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的智慧
10462700000071

第71章 仁者之道

“原文”

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颜渊》

“译文”

仲弓请问什么是仁。

孔子答说:“出门在外面要像拜见高贵宾客,使唤百姓要像承办重大祭祀。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加到别人身上。在官场上没有人对自己怨恨,在家庭里没人对自己有怨言。”

“故事”

仁德为首

一天,孔子的学生仲弓走进老师的房间问他说:“夫子,什么是仁呢?”

孔子回答说:“出门见人好像见到贵宾一样,使唤老百姓好像承担重大的祭祀一样小心谨慎。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在官场上没有人对自己怨恨,在家里没有人对自己有怨言。”

仲弓说:“我虽然没有多大的才能,但是让我按照您说的去做吧。”说完以后,仲弓就退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另一个叫樊迟的学生又进来问孔子说:“夫子,请问什么是仁呢?”

孔子回答说:“仁,就是要爱人。”

这时一直呆在屋里的司马耕问孔子说:“夫子,您讲的是仁德、忠义都是极好的、人人相爱,以仁义待人,确实是一种美德。我也很想得到仁德,但活在世界上也是我的欲望。假如仁德与生命两者发生了冲突,我该怎么处理?”

孔子严肃地回答说:“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面临着实行仁德的事情,连对老师都可以不必讲究谦让。凡是真正的有志气的士,有仁心的人,他们是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义,而宁肯牺牲自己去成全仁义。”

仁爱的行动

美国内战期间,亚伯拉罕·林肯经常去医院慰问受伤的士兵。

一次,医生介绍了一个即将死去的年轻士兵,林肯走到他边。

“我能为您做什么事吗?”总统问道。

士兵显然没有认出林肯,他费力地低声说道:“您能给我亲人写封信吗?”

笔和纸准备好了,总统认真地写下那个年轻士兵能说出的话:“我最亲爱的妈妈,在我履行我的义务时,我负了重伤,恐怕我不可能再回到您的身边,请不要为我悲伤,代我吻一下玛丽和约翰。上帝保佑您和父亲。”

士兵虚弱得不能再继续说下去,所以林肯代他签了名,又加上一句:“亚伯拉罕·林肯为您儿子代笔。”

年轻人要求看一下信,当他知道谁为他代笔写信时他不禁惊呆了:“您真是总统吗?”他问道。

“是的,是我。”林肯平静地回答,然后他问道,“我还能为你做些什么。”

“您能握握我的手吗?”士兵请求道,“那将帮助我走完剩下的这段时光。”

在这个寂静的房间里,高大的总统握着男孩的手,说着体贴入怀的鼓励话语,直到死亡款款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