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秦末汉初那些事儿
10427600000026

第26章 刘邦西进,巧取武关

刘邦西进,兵临咸阳

项羽大战秦军时,刘邦正率军西进。刘邦大军所到之处,那些曾被秦军打败的义军的散兵游勇纷纷前来归附。此外,各地的许多反秦力量也都归附于刘邦,因此刘邦的大军日渐强大。

此后一个月,刘邦率军攻打开封。但此地秦军寸土必争,义军只好转道北上东郡,到达白马津时,却遇到了秦将杨熊,于是又是一番大战。最终,秦军大败而逃。刘邦一直追到今河南中牟一带,最终将杨熊逼至荥阳,杨熊最后被朝廷下令处死。随后,沛公所部顺利攻至南阳郡。南阳郡守逃跑,退守宛城。

其间,刘邦再遇张良。刘邦向项梁借兵以后,张良就开始跟随项梁并向项梁提出恢复韩国的请求,项梁立韩王成,并给了张良一千多人马,张良利用这一千多人占领了十余座城邑。但是,兵少将寡,他只能跟秦军打游击战,城邑经常得而复失、失而复得,与秦军形成拉锯式的对峙,一直没有进展。张良是出色的谋士,但却是一个平庸的将军,他自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这次遇到刘邦,张良非常高兴,因为刘邦是少数几个能听懂自己所讲兵法的人,第一次相见时就互相倾慕。这次,经历过不少挫折的张良,索性连城带兵全部归属刘邦,十余座城邑轻易收进刘邦囊中。刘邦的队伍一下子又壮大了不少。

这时西征已经有八九个月的时间了,刘邦欣慰之余开始思考这几个月来的经验教训:以攻心为战略,胜利来得很容易;硬碰硬,损失惨重。没有任何军事教育背景的刘邦,也渐渐悟出点什么。

现在距关中越来越近了,刘邦觉得不能再等了,决定不再对宛城强攻,绕道而行。

为了确定下一步快进方案,尽快打进秦朝的心脏,他特意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他面对自己这几个得力助手,直截了当地说:“西进九个月来,我发现与秦军正面交战,我们总是讨不到便宜,现在咸阳就在眼前了,我不想再硬拼了。我们绕过宛城西进,直接用现在的两万兵马攻打峣关,怎么样?”

没想到话音刚落,张良就说:“不可。”刘邦说:“子房,你有什么建议?”张良解释说:“您虽然想尽快入关,但前面的秦军还很强大,又占据险要地势,不可轻视。现在如果不攻下宛城,宛城的秦军就有可能从背后攻击,可能会造成前后夹击的形势,十分危险呀。”刘邦一听,确实有理,而且听张良这么一说,顿时显得自己的冒险计划是十分幼稚可笑的,但是刘邦并没有觉得没面子,他坦率地说:“我怎么没想到呢?上天派子房来帮助我了。”

刘邦知错就改的速度是惊人的。他立即下令:“从小路返回,更改旗帜,包围宛城。”

黎明时分,天边刚刚露出鱼肚白,宛城城上的守军就隐约看到城外密密麻麻的军队把宛城团团围住。守军马上把这个消息报告给南阳郡守,南阳郡守一下子惊呆了,他原本以为刘邦会放弃宛城,自己也可以保全,这可怎么办?

郡守连忙爬上城楼,看到刘邦黑压压的部队,一下子绝望了。接着,他召开会议,对下属、门客说:“现在国家岌岌可危,我又无能为力,这次刘邦围城,是志在必得,你们各自寻找出路吧。”然后黯然去了内堂。剩下的人非常惶恐,议论纷纷,开始盘算怎么逃走,但是其中有个人非常冷静。这个人就是陈恢,南阳郡守的门客,也是宛城之战的关键人物。他觉得宛城难保,但是这样轻易放弃也非常可惜,大可以与刘邦谈谈条件。他这样想着,就步入内堂想找郡守谈一谈。

南阳郡守绝望至极,竟然手握宝剑准备自刎。陈恢见状一个箭步上去,把宝剑夺了下来,南阳郡守颓然倒在地上。陈恢上前拉起郡守,劝慰说:“虽然看起来宛城必定被攻破,但是反秦已经成为大势,您这样做也于事无补,况且现在还不必自刎。”然后把自己的计划一一说给郡守,南阳郡守听了叹了口气说:“反正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你去试一试吧。”

