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
1044700000040

第40章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

第21章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

治第十一

论二首脉证十七条方二首

1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

讲解:古人认为肺合皮毛,如前文所言“风伤皮毛,内舍于肺”,肺中风即风邪闭塞皮毛,邪热与气息上冲则口燥而喘,身动而沉重,头晕、肿胀,皆示有水,因于肺中风,气受伤则津液不行,变为水湿。

2肺中寒,吐浊涕。

讲解:此条曾于肺痿篇提及。非寒生于肺,为胃中停饮,上冲于肺所致,当吐浊沫如涕,以甘草干姜汤治之。

3肺死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讲解:肺旺于秋,秋脉应毛,即浮,平人脉浮依附胃气,当浮而和缓,若胃气衰败无根,肺无所依,则脉浮虚无力,称为肺之真藏脉现,多死。

4肝中风者,头目,两胁痛,行带伛,令人嗜甘。

讲解:肝主风,更中风邪,风太盛则动,头目瞤动,两胁为肝经所过,故疼痛,风为阳热,肝主筋,肝中风则筋弛不收,使人不能直腰而行走伛偻。肝属木,喜条达,病则苦急,欲食甘药缓其急。

5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脉经、千金》云,时盗汗、咳,食已吐其汁)。

讲解:寒为阴邪,中于肝则筋拘挛紧急而两臂不举,肝被寒郁,不能疏泄则舌本燥,喜太息,寒气向上攻冲,则胸中痛,以至于不得转侧,肝病常常及胃,肝弱则胃强,阳明热结则食不下,食后即吐,阳明热盛则汗出。

6肝死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

讲解:脉浮取弱,重按如索不动或不见端直,而见弯曲如蛇行状,二者皆是肝之真脏脉,死。

7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臣林亿等校诸本旋覆花汤方皆同)。

讲解:着者,瘀滞而不行,气滞血瘀肝不能条达则胸中气塞,欲以手足蹈其胸,使气机得畅,欲饮热可见使之气滞血瘀者,为寒,旋覆花汤主之。

本方见于妇人杂病篇,由旋覆花、葱白、新绛组成,现新绛均以红花代替,可行气活血祛瘀散寒。

8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

讲解:中风影响心脏,称为心中风,非风邪中于心内。翕翕发热,为太阳中风证,风主火,为阳邪,风火助其炎势则翕翕发热,表证身疼则不能起,中风波于及心,心虚则心中饥,《内经》言“心悬如病饥”,即心中空虚如被悬空之感,胃受热扰而不能食,食即呕吐。

9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噉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

讲解:心为火脏,被寒束缚,其火内郁,不得外出则如食蒜之热辣,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如同虫前后穿行而疼痛不止。脉浮者,病有上越之机,得吐乃愈。

10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藏伤所致也。

讲解:心伤,既非中风,亦非中寒,乃由内伤而得。心伤,心气必虚,心虚而阳易动,动则颜面红赤,心虚不能交于下,则下重。心阳上虚,肾阴乘虚上攻,则心中痛而发烦热,脐跳为水动之状,弦为有水之脉,皆由心脏内伤,肾水上冲引起。

古人认为心火必须交于下,肾水必须交于上,其人乃安。

11心死藏,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讲解:心脉应于洪,附于胃气则洪而和缓,若浮取坚实如弹丸豆类,按之越发躁疾,毫无和缓,为死脏。

12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讲解:无故悲伤名曰邪哭,悲则魂魄不安,为血少不足养心之故。心君气虚,其人多惊多恐,合目欲眠之时,常梦远行,此精神离散,魂魄妄行见诸梦境。血气衰少不足养心,发如上述症状者为癫,津液衰少,津虚大便硬,发为阳明病则为狂。

13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而短气。

讲解:古人认为脾主肌肉,脾中风则肌肉不和,肌不和则翕翕发热、呕吐、眩晕之状如醉人,为停水之象也,内有水湿则腹中烦重,水气及表则皮肤、眼皮瞤瞤而动,皆是由于脾行津液功能受阻所致。

