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秋获集
10404900000035

第35章 诸葛亮“南抚夷越”

三国时,以滇池地区为中心的云南全境,以及贵州西部和四川西南部,统称为“南中”。归属蜀国管辖。蜀汉政府对于南中,始终实行诸葛亮“隆中对”时所提出的“南抚夷越”的战略方针。即使是在不得已而用兵的特殊情况下,也是坚持这一战略方针的。

两汉以来,内地的大批汉族由于种种原因,纷纷迁往南中。他们与南中的各少数民族融合,有些夷化了的汉人,逐渐发展成为南中的“大姓”,即地方豪强势力。他们中除永昌的吕凯是亲蜀派外,其他的“大姓”都是亲吴派。

南中“大姓”中,盘踞在滇池地区的雍闿,以孙吴作后台,在223年带头发动了对蜀汉的叛乱。各“大姓”纷纷响应。一时间,雍闿在益州、高定元在越(四川西昌)、朱褒在黔西和滇东北、孟获在朱提(昭通),都举起了反蜀的旗帜。蜀汉在南中的统治,除永昌外,全部土崩瓦解。

诸葛亮“七擒七纵”

以雍闿为首的南中“大姓”的叛乱,使蜀汉政府大为震惊。因为丢了南中,巴蜀便不能巩固;巴蜀动摇,关中也就难保。为了与曹魏争夺中原,诸葛亮等必然要巩固后方,绝不能任随后院起火,坐视南中落入吴国之手,或任其割据一方,离蜀汉而去。但又鉴于蜀汉“初遭大丧”,未便加兵。于是,根据“南抚夷越”的战略方针,诸葛亮决定对南中进行“和抚”。在派人与吴重新修好的同时,派常等至南中对叛军晓以大义,希望他们迷途知返。然而,得到的回报却是常被杀。雍闿等气焰十分嚣张。

在这样的背景下,诸葛亮不得已才对南中用兵,率军亲征。南征前,马谡劝诸葛亮以“攻心为上”,被采纳。诸葛亮对南征军发出教令:“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225年春,诸葛亮兵分三路南征。东路派马忠率军攻朱褒,中路派李恢攻雍闿、孟获,西路由诸葛亮亲率军攻高定元,结果雍闿被高定元部队所杀。这件事,引起了叛军内部极大混乱。代替雍闿为主帅的孟获不得不率众退却。诸葛亮抓住战机,在会理击杀了高定元之后,又南追孟获。

《资治通鉴》记载:“获素为夷汉所服。”这说明孟获这个人在南中各族人民中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大概就是由于这个缘故,诸葛亮才会在军事上对孟获“七擒七纵”,以此来达到政治上实现民族团结的目的,使“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基本策略具体化。

据清人写的《一统志》所记,诸葛亮首次擒俘孟获的地点可能是宁远城(四川西昌)东二里处。诸葛亮让被俘的孟获“观于营垒之间。问曰:‘此军如何?’获曰:‘前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阵,若只如此,即定易胜了耳。’亮笑,纵使更战”。(习凿齿:《汉晋春秋》)孟获退入云南境内后,诸葛亮渡泸水(金沙江)与之多次再战,又曾六次擒俘孟获,并放之。最后一次擒俘孟获当在石城(曲靖)。诸葛亮打算继续释放他,孟获却不走了。他感慨万分地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225年5月,诸葛亮率领的三路大军会师于滇池。蜀军从“五月渡泸”,前后作战约四个月,就平定了南中四郡的叛乱。之后,由滇东班师,12月回到了成都。

治理与开发南中

平定南中“大姓”叛乱后,如何治理南中呢?诸葛亮采取了以下措施治理开发南中。

第一,是对南中“不留兵,不运粮”,对“大姓”继续给予信任和重用。除了任命李恢为建宁郡太守,吕凯为云南郡太守,王伉为永昌郡太守之外,还将“南中俊杰”孟获、孟琰等调往蜀汉中央政府中,担任御史中丞、辅汉将军等要职。这对孟获等人可能有进一步加以控制的意思。但不管怎么说,总是没有排斥打击他们。这就在政治上稳定了南中的局势。

第二,为了削弱南中“大姓”势力,加强蜀汉中央政府对南中的控制,诸葛亮除了“移南中劲率青羌万余家于蜀”外,还将南中地方政权大划小,分五郡为七郡。那就是改益州郡为建宁郡,郡治所在地由滇池(晋宁)迁到味县(曲靖);从建宁、永昌两郡中,各划出一部分辖区来,新组建了云南郡(今大理地区);从建宁、牂牁两郡中,又抽出一些地盘来,新组建了兴右郡(今文山、红河州)。这样一来,原来南中的四个郡,就变成了云南境内五个郡(建宁、永昌、兴右、云南、朱提),加上牂牁,越嶲两个郡,共七个郡。这就分散了地方实力派的力量,而且被任命的郡守均是忠于蜀汉的,从而加强了中央的权力。

第三,实行屯田,大力开发南中经济。特别是在建宁郡的新治所味县(曲靖),大规模屯田。使曲靖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成为继滇池地区之后,南中的又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第四,重视发展民族文化,并以此增强民族团结。滇池地区的古代民族信奉巫教,其经典为“夷经”(巫经、巫画)。诸葛亮将其加以改造,为南中少数民族作图谱。“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次画神龙,龙生夷及牛马举。后画部主史乘马幡盖,巡行安恤。又画牵牛负酒,赍金宝诣之象,以赐夷。夷甚重之。”这是形象生动地用类似当今的连环画的绘画,来图解南中各族的起源和赞颂民族。收效甚好。因此,诸葛亮对代表滇池地区古老文明象征的铜鼓,也加以模仿制造。他令工匠做了不少“面广一尺七寸,高一尺八寸,边有四兽,腰来下空,旁有四耳,花纹甚细,船泽如瓜皮,重二十斤”,“声极圆润”的“诸葛鼓”,分赠给南中各族。以此表示尊重民族文化和象征民族团结。

经过诸葛亮治理、开发后,南中地区的生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为蜀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力和兵力。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就曾宣称:“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更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南抚夷越”的民族团结政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千百年来云南各族人民都在怀念这位杰出的政治家。有的民族按诸葛亮先生的戴帽子的式样,建筑自己的住屋,傣族把泼水节时放高升的“孔明灯”当做最吉祥的礼物。滇东南地区有数不清的“孔明堆”,相传那是在诸葛亮死后,为了防止曹魏挖他的坟墓而造的以假护真的假坟。这一切都凝聚着古滇人的后代们对诸葛亮的怀念和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