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我们总是忘了,知足才能常乐
10426600000016

第16章 扫除心中的疙瘩

在现实生活中,人不可能没有欲望。其实,有欲望并没有什么过错,但除了生存的欲望以外,要有节制地预防物欲的侵害,时常提醒自己,要淡泊明净,只有心干净,才不至于腐化变质。如果使心役于外物,被它所左右,就会纷乱起来;相反,如果能以恬适之心接人待物,心境自然快活起来。

人一旦被物欲所牵,就等于被罗网所系,此时,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物欲,心存贪念,任欲望在内心深处滋生漫延,杂念丛生,纠结缠绕,给人们带来无穷的烦恼和苦闷,从而失去了心的自由,使得人心不能清净。

如果人们的心地被物欲所占据,变成了一堆疙瘩,就要时常把心地打扫干净,使它变成一块净地,人心才会安宁,从而,活得轻松,过得自在。

传说,有一位老和尚,每天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开始扫地,从寺院扫到寺外,从大街扫到城外,一直扫出离城十几里。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小城里的年轻人,从小就看见老和尚在扫地。那些做了爷爷的,从小也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老和尚虽然很老很老了,就像一株古老的松树,不见它再抽枝发芽,可也不再见衰老。

据说军阀孙传芳部队有一位将军在这小城扎营时,突然起意要放下屠刀,恳求老和尚收他为佛门弟子。这位将军丢下他的兵丁,拿着扫把,跟在老和尚的身后扫地。老和尚心中自是了然,向他唱了一首歌: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人人都把心地扫,世上无处不净地。

也许有人会讥笑这位老和尚除了扫地、扫地,还是扫地,生活太平淡,太清苦,太寂寞,太没戏。其实这位老和尚就是在这平淡中,给小城扫出了一片净土,为自己扫出了心中的清净,使人们明白了打扫心地的真谛:平淡中的心明清净才是人生智慧的提炼和升华。

心灵悟语

不要小瞧这不起眼的平淡心态,它能于利不趋,于色不近,于失不馁,于得不骄。它能抗拒物欲的诱惑,教你彻悟人生真谛,进入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

生活中充满各种诱惑,它无处不在,而且令人难以抗拒,当它出现时,总是以最迷人的姿态,在你来不及抗拒之际,将你掳去成为它的俘虏。

拥有一颗宁静的超然心境,做起事来,不慌不忙,不躁不乱,井然有序;面对外界的各种变化不惊不惧,不愠不怒,不暴不躁;面对物质引诱,心不动,手不痒;没有小肚鸡肠带来的烦恼,没有功名利禄的拖累;白天知足常乐,夜里睡觉安宁,走路感觉踏实,蓦然回首时没有遗憾。

物欲过盛,不仅会给本来已经很沉重的生活再添一重负担,造成心理失衡,使得生活会变得愈加沉重,生活不再有乐趣,而被挫折感、压抑感填得满满的。更严重的还会遭受人的谴责或法律的制裁。

如果你想使自己的内心成为一块神圣的净地,不被污染,就要时常打扫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