是整部书整合在一起却又完整地揭示了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在转型中面临的各种困惑和问题。同时,作者对这些企业或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了通俗、但具有理论深度的剖析,使读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本书的这一风格,对于尚未经过系统管理知识训练的中小民营企业家来说,无论是在实际操作的方法方面,还是在丰富理论知识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众所周知,哈佛大学商学院以案例教学享誉世界商科教育。我国商学院案例教学则还处于发展和建设阶段,尤其是对于中国本土企业的研究和解剖,亟待丰富。本书用大量案例来说明并解决管理中的现实问题,这无疑为我国管理教育提供了极有参考价值的素材。因而,本书也是尚在求学的MBA、EMBA学员的一本非常有价值的教学参考书,理由还来于本人以下两个观点:

第一,管理的最本质特征是实践性。无论是多深刻、多创新的理论研究,其最终目标都应该能解决管理中存在的(或前瞻性的)实际问题。这本著作的重要价值正体现在这种实践性和操作性中,这也是与一般管理理论著作最大不同之处。因而,本书不仅对于正奋斗在第一线并处于迷茫状态的企业家而言,提供了可操作的经验借鉴,同时对于实践积累尚不足的MBA学员而言,也是大有裨益的。

第二,理论研究往往是从分解的视角展开,然后集中于一个个专题,这是理论研究本质要求所使然。然而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却是综合性的,当企业面对转型、利润这样一类现实问题时则更是如此。据我了解,目前国内外商学院的MBA教育都在探索如何培养学员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弥补分科式教学的缺陷。令我非常惊喜的是,这部著作正是采用综合性的研究范式,其内容几乎涵盖了管理学科的各个分支,包括财务金融、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技术创新、精益生产等。因此,我认为这部著作可以作为MBA学员在获得分科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后,进行综合性知识训练的教学参考书。

写到这里,我想起严卫国在他MBA毕业论文的结束语中,曾经写下这样一段话:“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如何把握良好的战略发展机遇,扭转企业内部管理严重滞后的现状,将是摆在众多MBA——未来职业经理人面前的时代性课题。当社会上少数同志仍然质疑中国MBA教育,认为MBA供过于求的时候,我却更深切地感受到一种时代的责任,MBA不是多了,而是真正优秀的MBA需要站出来,用自己的所学更好地服务企业,更好地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困境,走向世界!”毕业几年后,严卫国的新书让我感到欣慰,他一直在践行这些承诺,我能看出这些年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在执著地进行跨专业、跨行业的管理经验和知识的积累,我相信他能在理论和实践融合方面做出更大的突破和贡献!

当这本著作即将付梓之时,我得知严卫国正在筹建一个旨在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改善经营现状、发掘利润的名为“润蓝企业托管中心”(http://www。runlan。net)的智能化公司,构建“咨询 托管”的服务平台。其初步设定的目标是:以利润为突破口,紧密围绕销售增长、毛利提高、运营改善、风险控制四个方面,进行智能化管理整合,为企业提供定期体检、运营改善、销售突破、IT托管(通过商务智能数据分析管理,定期跟踪企业运营情况,定期出具分析报告)的第三方综合服务(如第三方利润改善推进工程)和专业板块服务(如第三方渠道管理和市场管理)。同时,在必要的情况下,直接接受企业董事会委托,提供“总经理派驻 核心团队构建 托管中心智力支持”的运营托管服务。其愿景是扮演企业“第三方总经理”,为股东会和董事会提供专业化的运营支持和监理。我感到高兴的是,尽管这一目标还需要完善,其操作性还需要实践检验,但是“润蓝企业托管中心”将改变纯咨询执行落地难以深入和掌控的弊端,以及纯信息化技术实施不服“企业水土”的窘境,意味着一种新的企业咨询服务模式正在酝酿之中。我期盼着这一新模式的成功,也期盼着严卫国在理论研究和商业实践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戴昌钧

2011年9月

东华大学旭日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