14脾死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臣亿等:详五藏各有中风、中寒,今脾只载中风;肾中风、中寒俱不载者,以古文简乱极多,去古既远,无文可以补缀也)。

讲解:脾脉应缓弱,若浮取大而坚硬,沉取如内有覆杯,洁洁,中空状,中空且摇摆不定,为脾之真脏脉现,主死。

15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丸】

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一斤,大黄一斤,厚朴一尺,杏仁一升。

右六味,末之,炼蜜和丸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渐加,以知为度。

讲解:趺阳脉候胃,浮主热,胃热则强,由于小便频数,故脉涩,涩主津虚血少,胃气亢热,小便频数,皆伤津液,肠中干燥则大便坚硬,古人称其为“脾约”。脾为胃行津液,胃中干,脾无津可输,行津液功能受到约束,故称“脾约”,实则为胃之病。当以麻子仁丸滋润养液,同时攻下。此病多不觉腹胀满,不大便亦不觉所苦,临床习惯性便秘、老年性便秘,多见此证。

16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一作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甘草二两,白术二两,干姜四两,茯苓四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讲解:水饮内盛则身体重,水湿性寒聚于腰部则腰中冷,如坐冷水中,时有水肿。水气病一般多由于小便不利引起,继而出现水液代谢障碍,而见口渴,此处反因劳动汗出,衣服潮湿不及更换,冷湿之衣覆于体表,则汗被郁而不得出,久蓄痹塞于组织则发病,体内有水湿,欲从小便排出,但排之不去,故虽小便频数而病不除,未影响津液四布则不渴,病在下而不在胃,故饮食如故。腰腹冷重如缠绕五千铜钱一般,甘姜苓术汤主之。

方中甘草、干姜温中祛寒,亦治小便数,苓、术去除水气。临床此方常用,若兼血虚,可与当归芍药散合方。

17肾死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讲解:肾脉当沉,若浮取坚硬,按之急,乱如转动之弹丸,由寸至尺,越向下取愈发严重,为肾之真脏脉现,死。

18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

讲解:三焦虚竭各有部位:上焦接受中焦之气,中焦脾胃不和,则不能消谷,谷不消则无精气以奉上,故上焦虚,胃虚气逆则善嗳气。下焦亦秉气于中焦,中焦之气不和,上虚不能制下,则二便失禁,此病无须治其下焦,必待中焦气和,乃可自愈,应以甘草干姜汤治其中焦。

19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讲解:热在上焦,肺受之,因咳而为肺痿;热在中焦,胃受之,而为阳明病之大便坚;热在下焦,膀胱受之,热伤血络而为尿血,热伤津液而为淋秘不通。大肠有寒,多发为便溏如鹜便;大肠有热,多发为肠垢即痢疾。小肠属火,若有寒则移寒于大肠,寒多失其收涩,发为下重即脱肛,脱肛时伴有便血;小肠本属火,再加热邪,移热于大肠而为痔疮。

20问曰:病有积、有聚、有谷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气。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讲解:“穀”即“谷”。积为脏病,病位最深藏而不泄,始终不移动;聚,为腑病,病位较浅,泄而不藏,川流不息,发作有时,聚散无常,辗转挪动则疼痛转移,为可治。谷气,胁下疼痛,按之则愈,不按复痛,类似现代所言消化不良,更无大碍。

积病,阻碍气血流动,故脉细,其病在脏,病位极深,故脉沉如附于骨上。寸脉沉细,积在上焦胸中;稍稍高出寸脉,积在喉中;关脉沉细,积在中焦脐旁;关之上沉细,积在心下;关之下沉细,积在少腹;尺脉沉细,积在气冲穴位置;沉细见于左脉,则积在左;沉细见于右脉,则积在右;两手均见沉细脉,其积在中央。根据其积所在部位而处理。此以脉定位之法,非独用于诊积,各种疾病都有应用之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