当晚,郡守安排陈恢悄悄地翻过城墙。

陈恢见到刘邦,说:“我听说楚怀王事先有一个约定,谁先攻入咸阳谁就在那里做王。宛城是个大郡的城邑,与之相连的城池有几十座,百姓众多,且积蓄充足。这一带的军民都认为投降肯定要被杀死,所以决心据城坚守。现在将军停止西进包围宛城,看起来是志在必得,我们郡守也深知宛城难守。但是这样打起来,双方士兵伤亡必定很多;如果您率军离去,宛城军队也会在后面追击,这样,您可能就错过了先进咸阳的机会。”刘邦听了觉得话里有话,就问道:“你这次来是……”陈恢说:“我们郡守想签订一个投降约定。投降后,让宛城的士兵跟随您一起西进,助您早日到达咸阳,希望您还能让他做南阳郡守,继续守住南阳。这样一来,您不用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取得宛城,郡守也可以保全性命,那些还没有降服的城邑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争先恐后地打开城门迎接您的,您就可以畅通无阻地西进,没什么后顾之忧了。”

刘邦听了这话当然高兴了,他本来是打算放弃宛城了,没想到郡守竟然拱手相送,让他继续做郡守又有什么难事?刘邦几乎没有和其他人商量,就痛痛快快地答应了。当日,陈恢返回宛城,翌日,宛城郡守出城,与刘邦在城下签订了投降协议,宛城兵士统统归刘邦统率。

协议签订好以后,刘邦骑着马进入宛城,自然是非常兴奋,一兴奋就变得毫不吝啬,不仅封宛城郡守为殷侯,让他继续守宛城,还封给谈判有功的陈恢一千户。宛城周围的城邑知道这个消息,很多都派人和刘邦谈判。感慨万千的刘邦对张良说:“看来和平的吸引力很大呀。”张良说:“只要不扰乱老百姓的生活,不乱杀无辜,就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刘邦一拍大腿说:“说得好,子房,你帮我拟一条政策吧!”

宛城归附刘邦后,张良为刘邦拟定了一条非常重要的政策:“所过毋掠”。这一政策是刘邦对咸阳城“约法三章”的基础,也是刘邦“攻心”策略的一大组成部分。“所过毋掠”政策一出,各处都在宣扬刘邦的德行,归降者络绎不绝,刘邦的队伍不断地壮大,起义军兵不血刃一直推进到武关。

刘邦踌躇满志,等待胜利到来的那一天。

以财利之,巧取武关

此刻,咸阳就在眼前,破了武关就能长驱直入,这一战在所难免。正当刘邦、张良等人思考下一步的时候,事情出了一点点小波澜。

赵高派人来求和了。刘邦没见到来人,就已经在心里鄙视、耻笑赵高千万次了。来人善于察言观色,但他还是不了解自己的“外交”对象是从小混身市井的刘邦。

刘邦身上难以脱去的市侩气,成了他在外交活动中的优势,嬉皮笑脸,说东道西,虽然贵为一方诸侯,还是没有那么大的威严,让秦使看不出一个所以然。秦使拿出惯用的伎俩,盛赞一番刘邦的功业,然后表达赵丞相和谈的“赤诚之心”,最后才提出优厚的条件:“与沛公共图大业,在关中分地为王……”说着还不忘把赵高准备的厚礼拿了出来。秦横征暴敛多年,宫中收集天下奇珍,这点东西对于赵高来说只是九牛一毛罢了。刘邦征战多年,见多了血流成河、横尸遍野,还真没见过什么奇珍异宝,立即笑眯眯地对秦使说:“何必这么客气。”刘邦对秦使的态度这般“和蔼可亲”,真让秦使受宠若惊,看到刘邦对珠宝动心,秦使马上觉得自己任务完成一大半了。后来刘邦还真的收下珠宝,还亲自把秦使送出大帐,秦使赶紧说:“不敢当,不敢当,沛公快快留步。”

刘邦到底会不会答应和秦谈判呢?当然不会。刘邦心里清楚,在群雄割据的时代,自己要处处小心,不然的话早晚会被大鱼吃掉,所以面对秦使也不显出一点骄横之气。刘邦骨子里的圆滑确实成为他成功的重要因素。另外,刘邦和张良在一起久了,耳濡目染,懂得了一些“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一个万民唾骂的赵高,刘邦怎么会和他合作。

此时,张良一直在旁边仔细观察着刘邦的表情。刘邦像是万事谨慎小心,这次自然会觉得赵高使诈,不会轻易答应,但是关中分地称王,不费一兵一卒就能雄霸一方,谁能不动心呢?张良此刻也有点捉摸不透。他就试探着说:“赵高阴险小人……”

