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的智慧
10462700000072

第72章 孔子之志

“原文”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

“译文”

子路问孔子:“我们愿意听听老师您的志向。”

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老人有所养而得到安逸,让朋友得到信任,让青年人得到关怀。”

“故事”

孔子的志向

一次,孟武伯来拜访孔子,孔子向他谈了自己的仁学思想。当时孔子的弟子都陪伴在旁边,他们英姿飒爽、智慧聪明的神态引起了孟武伯的关注。

孟武伯问子路是个有仁德的人吗?孔子说:“不知道。”他又问子路到底怎么样。孔子说:“子路这个人,在一个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主管军事,至于他是不是个仁德的人,我不知道。”

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千户人口的县邑,可以让他当县长,百辆兵车的大夫封地,可以让他担任总管,但他有无仁德,我也不知道。”

孟武伯又问:“公西赤怎么样?”孔子说:“公西赤呀,穿上礼服,站立在朝廷上,可以让他负责接待外宾的工作,他有没有仁德,我也不知道。”

又有一天,颜回、子路陪立在孔子身边闲谈,孔子说:“你们何不谈谈自己的志向?”

子路是一个非常有豪侠之气的人,胸襟非常开阔,他豪迈地说:“我希望把自己的好东西都和朋友分享,就是用坏了也没有关系。”

颜回的性格比较温和且谨慎,他舒缓地说:“我希望有好的道德行为和成就,对于社会有善行和贡献,但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子路和颜回的回答是一文一武,志向不同。他们说完了,孔子听了以后,还没有说话,子路忍不住了,转而问孔子道:“老师,我们愿意也听听老师您的志向。”

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老人有所养而得到安逸,让朋友得到信任,让青年人得到关怀。”

博爱的陈嘉庾

陈嘉庚是著名的爱国华侨,早年他白手起家,靠着过人的聪明和坚韧的意志,终于发了大财。可是,他日常生活依然十分俭朴。他年纪大了去检查身体,发现营养不良,钱到哪里去了?全做了社会慈善事业,新加坡南洋大学就是他亲手创办的。在国内自己的家乡,他也到处兴办学校,提倡教育,帮助一些苦难的人。他自己有钱并不享受。

有一次陈嘉庚和儿子一起出国办事,儿子坐的是头等舱,他自己坐经济舱,下了飞机后,他对儿子说:“我们同时到达,何必花那么多冤枉钱?”我国著名的佛学大师净空法师高度赞扬陈嘉庚“这老人不同凡响!”。

陈嘉庚的儿子曾经被强盗绑票,强盗提出条件要多少赎金。陈嘉庚通知强盗:“你把我儿子杀掉好了,我一分钱也不会给你,我的钱全部拿去做公益事业了,绝不给后代。”真正是全力做社会慈善福利事业,念念为人想、为社会想,没有为自己想。那个强盗接到通知,把他的儿子放掉了。

直到今天,提起陈嘉庚老先生,祖国内地和新加坡许多人都对他的伟大人品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