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
“鞭打督邮”选自《三国演义》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
“鞭打督邮”主要讲述了刘备因为讨黄巾有功,被朝廷任命为安喜县尉之后,因为未能满足督邮索取贿赂之欲而备受督邮及手下县吏诬陷迫害,张飞酒后怒打督邮,刘备舍弃印绶,和关羽、张飞等人到代州去投奔刘恢的故事。
这个故事赞颂了刘备的清廉、宽厚,张飞的嫉恶如仇、勇猛正直,歌颂了他们不畏权势、不贪名利、积极上进的精神。
★心灵之旅
刘备、张飞、关羽三人桃园结义之后,立志破贼安邦。面对来犯涿郡的黄巾起义军,三人作战勇猛,频立战功。在跟黄巾军的战斗中,张飞一矛刺死了黄巾将领邓茂,关羽一刀斩了统军大将程远志,逼降众多黄巾军,保卫了涿郡的太平。而后青州救龚景,回军破张角,阳城败张宝,宛城杀韩忠、赵弘……大小三十余战,屡立军功,后来朝廷下了诏书,刘备被任命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
可是就在刘备成为县尉还不到四个月的时候,朝廷又降下一份诏书,内容是凡是因为军功而封得官位的,都可能被淘汰。这样刘备的官职也就岌岌可危了。很快朝廷派了一位上官督邮来到中山,据说是查办滥官污吏的,刘备慌忙前去迎接。
督邮到来后,刘备忙向上官施礼。这位督邮却傲慢得很,他也不下马,高坐在马上,对刘备的问候只是用鞭代手,晃了晃鞭算作回答。刘备看到如此,心里很不痛快。心想,即使是你官比我大,也不必这么傲慢无礼吧,真是很没有教养。但转念一想,毕竟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啊,暂且就忍了吧。
这督邮看着刘备恭恭敬敬地站立一旁,一声不吭,便故作深沉了半天,终于咳嗽了一声,慢条斯理地发话了:
“你可是刘县尉?”
“正是。”
“嗯。刘县尉是何出身?”
刘备忙不卑不亢地回答:“在下是中山靖王的后人,自从涿郡剿戮黄巾军,在下参加了大小战役三十余起,因此得了朝廷赏识赐给在下这个县尉一职。”
没想到,那督邮听了却把脸一沉,厉声说道:“像你这种跟皇亲套近乎,为自己邀功的人我见得多了,少来这一套!现在朝廷降诏,正要淘汰你们这些滥官污吏的!”
说完,督邮就带着手下离去了。
这一下把刘备给郁闷坏了,好端端的,这新来的督邮是什么意思啊?刘备闷着头,思来想去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只好去请教县吏。县吏让刘备靠近了,低语道:“这还不懂啊,督邮在你面前耍官威呢,无非就是想让你给他送礼啊。”
刘备一听,原来自己遭遇官场潜规则了呀,“我刘备一向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哪来的余钱给督邮送礼啊。我自己也只不过是勉强吃上一日三餐而已,二弟、三弟也跟我一样一贫如洗,让我如何是好啊?”
刘备越想越郁闷,以至于晚上吃饭的时候也没吃好,这连粗心的张飞也看出来了。关羽和张飞一个劲地问,“大哥是怎么了?”特别是张飞,嚷嚷着自己看不惯那个督邮的傲慢样子,大哥如此殷勤问候,那个督邮竟然只是点点头,手中的马鞭稍微动动就表示回答了。亏了是大哥,换做是他,早就把鞭子先夺过来狠狠抽他一顿,看他还敢不敢耍那个德性了。刘备把张飞的牢骚给堵住,说:“喝你的酒去吧!”
又过了几天,张飞正经过督邮的馆驿前,见有五六十个老人在门前痛哭,张飞心想,这是咋了?于是就走上前去问一位老者这是怎么回事?
