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的智慧
10462700000110

第110章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原文”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

“译文”

子张问孔子怎样才是仁。孔子说:“能够在社会上实行五种品德的,便是仁了。”

子张请问是哪五种。

孔子说:“恭敬,宽厚,诚实,勤敏,慈惠。恭敬就不会受欺侮,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勤敏就容易获得成功,慈惠就能很好地使用人。”

“故事”

真儒者行为

“儒”,先秦时期始定为读书人。儒家,特指主张礼治,强调传统伦理关系的孔子学派。当时,儒学在鲁国已有广泛深厚的影响。所以,孔子结束周游,自卫返鲁后,鲁哀公亲自登门拜访,专门向孔子请教有关“儒者”的知识。

哀公问:“儒者的含义是什么?”

孔子答:“真正的儒者,奋发学习,严格修养品德,努力实践所学所知,兼备仁者特质,随时为君王提供咨询、期待重用。”

哀公问:“儒者的生活大体上是怎样的?”

孔子答:“真正的儒者,住所整齐,衣冠端正,举止和顺慎重,为实现抱负而注意保健。”

哀公问:“儒者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孔子答:“真正的儒者,视忠信仁义的德行为无价之宝,不贪求财物,不沉迷游乐,不畏权势,面对利益不损德,面对死难不变操,不计较毁谤流言……”哀公问:“儒者如何自立?”

孔子答:“真正的儒者,靠自己的德行自立。即使处于暴政之下,也不逃避,不躲藏,泰然处之;若君王启用,则全力尽职尽责;即使贫穷到极点,也不以权谋私;若君王不启用,亦不谄媚求仕。”

哀公问:“儒者的心态如何?”

孔子答:“看重大道为公,不计较日常小的得失和人们是否赞誉;若出仕,则努力施展所学所思,注重选贤任能,不为求取报酬;居于上位,展施才能不自满,不会特别亲近赞扬自己的人;居于下位,刻苦学习不丧志,不会去排斥反对自己的人。这些便是儒者宽和的心态。”

哀公问:“儒者如何交友?”

孔子答:“真正的儒者,注重结交仁德礼义之友,互相帮助,彼此规劝,不因分离时久而产生隔膜、减损信任;天下政治清明,则互相提携推荐;天下政治昏暗,则携手共退。”

孔子最后突出强调:“我回答的以上几个方面的儒者行为,是真正的儒者内心、外在表现,这与一般人嘲笑辱骂的那种古怪、迂腐,不通人情,不会干事的‘儒者’毫无共同之处。”

哀公听毕,十分恭敬地说:“原来,儒者如此伟大纯洁啊!今后,我将真心尊重儒者,再不拿‘儒’字开玩笑了!”

卡内基巧释前嫌

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有一个平日和卡内基在生意上就存在竞争的钢铁商人大肆抨击卡内基,说了他许多的坏话。

当卡内基到达站在人群中听他的高谈阔论的时候,那个人还未察觉,仍旧滔滔不绝地数落卡内基。害得宴会主人非常尴尬,他生怕卡内基会忍耐不住,当面加以指责,使这个欢乐的场面变成了舌战的阵地!

可是卡内基表情平静,等到那抨击他的人发现卡内基站在那里,反而感到非常难堪,满面通红地闭上了嘴,正想从人群中钻出去。卡内基却真诚地走上前去,亲热地跟昔日的对手握手,好像完全没有听到他在说自己坏话似的。

他的竞争对手脸上顿时一阵红一阵白,进退不得。卡内基给他递上一杯酒,使他有机会掩饰一时的窘态。

第二天,那抨击卡内基的人亲自来到卡内基的家里,再三向卡内基致谢。从此他变成了卡内基的好朋友,生意上也互相支持。这个人还常常称赞卡内基,认为他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使得卡内基的朋友都知道卡内基多么和蔼、多么慈祥,从而更加亲近他、尊敬他。

卡内基就是卡内基,受到对手的侮辱也不在乎,相反示以友好,拿出诚意,从而双方获得了交流,赢得了友谊。

卡内基和他的竞争对手的交情是一种“不打不相识”的交情,其中有宽恕、有忏悔、有慷慨的义气,有豪爽的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