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秋获集
10404900000085

第85章 范仲淹“庆历新政”的历史教训

范仲淹,苏州吴县人氏,二十七岁登进士第,步入仕途。面对北宋的内忧外患,他怀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积极主张改革。

范仲淹任职期间,曾多次奏疏改革时弊。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天圣三年(1025年),提出改革恩荫太滥的奏疏。天圣五年(1027年)的《上执政书》,提出了“固邦本,厚民力,重名器,备戎狄,杜奸雄,明国听”的建议。天圣八年,又上疏并州县,裁冗员。特别是在庆历三年(1043年)的《上十事疏》中,将他多年来的改革主张综合成系统的基本改革方案。在宋仁宗的支持下,按这一方案正式进行改革。

范仲淹提出的改革十事是:“一曰明黜”,改革只讲资历年限,不问政绩如何,“人人因循,不复奋励”的磨勘制度。“二曰抑侥幸”,改革恩荫制度,限制官僚子弟与“孤寒争路”。“三曰精贡举”,改革教学内容和考试方法,主张“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四曰择长官”,要求重视对地方官员的选拔。“五曰均公田”,让地方官均其收入。“六曰厚农桑”,主张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七曰修武备”,主张招募精壮兵丁守卫京畿。“八曰减徭役”,减轻人民负担。“九口信”,要求严格执行皇帝大赦天下,减免赋税的诏书,取信于民。“十曰重命令”,要求立法要慎重,一旦颁行,必须言必行,行必果。这十条的中心是整顿吏治。这次改革是在宋仁宗庆历年间进行的,故史称“庆历新政”。

按理说,范仲淹提出的这十项整顿政事的主张,对于克服当时官俸兵饷激增,民穷财困的状况,对于减轻老百姓日益沉重的负担,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缓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增强国防力量,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巩固北宋王朝的封建统治,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庆历新政”从庆历三年一月开始实行,至庆历四年五月便基本结束,先后总共才一年多点的时间便夭折了。

“庆历新政”为何会如此短命?

首先,是最高统治者宋仁宗赵祯动摇不定,改变初衷。宋仁宗由于形势所迫,开始是支持范仲淹改革的。但接下来在以宰相章得象为首的守旧派官僚的攻击、挑拨下,赵祯公然认为范仲淹等改革派“欺罔擅权”,“怀奸不忠”,要“行(伊)尹、霍(光)之事”。于是,对改革派从开始支持,继而反对,这就使改革失去了靠山。

其次,是保守派的攻击、诬陷得逞。为了搞垮改革,保守派到处煽动人们对改革派进行攻击和诬陷。他们诬告改革派或贪污受贿,或结党营私,或“谤讪周孔”,或“欺罔擅权”,等等。昏庸的仁宗,对这些诬陷竟然不辨真伪,坚信不疑。对改革人士不但不加以保护,反而将他们统统赶出朝廷,迫害打击。范仲淹、欧阳修、杜衍、韩琦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贬出朝的。范仲淹本人被赶出朝廷后,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在赴颍州途中,由于悲愤交集而一病身亡。

再次,是改革派妥协苟且,中途洗手。本来在范仲淹刚倡导改革时,虽因与执政大臣政见不合,被斥为“朋党”而屡遭贬谪。但身处逆境的范仲淹,几上几下之后,名气反而更大,赏识他的人也越来越多。一批新上台的青年官僚,如富弼、欧阳修、余靖、尹洙等,都挺身而出,支持他改革。在地主阶级中形成一片大喊改革的呼声。可是曾几何时,好景不长。当仁宗翻脸,改革派受贬,几经颠簸之后,便锐气丧失,日趋保守。

这些因素,就造成了“庆历新政”的悲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