老者哭着跟张飞说了来龙去脉:原来那督邮整天盼着刘备给他送银子呢,结果左等右等就是等不来,督邮找人一打听,原来他是个穷光蛋,做了四个月县尉,竟然没有捞到一点油水。督邮没想到碰到这么个笨人,心想害得我白白花费了那么多心思,结果空欢喜一场。脑筋一转,计上心来,何不把刘备这官给削了,换个开窍的人来顶职,这样他不就有油水可捞了。于是,就把县吏喊过来,让他告发刘备。这样督邮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刘备从县尉这个位置上拉下来了。
没想到县吏的脑袋也不好使,不买督邮的账。这个事情不知道怎么走漏了风声,老百姓知道了,于是这些老人们就集合起来跑到督邮这为刘备求情,那督邮不仅不听,还让门役们将他们哄了出来。
张飞一听不得了啊,于是火冒三丈:“什么?反了天了!本来就瞅他那小样不顺眼,现在竟然敢害俺大哥!”他一脚就把馆驿的门踢开了。门役们一看有人闯进来,立马就上去阻拦,盛怒中的张飞,像抓小鸡一样就把他们给提起来扔到地上,还有敢上前的,一脚就给踢飞了,趴在地上一动不动。门役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厉害的人,再也不敢阻拦他,眼睁睁地看着张飞闯进了馆驿后堂。
张飞进了督邮的厅堂,看到督邮正坐在椅子上,审着县吏,可怜的县吏被督邮五花大绑,倒在地上。一看如此情景,张飞的肺都要气炸了,冲向督邮。那督邮突然看到一个五大三粗的红脸大汉冲向自己,心里一下有些慌,忙喝道:“哪来的刁民!”
“刁民”二字还没喊出来,督邮就被冲上来的张飞一拳打倒在地,张飞嘴里喊着:“害民贼!认得我吗!”不等督邮回答他,他就揪住督邮头发,又是一拳。这几拳打在督邮的头上、身上,立马就让督邮感到“像打翻个酱油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绛的,都展将出来;却似做一个全堂水陆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督邮疼的要晕死过去,连“好汉饶命”的话都喊不出来了。
等督邮睁开眼,发现自己已经出了馆驿厅堂,被绑在了县衙前的马桩上,浑身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痛。张飞脸红得可怕,两眼圆睁,像喷着火一样,手里拿着不知道从哪折下来的柳条抽在自己的身上,每抽一下,就像火烧的烙铁烙在身上一般火辣辣地痛,还听张飞嘴里喊着“我打死你这害人的狗官,打死你这狗官!”抽了一会,柳条断了,张飞就又从周围人群的手里接过新的来抽,每抽一下,人群就发出欢呼声。
督邮痛苦地几近要死过去,心想:完了,难道我命休矣?
正在绝望之间,忽然听到远处一声呼唤:“三弟,快住手!”督邮看见刘县尉正拨开人群走了进来。
督邮这下像抓到救命稻草般喊:“玄德公(刘备的尊称)快来救我!”刘备问张飞发生了什么事,张飞就将事情一五一十地跟刘备说了。
督邮心想:这下完了,刘备也一定不会放过我了,但无论如何,我要求他。于是他就苦苦哀求“玄德公饶我一命吧,玄德公饶我一命……”
站一边的关羽说:“大哥,我们兄弟三人立了那么多功劳,大哥才不过得了个小小的县尉一职。并且今天还被这督邮侮辱,这等君王也非我们的明主,我们不如索性杀了这狗官,弃官归乡,再另图大计吧!”
