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是唐代在汉代绿、褐釉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彩陶工艺品。主要由黄、绿、白三色釉彩涂胎,也有二彩、四彩的,但总称唐三彩。
唐三彩是中国古代制陶技术发展的高峰,当时就闻名于中外。它汲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自然垂流、相互渗化,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三彩碗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做成胎入窑烧制。唐三彩的烧制采用的是二次烧成法。从原料上来看,它的胎体是用白色的黏土制成,在窑内经过1000℃~1100℃的素烧,将焙烧过的素胎经过冷却,再施以配制好的各种釉料入窑釉烧,其烧成温度为850℃~950℃。在釉色上,利用各种氧化金属为呈色剂,经煅烧后呈现出各种色彩。釉烧出来以后,有的人物需要再开脸,所谓的“开脸”就是人物的头部仿古产品是不上釉的,它要经过画眉、点唇、画头发。经过这样一个过程,这一件唐三彩的产品才算是完成了。
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分为动物、生活用具和人物三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常见的出土唐三彩产品有三彩马、骆驼、仕女、龙头杯、乐伎俑、枕头等。
唐三彩的特点有二:首先是造型。唐三彩的造型与一般工艺品的造型不同,一般比较肥硕,如所出土的唐三彩马的臀部都比较肥,颈部比较宽,以静为主,但是静中带动。其次是釉色。作为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黄、绿、白三种釉色,这在唐代本来就是首创,但是匠人们又巧妙地运用施釉的方法,将黄、绿、白三色交错、间错使用,然后经过高温烧制以后,釉色又浇融流溜形成独特的流窜工艺,出窑以后,三彩就变成了很多的色彩,它有原色、有复色、有兼色,人们能够看到的就是斑驳淋漓的多种彩色。
现今所见的出土唐三彩,大量的都出于盛唐时期,其烧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代表了唐三彩烧制的最高水平。但从晚唐开始,唐三彩的制作逐渐走向衰落。如今,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唐三彩的工艺被重新发掘出来了。
对联文化
楹联和对联
“楹”指的是堂屋前部的柱子,“楹联”就是指挂或贴在楹上的对联,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形式之一,俗称“对子”、“对联”、“楹贴”。楹联的字数多少不定,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内容十分丰富。
楹联起源于民间的桃符。按南朝《荆梦岁时记》记载,每逢岁时,人们便挂桃符来驱鬼避邪、迎喜接福。这是对联的萌芽。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据《茅亭客话》记载:五代蜀后主孟昶曾在寝门桃符板上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子,这是我国最早的对联。但作为口头上的对对子,诗文中的对偶句,还可以追溯到更远的年代。例如,《晋书》载:陆云与荀隐鹤第一次见面时,互报姓名“云间陆士龙”,“日下荀隐鹤”。《诗经·采薇》中也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而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的,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声律和藻饰,以四字六字相同定句的骈体文;以及唐诗的五言、七言的律诗句等,也是楹联发展的源泉。如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樨下陈藩之榻。”
隶书五言联宋代受诗词的影响,对联在对仗方面前进了一大步。大诗人陆游就曾为自己的书房题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话流年。”明代对联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据《簪去楼杂记》记载:朱元璋建都京城之后,据《簪去楼杂记》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后,曾于除夕传旨,要求公卿士庶在自己的家门上贴上春联一副,同时他也带头写了一副对联送与徐达:“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他还曾微行出观,以为笑乐。“偶见一家独无之,询知为腌豕苗者,尚未倩耳。太祖为大书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投笔径去。嗣太祖复出,不见悬挂,因问故。答云:‘知是御书,高悬中堂,燃香祝圣,为献岁之瑞。’太祖大喜,赉银三十两,俾迁业焉”。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对形成春节贴春联的风俗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清代是对联的繁荣期,不论在内容的开拓还是在艺术的成熟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清康熙60寿辰(1713年)和乾隆80寿辰(1790年)的两次重大庆祝活动,是宫廷楹联创作的高潮。