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
“辕门射戟”选自《三国演义》的第十六回:吕奉先射戟辕门,曹孟德败师淯水。
“辕门射戟”主要讲述了吕布为了平息刘备和袁术之间的争夺,运用精湛的箭法平息了一场厮杀的故事。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吕布高超的箭法和过人的机智,知道人与人之间只有和平共处,才能成就大事。
★心灵之旅
在三国时期,袁绍的弟弟袁术派大将纪灵率领十万大军准备攻打刘备。刘备没等袁术的兵马打进来,就叫张飞和原来陶谦的部下下邳相曹豹镇守下邳,自已跟关羽把军队驻扎在盱眙前哨,准备对敌。
纪灵的兵马一到,双方就在盱眙打起来了,打了一个多月都没有分出胜负,双方僵持在那儿。袁术担心在徐州的吕布救援刘备,依着纪灵的计策,写信给吕布,约他夹攻刘备,偷袭徐州,答应送给他粮草。吕布思量好久,问谋士陈官如何是好,陈官说:“这里本来就不是将军长住的地方,现在既然有了机会,就该夺取徐州。”
于是,吕布带着张辽、臧霸、高顺、郝萌、曹性等偷偷地从小沛出发,往东到了下邳以西四十里的地界驻扎下来。他们还没发动进攻,张飞手下的一个将军派人跑到吕布营里来报信,请吕布快去攻打下邳。原来张飞守着下邳,日日夜夜巡逻,他不肯轻易相信别人,什么事情都由他亲自检查,这就引起了下邳相曹豹的不满。
曹豹是陶谦部下的将军,自以为是本地的主人,张飞这么一来,在他看来,是喧宾夺主,他就自立营寨,不跟张飞来往。张飞以为曹豹究竟不是自己人,谁能保证袁术或者吕布不去拉拢他呢?于是,这两个人互相猜疑,隔阂越来越深,还真不出张飞所料,曹豹真的打算去投奔吕布。张飞看出了曹豹这几天行动有些可疑,趁醉酒之际,把他杀了。丹阳人许眈早就看出张飞不信任他,一见曹豹落了个这样的下场,半夜里就派人去向吕布送信,说张飞杀了曹豹,城中大乱,请他赶快进兵,自己作为内应。
吕布连夜进兵,到了下邳西门,天刚蒙蒙亮,许眈带着一千多名丹阳兵开了城门,把吕布的军队迎接进去。张飞慌慌张张地出去迎敌,已经来不及了,只好杀出东门,带着一部分人马向盱眙跑去。
刘备这个时候正跟袁术打得不可开交,一得到下邳失守的信儿,只好放弃盱眙这一头,想跟张飞合起来再去夺取下邳。不料到了下邳,被吕布的军队杀了一个措手不及,只得慌忙往东南跑去。跑到广陵附近时,刘备的队伍又被袁术的军队杀了一阵。这两场恶仗打下来,刘备的元气大伤,只好再往北逃到海西,暂时把军队驻扎下来。
军队总算驻扎下来了,可这一点点地盘,很难保得住。刘备思量再三决定写信给吕布向他求助,吕布琢磨着:如果不救刘备,袁术得逞后我也会很危险,况且徐州已经在我手上了,还不如送个人情。当时就派人去请刘备,没几天,刘备一行人到了徐州。
袁术得知吕布跟刘备的人马合到一块儿了,很是惶恐,马上派韩胤为使者去讨好吕布,运去粮食二十万斛。吕布见了粮食,心想不要白不要,就殷勤地招待了韩胤,表示愿意帮袁术的忙。韩胤回去向袁术报告,袁术认为二十万斛粮食已经把吕布收买了,他马上再派纪灵为大将,发兵三万去打刘备。刘备考虑到自己兵力不足,只好向吕布求救。
吕布的部将都说:“将军原来要杀刘备,现在就可以借袁术的手去掐刘备的脖子了。”吕布说:“这样不好,刘备屯兵小沛,对我没有害处,要是袁术打败刘备,夺去了小沛,那么他北边联络泰山一带几个将军,我就被围住了,这样才危险呢,咱们应当去救刘备才对。”
于是吕布马上发兵,把军队驻扎在纪灵和刘备两个军营的当中,然后让人把刘备和纪灵同时请来帐中喝酒,说有要事相商。赴宴当天,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先到了,吕布对他说:“今天我替将军解围,将来您可别忘了我啊!”刘备向他谢了又谢,吕布请刘备坐下。刘备坐下了,关羽和张飞就站在他背后侍候着,忽然进来了一个卫士,报告说:“纪将军到!”刘备听了,吓了一大跳,就站起来想躲一躲,吕布说:“是我叫他来的,我替你们讲和,放心吧。”刘备这才又坐下。
纪灵近来,一眼就看见刘备坐在那儿,也吓了一大跳,扭身就想退出去。吕布连忙过去,一把扯住纪灵。纪灵问吕布这是什么意思,吕布请纪灵坐在他左边,指着右边的刘备,说:“玄德是我兄弟。现在我兄弟被你们围困,我只能来救他。我平生不喜欢争斗,也不愿看到朋友自相残杀。”说着,他两只手拉着两个仇人,叫他们见了礼再说话。
刘备和纪灵在吕布帐中都是客,彼此没有办法,只好勉强作个揖,挺别扭地坐了下来,想看看主人怎么办。
吕布对他们两个人说:“我劝你们两家讲和,又怕你们不同意,我只好让老天爷来决定。如果天意叫你们别斗,那你们就不准斗;如果天意让你们斗,那我也无能无力了,你们说好不好?”刘备和纪灵都不知道吕布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含含糊糊地答应了。
