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这样做人最吃得开
10478900000091

第91章 人格魅力给你带来成功

人格是应该是先天体质结合的“气质”,后天发展的“性格”,以及“能力”等等归纳而成的,通常称之为“人品”。它和一个人的素质、情绪、行动倾向、行动样式、习性、态度等,都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被称为“人格研究界第一人”的哈佛教授奥尔波特,运用现象学中的观察法,研究人格的成熟度,并在他的《人格形态与成长》中,提出了成熟人格的八要素,作为“人格成熟的基准”。

(1)自我意识的扩大

人在婴儿时期,基本上只知道自己,不久,自我意识扩大到母亲、朋友身上。成人以后,不管是谁,对于自己的所有物,包括意识和物质上的,都有“这是我的东西”的意识。若这种意识能扩大到职业、家庭——甚至扩大到所属的集团、地域社会、国家的话,便可视为成熟人格的表征之一。

(2)和他人关系的成熟

自我意识扩及周围人群,用亲密和认同感形成自己的圈子。不随便在背后说人坏话、挑人毛病、发牢骚、嫉妒、讽刺等等。尊重对方,宽容对方,不排斥对方,即使是男女之爱,除了被爱之外,也渴望爱人,而且能接受伴侣目前的状况,懂得包容对方的缺点。

(3)情绪的稳定

把自己的愤怒、恐惧、激情、性的冲动,都当作是一种“自我情绪”来处理。不盲目的压抑,也不钻牛角尖。不把自己情感的变化加之于周围的环境和人。并且,碰到挫折、欲求不满时,也具有相当的耐力,不会乱发脾气、牢骚,也不会随便责怪他人、自怨自艾。时时反省自己、等待时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情绪不高,能克服情绪不安。

即便是具有成熟人格的人,也免不了有喜、怒、哀、乐等心情的转换,有时也会莫名其妙的忧郁,但他绝不会被这些情绪所影响,而做出冲动的行为。既能保持自己的情绪状态,又能愉快地生活,这种情绪的安定,是由“均衡感”以及自我控制所造就的。即使遭遇危险,也不会慌慌张张,对别人的情绪表现也不会感到有威胁感。

(4)面对现实的知觉、技能

要对现实有正确的认识,并且具有处理问题的能力。虽然有高度智慧的人,不一定都是具有成熟人格的人,但是,智慧却是成熟人格所不能欠缺的部分。在自己的职业方面欠缺必要技能,即使在其他方面合格,也不能说是成熟的人格。

另外,投入自己工作的能力,也和正确的认知、技能一样重要。所谓投入工作的能力,是指有某个课题的时候,那种忘我投入的工作热情。

(5)自视客观——洞察和幽默

以自我为对象,客观地视察,也就是说,要真正地洞察自己、了解自己。

除了洞察自己之外,还要有幽默的感觉。幽默和粗野的嘲笑、无意义的笑料、攻击性的调侃等不同。真正的幽默,是保持某种距离凝视自己,认知理想的自己和实际上自己的对照,并感到的“滑稽”。

幼儿会感觉到别人的滑稽可笑,却不具备笑自己的能力。青年也是一样,失败的时候,往往无法一笑置之。

人生的高潮和低潮都是不可缺少的经历,以幽默的心态来对待,才是成熟人格的表现。

(6)统一的人生哲学

把自己的人生当作有意义的事情,具有统一人生各种活动的人生哲学。这里所说的哲学,并不是指专门性的学说,而是指个人的生活信条、生活目标,即把什么当作人生最高的价值,应该以哪种方式生活,都制订定了方针。

(7)取人所长,补己之短

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在处理事情或与人交往的时候,都有或多或少的体现。如有的人生性拘谨、腼腆,不善于与人交往,但他敏感,感受能力强,善于观察与思考,对事物细微末节的差异能明显地感觉到。这类人如果从事财会、编译工作则称职,可以减少工作差错,而从事办公室工作,开始时可能不太适应,特别是对外接待,有些勉为其难,但只要坚持锻炼,其性格中的优势定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弱点也会随着工作环境的熟悉而逐渐克服,也能做出一定成绩。

有些优点,如谦虚、谨慎又可能成为弱点。过分谨慎,“前怕狼,后怕虎”,就可能缺乏活力,不敢竞争。缺乏冒险意识,缩手缩脚,没有开拓和创业精神,在商业竞争的时代就会成为落伍者。

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取人所长补己之短,以事业成功为原动力,恰到好处的扬长避短或扬长克短,更好更快的取得成功。

(8)宽以待人表真诚

宽容的人都有一颗广博的心和高远的着眼点,不狭隘,不睚眦必报。宽容就是厚道、容忍、心胸宽广,忍耐性强。人们往往把宽广的胸怀比作大海——能广纳百川之细流,也不拒暴雨和冰雹。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时待人以宽。”就是说,相容度高,能接纳,团结更多的人,在顺利的时候共奋斗,在困难的时候共患难,进而增加成功的力量,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反之,相容度低,则会使人疏远,减少合作力量,增加成功的阻力。

孔子早就告诫人们:“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件事情,你自己不能接受,不愿意做,别人也一定不愿接受,不愿意做。如果你把它推给别人,就代表着对别人的不尊重。

在人际交往中,切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诲,它可以避免提出人们难以接受的要求,避免由此而引起的难堪局面,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环境。推己及人,是以自己为标尺衡量言行举止能否为人所接受,其依据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还可以用角色互换的方法,假设自己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想想对一个人行为或言论的反映,感觉如何,理解他人,体谅他人。

大凡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良好品质。如果我们能爱心永存,宽以待人,就能尽可能多地赢得别人的好感、信赖和尊敬,就能更好地与周围人和睦相处,就能在人生旅途中顺利愉快的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