虽然多数是“润色洪业,鼓吹承平”之作,但由于“皆出当时名公硕彦之手”,且大量制作,要求严格,因此必然有利于楹联结构的规范化。现代学者南怀瑾就曾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从事清代文学史研究的赵雨也认为:“清代的主流文体是楹联。”而孙髯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和梁章钜的《楹联丛话》(1840年)是清代楹联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楹联已经成为可以与诗词曲赋骈文分庭抗礼、媲美争妍的独立文体了。
由于楹联是诗词与书法艺术糅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此后的文人学士便以楹联赠答,用对联作文字游戏,成为一时风尚。以春联、寿联、挽联,门联、厅联、庙联,名胜联、商业联、游戏联等为形式的对联文化已成为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流风之盛,不曾衰落。如晚清吴敬梓作的提示人生哲理的:“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时,陈寅恪出题“孙行者”求对,周祖谟对以“胡适之”,至今仍传为美谈。冯玉祥送给理发铺的“倭寇不除,有何颜面对镜?国仇未报,负此头颅为人!”则表达了不愿为亡国奴的凛然正气。
楹联作为诗词与书法艺术糅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被赞誉为“诗中之诗”。它与我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渊源极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之一。它经过上千年的时光锤炼,留下了一批历史精品级的巧联妙对,广泛地流传于百姓中间。这些极富生命力的妙联,上下词性相对,音韵相谐,本身就有一种字面上的对称美、声调上的韵律美,创造出了如诗如画的意境和韵味,看起来赏心悦目,读起来意味无穷。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人心,楹联也以新的面貌开始复兴。1984年成立中国楹联学会,1985年创办《对联·民间对联故事》,1987年创办《中国楹联报》,地方楹联组织的发展如雨后春笋。从此形成了群众性的对联创作和理论研究新风尚。
最长的楹联
天下最长的楹联,一般认为是昆明大观楼180字的楹联。
在云南昆明市西滇池之滨的大观楼,是清康熙年间所建,楼阁耸峙,绿树成荫,是旅游胜地之一。
大观楼正面挂着清代孙髯所撰一对著名的楹联,长达180字,令人叹为观止。上联描述滇池风光如画,下联指出历代南征武功,也不过是过眼烟云,正像佛教所谓“无常”。
上联是: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里就风鬟雾须,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是: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何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著名对联举例
1.颐和园南湖岛涵虚堂:
碧通一径晴烟润;翠涌千峰宿雨收。
此联传说是清朝乾隆皇帝所作,写雨后清晨南湖岛远近的景色。上联写近景,下联写远景。清新工整。碧:碧草;晴烟:雨后天晴,空气中悬浮的水气;翠:翠木;宿雨:昨夜之雨。
2.毛泽东主席年轻时写的一副对联: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套墨(清)3.最短的对联仅有两个字。据说是“九一八”事变后,为哀悼死难同胞的:
死!生?
此联中的“死”字倒着写,意即宁愿站着死也不倒着生。
4.山海关孟姜女庙前檐柱上的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此联以同字异音的变化,描绘“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长(zhang),长长(chang chang)长(zhang),长长(chang zhang)长(chang)消”的景色,被称为最奇巧的对联,历来为各方骚人墨客所凝神揣摩。
5.老字号的对联:
霜雪万里孤臣老,光芒千年正气收。
此联是康有为为天津老字号正兴德茶庄所题。当时,康有为以戊戌变法失败后无助无援的低调情感,来反衬正兴德事业前程的无限广阔。
惯受香云压,偏宜玉体陈。
上联说枕,下联讲席,相得益彰。通过女士对枕、席的青睐,以提高货品身价,起到了极佳的宣传效果。香云:原指女人的秀发,这里指美女的头部。
(马一玲)
字谜
字谜是以字为谜底的谜语。古代即有“目字加两点,不作贝(貝)字猜;贝(貝)字欠两点,不作目字猜”的字谜。谜底即“贺”(賀)字与“资”(資)字。
以下介绍几个字谜:
八十多了一横——平。
八十多了一点,六十少了一点——术。
八个蚂蚁抬棍棍,一个蚂蚁棍上昆——六。
不加口是一口,加一口是九口——井。
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我心载着你,不上你的船,已在不言中,双人日下行,燕子离鹅去,马口解猜疑——您还记得我吗。
(马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