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陈兰彬与晚清外交
10412500000007

第7章 仕途之路

陈兰彬是从科举成名,走出吴川故里,走向京城,甚至走向世界。但是,他的仕途之路也非一帆风顺。

史籍对陈兰彬的介绍不详,只简单介绍其生平概要。朱汝珍辑的《词林辑略》介绍:“陈兰彬,字荔秋,广东吴川人,散馆改刑部主事,官至左副都御史,署兵部右侍郎,著有《使美纪略》。”朱汝珍辑:《词林辑略》,台北:明文书局1986年版,第393页。费行简在其《近代名人小传》中指出:“兰彬字荔秋,香山人,起家甲科。同治间初派官游历外洋。以粤籍预选,继充使美大臣。”费行简:《近代名人小传》,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第169-170页。短短几句,却把他的祖籍误写为香山。1888年由陈兰彬总纂的《吴川县志》中记述:“陈兰彬,黄坡人,癸丑(1853)孙如仅榜二甲,翰林院庶吉士,太常寺卿,出使日秘美大臣,宗人府丞,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署兵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壬午(1882)科乡试较射大臣,癸未(1883)科会试复试阅卷大臣,武会试较射大臣。”[清]毛昌善修,陈兰彬纂:《吴川县志》,第233页。这一条目虽然简单,但由于是陈兰彬亲自过目,所以记述的全是事实。

介绍陈兰彬生平最珍贵的文献有三份。

第一份文献是朱祖谋的《总理各国事务大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兼署礼部左侍郎陈公神道碑》,该碑文对陈兰彬一生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朱祖谋(字古微),浙江归安人,翰林院侍讲学士,编修官至礼部右侍郎。他是陈兰彬的下属,在礼部时,陈兰彬是复试阅卷大臣,后入礼部在其下工作。朱祖谋深知陈兰彬具有高尚的“志行风节”,又“有确乎不拔之概”。因此,当他前往广东视察教育时,顺道前往陈兰彬的墓地拜祭这位昔日的上司,墓旁杂草丛生,感慨之余,应陈兰彬孙子陈赓南之请,写下碑文,介绍陈兰彬的一生,让后人透过这些可靠的史实,了解这位翰林走过的仕途之路。

第二份文献是陈乔森撰写的《清礼部左侍郎丽秋陈公讳文》,叙述陈兰彬的一生。陈乔森,广东省遂溪县人,清咸丰朝秀才。陈乔森仰慕陈兰彬之德、之才,生前两人交往甚密,陈兰彬主讲高州府的高文书院时,聘请陈乔森在书院任事。陈兰彬去世后,陈乔森特写该讳文表示悼念。所记载的材料真实,也代表陈兰彬家乡人民对陈公的怀念和评价。

第三份文献更具真实性,那就是陈兰彬自撰的《重次千字文》。该文以四言文的形式,叙述他在同治十二年(1873)以前的经历。

根据上述的材料,我们可以了解到陈兰彬的仕途之路大概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咸丰三年至同治八年(1853—1869),这是陈兰彬踏足官场的开始。

咸丰元年(1851),陈兰彬在北京中顺天乡试举人,是年35岁。咸丰三年五月初五(1853年6月15日),37岁的陈兰彬参加会试,中进士二甲第七名。是科状元为陆增祥,一甲进士三名:孙如仅、吴凤藻、吕朝瑞。二甲进士前七名是:黄钰、沈祖谏、朱学勤、林庆贻、陈亮畴、汪承元、陈兰彬。《清实录》第41册,文宗显皇帝实录(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卷93,第287页。陈兰彬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庶吉士是官名,清朝于翰林院设庶常馆,选进士文学书法优等,殿试后朝考前列者入馆学习,称为庶吉士,三年后举行考试,成绩优良者分别授以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充任国史馆纂修国史馆是纂修国史的官署,清时翰林院内有国史馆,设总纂、提调、纂修等官。。后来,改任刑部候补主事,陈兰彬自述:“丙辰之夏,改职理刑,皋陶是则,罪侧疑矜。”《晚清洋务运动事类汇钞》上册,第69页。也就是说,丙辰即咸丰六年(1856)陈兰彬开始进入刑部。刑部刑部是掌刑法、狱讼等的中央行政机构。“主事”是官名。进士入部,必须先补主事,递升员外郎、郎中,官阶为正六品。清代末期,刑部改为法部。是清朝六部中工作最为繁杂的机构,在平淡而又无休止的工作中,养成了陈兰彬平稳踏实、刚毅果断和深思慎行的作风和性格,这在以后办理留学教育和对外交涉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反映。