刘邦没有说话,张良已经猜到他的想法了。接着刘邦自言自语,又像是征求张良的意见,说:“到过武关的时候了……”樊哙卖狗肉出身,一介赳赳武夫,哪有什么谋略?到了武关下,早就按捺不住了,听刘邦这么一说便嚷嚷起来:“大哥,你给我五万精兵……”

张良已经看出了营中诸多武将的急躁,而且赵高这次派人来,好像也激起了刘邦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樊哙这么说更是火上浇油。但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秦朝虽然四分五裂,但也曾经是浩浩荡荡的大秦帝国,到底还是有些底气的,不能小视。

于是,他赶紧制止:“沛公,攻打武关还要从长计议。”刘邦没有说话,他向来不轻易驳斥下属的建议。听张良这样说,也自问自己是不是太急了,这是刘邦的一个大优点——谦恭。

他捻着长须,问:“你说该怎么办呢?”

张良显然已经成竹在胸了,他不紧不慢地说:“武关之战在所难免,但是赵高之事倒是提醒了我。秦能以重币贿沛公,沛公何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哦?”这事越来越有趣了,刘邦看着张良,一脸好奇。

张良接着说:“我听说武关守将出身屠夫之家,估计带有市侩习气。假如我们在各个山头增挂旗帜作为疑兵,再适当用财物加以引诱,不怕他不归附义军,然后再趁军士懈怠之时,一举击破……”

刘邦听了张良的话,觉得高明,马上点头赞许。他差人唤来郦食其、陆贾一同商议,并让他两人去做说客。

郦食其、陆贾这两人可是刘邦手下能言善辩之人,虽然没什么大智谋,但是三寸不烂之舌也能在关键时刻派上大用场。两人一听说有这差事,喜不自禁,马上表示一定不辱使命。

次日,刘邦先派人在周围的山坡上遍插军旗,伪造声势。接着郦食其、陆贾两人收拾停当,带着奇珍异宝悄悄混进了武关城。

这位武关守将到底叫什么名字?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是“屠户的儿子”这个名号却流传下来,也留下了贪财好利之名。归附义军、高举反秦旗帜本是一件青史留名的事,却只能成就张良的智谋之名,他最后连命也没有保住。

秦将有点小见识,他见皇帝一个比一个昏庸暴戾,又有赵高乱政,加上义军所向披靡,觉得秦朝气数已尽,自己守着这个武关也只是人家到嘴的肥肉,整日里为自己的将来担忧。而且刚刚得到哨兵禀报,城外山上到处都是“叛军”的旗帜,真是草木皆兵呀!不由得乱了阵脚。

这时突然有人来报,说两个书生在将军府外放言能解武关之围。秦将病急乱投医,赶紧召两个书生进府谈话。

来人就是刘邦的说客郦食其、陆贾。郦食其先问:“如今武关城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将军打算怎么办?”郦食其问得真是太直接了,秦将一时语塞,支支吾吾不知怎样说才好。郦食其接着说:“义军进入咸阳是早晚的事,将军觉得能守住武关吗?”没等他回答,陆贾就打开包袱,里面全是亮闪闪的金银玉器,表明身份后说:“沛公倾慕将军,想与将军共谋大业,进入咸阳后,高官厚禄,这点东西将军怎能看到眼里……”秦将也不是傻子,本来也没打算为国捐躯,这样保住性命,又得金银财宝,岂不是一举两得吗?当即表示愿助刘邦一臂之力,听从刘邦调遣,西取咸阳。

郦食其、陆贾回来后,一五一十地向刘邦禀报“战果”。张良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偷袭武关。

秦将定了大事,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关外漫山遍野的军士都成了自己的兄弟,还有什么可怕的,连站岗放哨的都有了,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这一夜,他专门叫了几个心腹畅饮一番,还好好憧憬了一下未来。接着全体将士放了一个短假,秦军不知真相,纷纷猜测,但是绷了几个月的弦终于松了下来。

这时,刘邦的军队已经悄悄埋伏,等到深夜,一队精兵没有受到任何阻挠爬上了武关,打开了城门。一时间,杀声震天,灯火通明,武关守军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做了刀下鬼。秦将收到禀报,才知道自己中计,破口大骂刘邦言而无信、卑鄙无耻……但是刘邦怎么能听到呢?

武关之战,可以说刘邦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极大的胜利,为先攻入咸阳占了先机。秦军丢了武关,退守蓝田,已经溃不成军。刘邦乘胜追击,又在蓝田击败秦军,咸阳就彻底地暴露在刘邦的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