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高技术企业集群
10420600000033

第33章 集群企业品牌要素系统

如果说持续的技术创新是集群保持竞争优势的前提,那么建立品牌则是集群持续发展的源泉。集群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集群产品对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范围内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顾客的需求变得更为挑剔、更为个性化,对原有产品或服务的忠诚度和依赖性不断降低。因此,在企业集群的生产体系和创新体系建设中必须非常重视集群区内企业品牌的建立和发展,实现从低成本的企业集群道路向品牌化的企业集群道路的攀升。

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往往具有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在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集群中,总是诞生优势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很多实证研究还表明:在一批成功的企业品牌背后,必定会出现一个成功的区域。

一、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集群品牌

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集群品牌是三个经常被人们混淆的概念,通过澄清这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对品牌的理解将加深。企业品牌是一个企业把自己的形象、声誉、定位等进行凝聚。也就是代表整个企业形象,传递企业在产品、服务和顾客体验方面要给顾客带来的期望的一种品牌。对产品品牌的定义很多,权威的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给出的定义是:它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辨认销售者的产品、服务,并使其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消费者市场中的产品品牌是消费者品牌(consumer brand),产业市场中的消费者品牌是产业品牌(industrial brand)。集群品牌(cluster brand),广义上也可以被称为区域品牌(places brand),是指集群区域内的众多企业品牌的综合形象,并在较大范围内形成了该地域某行业或某产品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集群品牌是一种抽象的品牌,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很容易在传播过程中导致诉求缺乏明确的目标,也极易产生“搭便车”和机会主义行为。因而,就需要有一定的具体载体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强势的企业品牌就成为最佳的集群品牌载体。

二、集群企业品牌要素系统

集群企业品牌的生成是众多因素共同决定的结果。从表征上看,企业品牌主要是由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等显性要素构成的。但从根本上讲,显性要素更多地反映出品牌的表象化的构成要素,是外在的、表象化的,它只是“冰山”露出水平面的部分,而隐性要素是支撑品牌的内部系统,是形成品牌的载体和依托。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企业品牌的要素系统。同时,这两类要素之间需要相互协调和配合,单个要素不足以产生企业品牌,我们将其称为SPCI分子模型。

1.集群企业品牌构成要素SPCI分子模型

集群企业品牌构成要素SPCI分子模型是由四类因素、多重要素构成的体系框架,并形成一个描述集群企业品牌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四类要素是传播产品价值的信号因素,包括品牌定位、广告、公共关系、产地等。决定产品购买后的真实享受价值大小的产品因素,包括核心产品要素、形式产品要素、附加产品要素和价格要素。其中核心产品又分为产品的功能、效用;形式产品分为产品的款式、质量、设计、特色、差别化等;附加产品主要指附加服务。提供产品购买渠道价值的便利因素,包括搜寻成本、销售渠道等;外部影响因素是指品牌依托企业的经营环境因素,包括企业内部环境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前者包括企业规模和产权结构形态、企业家、企业文化等。后者主要包括产业因素、政府行为等。可以表示为:B=f(s,p,c,i)。其中:B表示集群企业品牌;s表示信号因素;p 表示产品因素;c 表示便利因素;i表示外部影响因素。

集群企业品牌构成要素SPCI模型展示了四个关键维度。

第一,它囊括了集群企业品牌构成要素系统的全部构成要素。该模型是由四类因素、多重要素构造成的体系框架,并形成一个描述集群企业品牌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模型中不仅包括内部构成要素,而且包括外部影响因素。其中内部构成要素分别是信号因素、产品因素、便利因素。不仅包括一级构成要素,还包括二级构成要素和三级构成要素。例如,传播产品价值的信号因素是一级构成要素,其相应的二级构成要素包括品牌定位、广告、公共关系、产地等。提供产品购买渠道价值的便利因素是一级要素,包括搜寻成本、销售渠道等二级要素。决定产品购买后的真实享受价值大小的产品因素是一级要素,包括核心产品要素、形式产品要素、附加产品要素和价格要素等二级要素;其中核心产品又包括产品的功能、效用等三级要素;形式产品又包括产品的款式、质量、设计、特色、差别化等三级要素。所有这些要素均在SPCI分子模型中体现出来。

第二,在模型中,球的体积大小是不同。通过球的大小,表示出集群企业品牌不同构成要素在集群企业品牌构成要素系统中的位置和层次。大球代表集群企业品牌的一级构成要素,即传播产品价值的信号因素、决定产品购买后的真实享受价值大小的产品因素、提供产品购买渠道价值的便利因素和品牌外部影响因素。中号球表示一级构成要素所包含的相应二级构成要素,如在产品因素这个一级构成要素中包含的核心产品要素、形式产品要素、附加产品要素、价格要素等二级要素;在便利因素这个一级构成要素中所包含的搜寻成本、销售渠道等二级要素;在外部影响因素这个一级构成要素中包含的企业内部环境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两个二级要素。小球则表示最小的层次,即与相应二级构成要素相对应的三级构成要素,如在核心产品要素这个二级构成要素中所包含的功能与效用两个三级要素;在形式产品这个二级要素中所包含的产品的款式、质量、设计、特色、差别化等多个三级要素。在企业内部环境因素这个二级构成要素中所包含的企业规模和产权结构形态、企业家、企业文化等多个三级要素。

