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化史
10470800000024

第24章 世袭制的四种方式:预立太子、密定皇储、内禅于子、逼宫夺位

预立太子

皇位世袭制中最正统的方式,即沿用宗法制度嫡长继承、顺序嗣位的原则,皇位由正后所生的长子继承,如长子早死,有子即立其子,无子再由嫡次子顺序继承。只有在正后无子的情况下,才考虑庶生的长子。皇帝无子则依照亲疏顺序选立继位人。

密定皇储

皇帝在自己诸子中物色、选择继承人。皇帝将选中的继承人的名字及有关诏旨写好密贮,等到临去世前或去世后,才将密旨公布,被选定者立即登位,一切嫡庶兄弟尽列臣位。选立继位人之权全由皇帝一人掌握,任何人不得进言推荐。

内禅于子

皇帝依然健在而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子嗣。据顾炎武考证,此世袭法始自春秋战国时,“《左传》:晋景公有疾,立太子州为君,会诸侯伐郑。《史记》:赵武灵王传位于子惠王,自称主父。此内禅之始也。”(《日知录》卷一四)“内禅于子”是封建皇族自我协调以维系家天下的特定机制之一。

逼宫夺位

法定继承权之外的子嗣或皇族为了夺取皇位,用武力逼迫皇帝退位使自己登基。尽管我国古代有一整套严格的皇位传递法则,但仍无法避免宫廷中的争权夺利,逼宫夺位时有发生。唐朝玄武门之变即是典型的逼宫夺位。李渊次子李世民按嫡长子继承制不可能继承皇位,但他占有军事优势、人才优势,并控制中枢决策权。凭借强大的地方势力和社会舆论的支持,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成功地登上了皇帝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