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秋获集
10404900000042

第42章 滇池之滨的伟大航海家

小小五百里滇池,出了一个伟大的航海家。他就是蜚声全球、永载史册的郑和。

马三宝的身世

郑和是云南昆明市昆阳镇人,回族。其父到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城朝过圣,被人尊称为“马哈只”。马哈只共有子女六人,郑和排行第三,故小字三宝,学名马和。

马和年幼时,云南地区兵荒马乱。他十一岁那年,父亲死于战乱,随母亲流落他乡。马和十四岁那一年,被明军掳去,送到明朝早期的都城应天府(南京)当了小太监。后来,马和又被明太祖朱元璋作为“礼物”,送给了镇守北京的燕王朱棣。在北京,马和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深受朱棣的喜爱和器重。

明太祖死后,朱氏家族发生了争夺皇位的斗争,史称“靖难之变”。马和为朱棣出谋划策,终于打败了刚继帝位不久的朱元璋的孙子朱允文(建文帝),夺得了皇位。明成祖朱棣称帝后,提拔马和为“内宫太监”,并赐他姓郑。从此,马和便改姓为郑和了。

七次远渡重洋

郑和生于1371年,卒于1435年,享年65岁。有28年是在远航中渡过的,是个名副其实的伟大航海家。他从1405~1433年,先后七次远航,时间分别是:1405~1407年,1408~1411年,1412~1415年,1416~1419年,1421~1422年,1424~1425年,1430~1433年。他的船队先后到过亚洲的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柬埔寨、菲律宾、斯里兰卡、印度、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的肯尼亚、索马里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所到之处,主要进行两项活动:一是拜访所到国的国王,并邀请他们或派使臣访问明朝中国;二是在平等的基础上与所到国进行贸易。

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洋”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首先,他的远航加强了中国与南洋和印度洋各国的友好交往,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1419年,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归来时,就有十七个国家的使节到中国来访问,其中有的是王子、王叔、王弟等。满剌加的国王、王后一行500多人,也曾来南京访问,受到了明成祖的盛情款待。郑和到达占城(越南南方)时,其国王骑着大象亲自出迎。时至今日,东南亚很多国家都还保留有不少纪念郑和的文物古迹。如泰国的一个港口命名为“三宝港”,马六甲一城市被称为“三宝城”,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地方叫“三宝垄”。我国西沙群岛的永乐岛、南沙群岛中的郑和岛等,也都是为了纪念郑和而命名的。这表达了海内外人士对郑和的崇敬,对他的伟大历史功勋的肯定。

郑和下“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论时间,比迪亚士1487年到达好望角,哥伦布1492年到美洲,达·伽马1497年到印度和麦哲伦1519年开始环球航行,等等,至少早半个多世纪。论规模,上述航海家率领的船队谁也赶不上郑和,郑和第一次远航时,共有62艘大船,27800人之多,而迪亚士只有小船三只,哥伦布也只有三艘船90人,达·伽马有四艘船170人。他们之中规模最大的麦哲伦远航,也只不过是有五艘船265人罢了。

其次,郑和下“西洋”还丰富了有关世界地理和航海技术方面的知识。如他在航海中绘制的《航海地图》(共20图40面),就是世界上的第一部海洋地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郑和绘制的这部地图一直为中外商人和航海家在远航中使用。

郑和的功绩永为世人铭记,昆明人民的骄傲和自豪,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缅怀这位伟大而杰出的航海家,人民政府在他的家乡昆阳镇修建了郑和公园,并且在园内设立了郑和纪念馆,收藏了大量有关郑和的资料,供人们研究和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