第三,在模型中,球体的颜色是不同的,用来说明集群企业品牌的不同构成要素在集群企业品牌构成要素系统中的重要性程度是不同的。球体的颜色越重,说明该球体所代表的构成要素在集群企业品牌构成要素系统中的重要性越大。需要说明的是,球体的颜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集群生命周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另外,在不同类型的集群中,不同构成要素在集群企业品牌构成要素系统中的重要性程度是不同的,球体的颜色也就会不同。

第四,在模型中,球体之间是有连线的,而且连线的粗细是不同的,通过球体之间这种连线的粗细来表示集群企业品牌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16镑的粗线连接的两端球体代表着集群企业品牌构成要素系统和集群企业品牌的一级构成要素,8镑线表示的是一级构成要素和相应的二级构成要素之间的连接,3号线则将二级构成要素与它所包含的三级构成要素联系起来。

2.主要因素对高技术集群企业品牌生成的影响权重分析

在不同类型的企业集群中,主要因素影响权重是不同的。传统企业集群往往以成熟的专业市场为依托。集群内部及集群与外界之间通过专业市场进行商品与信息交流。原产地效应在品牌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技术企业集群一般没有专业市场做依托,其市场范围更加广泛,提供全球化商品和服务;高技术产品的技术含量比较高,产品的功能相对复杂,消费者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才能理解产品的技术特点并掌握产品的使用方法高新技术集群企业将创新科技成果推向市场往往需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才能使顾客接受新的产品与服务。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主要是通过新产品推介会、新产品展示会、博览会等途径。而传统集群企业提供的产品大都是大众消费品,产品的功能与特点容易理解,消费者主要是通过广告方式获得有关商品的信息。所以广告在传统集群企业品牌的形成中的影响权重更大。

从购买的频率来看,“高质量、高价格”的高新技术产品具有高级消费品和奢侈品的特点,只有当消费者收入水平较高时才会有旺盛的需求,即消费单价高、消费频率低。传统集群企业主要以生活必需品、普通产品为主,受消费者收入影响不大,具有消费单价低、消费频率高的特点。所以,对传统集群企业而言,消费者对其购买的便利性的要求更高,购买的便利性因素在品牌的形成过程中起的作用更大。

高技术集群企业提供的产品一般是非标准化的、具有一定特性的,消费者看重的是其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先进的功能,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较高。由于其独特的核心技术,可以赋予产品较高的附加值,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而传统集群企业产品一般为生活必需品和普通品,产品一般是标准化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产品的附加值相对较低,消费者对价格比较敏感。所以价格因素所起的作用,在后一类企业品牌的形成过程中占有更大的权重。

高技术集群企业创立品牌所依托的产品一般是异质性的、非标准化的,具有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独特的核心功能或价值。消费者主要是依据产品的独特功能或价值来选择产品。而传统集群企业的产品一般是同质性的,主要依靠附加服务来区别竞争对手的产品树立自己的特色,形成产品的差异化。所以,服务在形成企业品牌过程中具有更大的影响权重。

一方面,高技术集群企业提供的主要是基于最新科学发现而产生的新技术、新产品,产品的生命周期一般较短,产品和技术的升级换代快。高新技术本身的特点又决定了高新技术创新的成功率较低,创新成果扩散难度大。而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选择主要依据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功能先进性。也就是说产品的差别化主要来自技术的差异性。这类企业必须拥有开发产品的主导和核心技术,成为新知识、新技术的发源地,不断采用新技术和标准,持续不断地进行产品的研发。而传统产业集群提供的产品基本上是以简单适用技术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都采用较成熟的技术和工艺,产品和技术的升级换代相对高新技术企业而言要慢一些,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对较长。另一方面,高技术企业的产品研发所需知识具有较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机理,知识更多的以专利、技术规程和论文等可编码的形式存在。这在生物制药产业表现尤为突出。从先导物发现到获得新药证书,新药研究开发过程的操作规程和实验数据都必须准确、详细地记录在案,严格按照G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CP(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试验规范执行。传统产业中除可编码知识外,依附于技术工人(能工巧匠)的隐含经验类知识占有重要位置。由此也相应地导致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对大学、研究院所、技术交易市场等科研与服务部门有更强烈的合作动力,而传统产业对这些部门的合作意愿则不甚强烈,需求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