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健美长寿学(四)
10409100000013

第13章 子午流注与十二时辰

十二时辰是“子午流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子午流注”中的子午代表时,将一昼夜划分为12份,用地支的名字命名。每一份为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现在的两个小时。

天干地支,是古代用来记述年、月、日的符号,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两者可分为阳阴,天干为阳,地支为阴。每个时辰又分为二个部分,初时和正时。初时是每个时辰的前1小时,正时为后1小时,如子时,子初是23时至零时,子正是零时至1时。

“子午流注”中的子午是十二时辰的第一和第七时辰。子时是第一时辰,时间是从夜半11点至凌晨1点,后者按序数,依次类推。午时是第七时辰,时间是从中午11点至下午1点。夜半子时阴至极,日中午时阳至极。流指流水,注指输注。在医学里“子午流注”是将人体气血循环比做流水,随时间的先后,从子时到午时,再从午时到子时,环流不息。人的气血盛衰有固定的时间,是有规律的。

十二时辰的由来源:中国古代的记时方法,主要根据太阳的升落,天色的明暗,将一昼夜划分为不同的时段。殷商甲骨卜辞中,就有“旦”(清晨)、“夕”(傍晚)、“明”(黎明)、“日中”(中午)、“昃日”(下午)、“昏”(黄昏)的记述。《左传》有十时的划分。《淮南子》有十五时的划分。那时候一天时段的划分,都是昼多夜少,这可能与人类的活动以白天为主有关,用意在于要求白天较精确地定时以满足劳动和人际交往的需要。汉武帝大初元年的“大初历”,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份,名字顺序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辰、哺时、日入、黄昏、人定。后来改用十二地支表示。《灵枢·卫气行》和《灵枢·经别》及《灵枢·邪客》都有十二时辰的记载。

“子午流注”是中医学根据自然界事物随时间变化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研究时空同步的医学理论。它是前人勤劳智慧的结晶,具有完整的体系,有系统的理论和学术特点,对医学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确切地讲“子午流注”理论始于《周易》,形成体系于《内经》:“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日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有其时必有其气”。说明自然界、宇宙变化与人体变化相应,这就是“子午流注”理论的萌芽。这一理论在《内经》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该书的诸多篇章对二十七气循经流注,经气流注在各个阶段的状态,经气流行的时间,经气所处的空间,都做了详细的记述。

“子午流注”学说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规律,它不但内涵丰富,而且有严密的科学性,是高度整体观念的体现,是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空间与时间相结合的创举。它依据一年四季昼夜十二时辰的自然周期性变化,结合十二经脉阴阳表里,营、卫气血昼夜循环中的流注开阖,在人体按时循经取穴,达到通其经络,调其气血,对立统一,平衡阴阳之目的,使机体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