人群中的百姓也大声喊:“杀了这狗官!杀了他!杀了他!”刘备看着血肉模糊、浑身发抖的督邮,夺下张飞手里的柳鞭,恨恨地说“你这狗官,本该杀了你,但姑且饶你一条狗命,再不可祸害百姓!”督邮一听,立马如捣蒜一般一个劲地点头:“我再也不敢了,不敢了……”
刘备拿出自己的印绶,挂在督邮脖子上,跟张飞、关羽三人扬长而去,直投奔代州刘恢。从此,刘备带领关羽、张飞二人以及他那支小小的武装力量,投入到军阀混战中,开始了他的创建蜀汉大业的艰难征程。
★心星点灯
1.多助,失道寡助
读遍整部《三国演义》,读者会发现这个作品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刘备的宽仁爱民、深得人心,这样的精神是贯穿全篇的。开篇时,刘关张桃园结义时的誓词便赫然标出“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八个大字,这既是他们的政治目标,又是他们高高举起的一面道德旗帜。从此,“宽仁爱民、深得人心”就成了刘备区别于其他政治集团领袖的显著标志。
本章故事说了刘备第一次担任官职——安喜县尉,“秋毫无犯,民皆感化。”督邮索贿不成,想要陷害刘备,百姓纷纷为之苦告的故事。后来刘备任平原相,已被誉为“仁义素著,能救人危急。”陶谦临终的时候,以徐州相让,刘备想要推辞,徐州的百姓“拥挤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州,我等皆不能安生矣!’曹操擒杀吕布,离开徐州时,百姓焚香遮道,请留刘使君为牧。”这表明他在徐州的时间虽然不长,却已深得民心。
即便在刘备又一次遭到严重挫折、不得不到荆州投奔刘表,受命屯驻新野时,他仍以安民为务,因此“军民皆喜,政治一新。”新野百姓欣然讴歌道:“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建安十三年秋,曹操南征荆州,正好遇上刘表病死,刚刚继位的少子刘琮不战而降。这个时侯诸葛亮建议刘备攻刘琮而夺荆州,他却说道:“吾不忍也。”当他由樊城向南撤退时,“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有人劝他抛开百姓,速行保江陵,他却断然拒绝:“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在这样生死存亡的时候,他宁愿有生命危险也不愿抛弃百姓,在历代开国君主中确实不多见。
实际上,刘备大半生都处于颠沛奔走、屡遭挫败的狼狈境地,施仁政于民的机会并不多。但他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重视以宽仁厚德待人,与那些残民以逞、暴虐嗜杀的军阀迥然有别,这为他奠定了良好的民众基础,也在很多时候为他的成功争取到了人心。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这是孟子说的,从古至今,这种实例比比皆是:从周武王姬发伐商纣,到隋末杨广的无道,各地农民起义,瓦岗军得道多助,乃至二战期间,德意日三国失道寡助,中美英等抗战国得道多助。更具说服力的还有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得道多助,而国民党则失道寡助。如果推及到现代社会,一个企业的老总,能够笼络到下属的心,他在商场上的战斗力,一定能够超越很多实力强却不懂得珍惜人才的企业。我们要想团结一批人共同来完成某个目标,就要有刘备这样的精神和素质,这样才可以借众人之力,谋成大事。
2.反抗暴政,嫉恶如仇
提到“鞭打督邮”,第一个让人想到的自然是张飞。在整部小说中,张飞的许多行动都带有正义的色彩:军阀董卓兵败时曾被刘备、关羽、张飞他们所救,却因三人是“白身”而傲慢无礼。张飞因为他的忘恩负义而大怒道:“我等亲赴血战,救了这厮,他却如此无礼!若不杀之,难消我气。”提刀便要杀掉董卓,这是英雄好汉对势利小人的怒斥;刘备任安喜县尉不到四个月,督邮前来巡视,索要贿赂不成,居然拷打县吏,逼他诬陷刘备,对这个贪财害民的家伙,刘备可以忍了又忍,而张飞抓住就是一顿痛打,这是清白自守者对贪官污吏的惩罚;虎牢关前,当八面威风的吕布打败公孙瓒,纵马追击之时,张飞挺矛飞马加以拦截,大喝道:“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这是具有人格尊严者对见利忘义者的极大蔑视。
从这些细节上,足见张飞铮铮铁骨、浩然正气的行为。在当时的社会,表现了正义对邪恶、高尚者对卑鄙者的道义优势,也是对于特权阶级不妥协、嫉恶如仇、敢于说“不”的行为体现。在刘备的政治生涯中,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兄弟,他才能够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张飞的这些言行,足以使那些长期遭受压迫欺凌、满腹怨愤、常常敢怒而不敢言的市井小民们拍手称快,这也是为什么在人们看完故事后,对张飞印象深刻的重要原因。
张飞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汉子,他的这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在今天也是值得学习的。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都要有正义感,缺乏正义感的个人、企业、国家、民族,都是走不太远的。很多人羡慕、崇拜张飞、关羽的英勇和狭义,向往跟他们一样做侠士,能够去帮助那些弱势群体,去做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情。这种精神是值得表扬和肯定的。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到今天为止,都需要“武侠精神”,需要“英雄”去匡扶正义、鞭挞黑暗与恶势力。无论什么时候,做人都要做有是非观念的人,做有正义感的人,不做为虎作伥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