只见吕布喝了一大口酒,大叫一声:“把我的画戟拿来!”刘备、纪灵都吓了一跳,吕布又说:“我把画戟插到辕门外一百五十步地方,如果我一箭射中画戟的枝尖,你们两家就罢兵;如果射不中,你们回去交战。谁不听我的劝告,就是跟我作对!”纪灵心里琢磨着:“画戟插得那么远,怎么可能射中呢?”于是就答应了,刘备当然也答应了,他暗暗地祈祷着,希望老天爷让他射中。
吕布搭上箭,扯满了弓,叫了一声“着!”只听见“嗖”的一声,那枝箭飞去,不偏不倚的正中了画戟的小枝。帐上帐下的将士们一个劲儿地喝彩,都嚷着说:“将军天威!”吕布哈哈大笑,把那张弓往后一扔,双手拉着两个人,说:“看来老天也不愿意让你们打仗啊!”回头对士兵说:“拿大杯来!大家干一杯!”
纪灵很为难地说:“将军吩咐,不敢不听,可叫我回去怎么交代呐?”吕布说:“我不能叫你为难,请替我捎一封信去。”
纪灵回去向袁术一五一十地报告辕门射戟的情况,并交上吕布的信。袁术看了信,怒发冲冠,决定亲自率领大军去打吕布。在纪灵的劝阻下,袁术决定走曲线救国的路线,向吕布求亲,希望能够通过联姻的方式,让吕布为其所用,当然这是后话了。
在当时的情形下,吕布运用精湛的箭法,使得刘备逃脱了一大劫难,从而为刘备日后的东山再起,奠定了基础。
★心星点灯
权衡利弊,智者为胜
在故事中,吕布辕门射戟这件事,无论对吕布还是刘备和纪灵来说,绝对是一次生死攸关的表演。这次表演只有一次射击机会,只能赢不能败,必须一箭中的。射击的距离很长,足足有一百五十步,目标很小,是两三厘米见方的戟的小枝。
在那个要命的时刻里,刘备和纪灵都紧张地盯住了箭镞,当时他们心跳的速度肯定超过了吕布,他们关注的其实不是吕布绝技的展示,而是由这一箭决定的一场恶战。
当时,袁术命纪灵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只有五千人马的刘备,虽然袁术的兵力占绝对优势,但是他担心同在徐州的吕布支援刘备,于是给吕布送去大量粮草,希望其保持中立。而刘备也确实在向吕布寻求帮助,吕布落难时投奔刘备,借住小沛,又反客为主占了下邳,刘备却没有和他撕破脸皮,现在求上门来,吕布还是要认真考虑的。
大家都知道,吕布身上负面形象居多,但是这一次,他却罕见地做了一件改善他形象的事情。应该说,吕布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是经过一番思考的,在反复权衡利弊之后,他认为,保持中立是他目前可以采取的最好策略。吕布知道,如果让刘备彻底垮台,袁术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和刘备联合,将卷进一场大战,必然消耗自己的实力。而吕布的近期战略是积蓄力量而不是树立强敌,他迅速做出了在中间调和,促使双方罢兵休战的决定。于是,在吕布的箭射向画戟的那一刻,一场即将开始的战争在没有开始的时候就结束了。吕布以他威武骁勇的箭术暂时性的化解了刘备和纪灵两家的矛盾。
一个人懂得权衡利弊是一种智慧,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有一利必有一弊,这是大自然的法则,这就需要我们在做事做人的时候去权衡利与弊,不能盲目行动。冲动和莽撞在某些时候也许是一种动力与冲劲,但是,在另一些时候却可能是一种错误。做为一个成熟、有头脑的人,我们必须学会权衡利弊,清楚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仔细权衡利弊后再做决定。
不论是事业,还是爱情,都必须深思熟虑后再做决定,如果仅仅是抱有单纯的幻想和美好的愿望,不去权衡利弊,很多时候可能会事与愿违,难以很好的达到自己的目标。我们要明白,现实中很多事情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完美、那样理想,我们不可能同时拥有春之百花和秋之明月;不可能同时拥有夏之凉风和冬之雪飘;不可能同时拥有舞者的掌声和隐者的清逸。
古人说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只要你有一颗快乐的心,生活定会在另一个地方对你绽放灿烂的笑脸。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权衡利弊,学会放弃一些什么,然后才可能得到另一些什么。我们要学会接受生命的残缺和悲哀,然后才能心平气和,这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