咸丰六年(1856),英国悍然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年英国占领广州后,英、法又联合美、俄两国公使向清政府再次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的要求。当时,外国军舰麕集香港、澳门,以武力相威胁。咸丰八年(1858),“粤督黄奏调公管洋务,时番舶麇集港澳,外人动挟兵力相要,于公抗刚怀柔,遐迩咸服,此公任交涉之始”。《清代碑传全集》下册,第1720页。对于列强的侵犯,他感慨“恨犁庭弗获其人,而己又不得一试张挞伐也”,即国家无能将以御外敌,而自己又没有机会一展才能。陈兰彬自述:“英法背盟,五羊逼处,颠晦恃仙,崑臣制府(时叶崑寿节相于粤东城内建长春仙馆,军旅之事皆卜此仙),璇恒拜命,南去审论(咸丰七年十二月奉旨随办夷务)。”《晚清洋务运动事类汇钞》上册,第69页。这就是陈兰彬办“夷务”之始。

咸丰十年(1860),44岁的陈兰彬因母亲病告假还乡,在家乡期间,在高州的高文书院讲学。此时,陈金缸领导的洪兵起义占据广东省信宜等地,并袭击高州。陈兰彬一面“驰书大府乞援”,一面带领学生,练乡兵,设方略,与洪兵周旋三年之久。同治二年(1863),提督崑寿军至高州,采用陈兰彬的战略:打入敌人内部,分化瓦解,里应外合,最后收复了洪兵占据三年之久的广东信宜。由于镇压有功,获朝廷“叙功加四品衔,赏花翎”。

同治三年(1864)“入京补原官”。《清代碑传全集》下册,第1720页。当刘长佑调任直隶总督之时,同治四年(1865)五月,陈兰彬“奉旨发往直隶差遣委用”,但以父丧回乡守制而暂缓前往,当同治六年(1867)九月到达直隶时,“军务已简,又经奏咨,仍回刑部当差”。《曾国藩全集》奏稿(十),长沙:岳麓书社1993年版,第6190页。

第二阶段是同治八年至同治十一年(1869—1872),这是陈兰彬加入曾国藩幕府办理洋务时期。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红红火火展开,陈兰彬也卷入其中。首先,他加入曾国藩幕府。曾国藩任直隶总督期间,于同治八年(1869)将陈兰彬调往直隶,作为重要幕僚使用。那时,黄河堤缺,泛滥成灾,陈兰彬接受在直隶南部各州县的赈灾任务。他和李兴锐等人深入灾区,办理的事情颇多,诸如:赈灾局的组织与人员、赈款数目、受赈人数与地区、分配和散放办法等,被救活灾民达数十万。在救灾的过程中,他深深感到黄河水灾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并决心亲赴黄河两岸考察,研究治河要诀,后著有《治河刍言》八卷,建言各方重视治黄河,他提出根治黄河的主张受到各方重视。第二年,陈兰彬又随曾国藩赴天津,参与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的工作。他和李兴锐一起参与具体的文案、审讯等工作,还建议曾国藩起用彭玉麟等湘军老将以筹战守。

同治九年(1870)八月,曾国藩遵旨赴任两江总督,当即奏请带陈兰彬前往江南办洋务。理由是:“该员实心孤诣,智深勇沉,历练既久,敛抑才气,精悍坚卓,不避险艰,实有任重致远之志。”陈兰彬南下后,被派往上海任上海机器局总办,开始筹划局内各种事务,在制造轮船问题、制造各种兵器、制办火药以及选拔人才等方面均发挥一定作用。光绪二年十月二十四日(1876年12月9日),作为太常寺卿的陈兰彬向朝廷呈交一份关于招商局的奏折,建议清政府继续支持轮船招商局,并指出中国设立轮船招商局的七大好处。他的言论代表了洋务派对招商局这一新生事物的赞扬和支持。

第三阶段是同治十一年至光绪十年(1872—1884),这是陈兰彬事业巅峰时期,他肩负走向世界的时代使命,为祖国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培养人才是办洋务的重要部分。同治十一年(1872),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分四批出发,共一百二十人。留美教育提倡者容闳当然成为清政府率领幼童出国的“出洋肄业局”监督,但仅是个副手。清政府必须挑选一个科举出身的翰林为正监督,一来代表清政府,二来好把关。在曾国藩身边工作多年的陈兰彬,由于成绩卓著,理所当然成为“出洋肄业局”监督。这一职务使陈兰彬的知名度从国内到国外。几年的办洋务生涯中,使他体会到要国家富强,培养人才至关重要,他也就踌躇满志带领学生出国。在开始给国内的信中,他赞扬学生的学业进步,并如期升上相关的学校。但是,他毕竟是个封建的士大夫,摆脱不了旧的、传统的封建意识、传统的文化观和价值观。正因为这样,他很在意学生的宗教倾向以及对中学热情的减退。当“出洋肄业局”监督吴子登提出要撤回留学生时,他虽然已不在监督的职位,但他的导向性的倾向,最后使“中途撤回”成为事实。

晚清时期,华人遍布海外,尤以美国旧金山、古巴、秘鲁的华人为甚。各地排华事件的发生,使清政府不得不面对,并想出解决之法。这位管学生的清朝官员,又受清政府所遣,于同治十三年(1874)前往古巴调查华人受虐问题。陈兰彬调查团带着五十一条调查提纲,深入各地,对数以千计的华人进行细致的调查,最后拿出可靠的数据,把古巴华人受虐的真相大白于天下,获得国内外的同情,也促成古巴宗主国西班牙与中国就华工问题进行谈判。古巴华人非常欢迎清政府派来的官员。陈兰彬后来兼任中国驻西班牙公使期间,立即在古巴建立中国领事馆,从事保护华人的事业。陈兰彬也因此受到华人的尊敬和爱戴,他的正面形象逐步提升。

在列强叩开中国大门三十多年后,光绪元年(1875)中国正式向外派驻外公使,这是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重要举措。是年八月,清政府任命候补侍郎郭嵩焘、候补道许钤身(后改为刘锡鸿)为出使英国的正副使。年底,又任命陈兰彬、容闳为驻美国、西班牙和秘鲁的正副使。陈兰彬一行于光绪四年(1878)正式前往美国,直至光绪七年(1881)回国。他在为期4年的公使任内,保侨、护侨成为工作重心。陈兰彬致力于在华盛顿建立中国驻美使馆;在旧金山设立总领事馆,在檀香山从设立华人商董会过渡到领事馆;保护华侨权益,与美国国会立法排华进行交涉和斗争;及时处理1880年10月31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发生的反华骚乱。陈兰彬连续三次照会美国外交部,敦促美国政府以中美条约的准则保护华侨,并要求地方当局赔偿财产损失。陈兰彬是晚清第一位驻美公使,他从事的是首创性工作,使馆、领事馆的建立,以及如何保护华人等问题都无前人经验可借鉴。这些工作虽则不完善,却是可喜的第一步。

光绪二年(1876),朝廷授陈兰彬为太常寺正卿。光绪四年(1878)授宗人府府丞。光绪五年(1879),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回国后,光绪皇帝认为陈兰彬久历欧美,熟悉外情,“每召对,辄敷奏中西政治之原本,今昔情势之异同,动中竅要,交涉持大体,威怵利诱,无取屈挠,有古大臣匪躬之风”,《清代碑传全集》下册,第1720页。遂命充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兼署兵部右侍郎。光绪八年(1882)科乡试较射大臣。光绪九年(1883)署礼部左侍郎,科会试阅卷大臣、武会试较射大臣。

第四阶段是光绪十年至光绪二十年(1884—1894),这是陈兰彬告老还乡的晚年阶段。

光绪十年(1884),陈兰彬告老还乡,仍热心于教育事业,主讲高文书院(今高州中学前身),撰修府志、县志,藏书甚丰,以读书为乐,为后人留下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晚年的陈兰彬退居故里,但仍然发光发热。他一方面著书立说,编纂县志;另一方面,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为家乡的教育、经济建设和文化生活等事业贡献余热,赢得家乡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光绪二十年(1894)陈兰彬在故乡去世,终年七十九岁。

综观陈兰彬一生,时代成就了这位清朝官员,而陈兰彬在外交、内政的事务中又见证了这个时代,履行了时代赋予他的使命,虽然在他的身上还存在一些缺陷,留下了一些遗憾,但他身体力行,尽职尽责,仍然无愧于这个时代。是一位具有独立个性,立志仕途升迁,为官不忘为国;离官退居故里,投身教育,著书立说,热心公益事业,具有只管做事不张扬,不居功骄傲的谦谦君子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