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兰州历史文化(民俗民风)
10400100000034

第34章 三月十三朝北山

昔日,兰州城里城外,山上川里,多有寺庙道观,总数不在两三百座以下,一年四季,庙会、花会接连不断。

白塔山雄踞黄河北岸,阳光充分照射,早春阳和温暖。明代正统末,镇守甘肃太监刘永诚于山顶建白塔慈恩寺,供奉地藏菩萨。由于他长年军务倥偬,转战塞外,不能尽孝心奉养老母,还因征战杀戮过度,产生赎罪祈福之愿,故名慈恩寺。山顶建地藏殿,山下建玉皇阁,取《易经》“地天泰”之义。殿阁之间,建有十座小庙,称为十王庙,塑有十殿阎罗、牛头马面,狰狞可怖。十王庙两侧,随地势布置三官殿、罗汉殿、文昌宫等殿宇。地藏菩萨甚为慈悲,能为众生担荷一切难行苦行,能满足众生需要,能祛除疾病,度尽地狱众生。白塔山上的这套佛道的文化架构,意在惩恶劝善,祈求兰州安泰,保佑百姓平安。

因之,每年自三月十三日起,白塔山有三天庙会,蛰伏了一冬的兰州人扶老携幼,登山礼佛,谓之“走腰腿”。由于兰州人习惯睡石板热炕,体弱者易患腰酸腿疼之病,传说这时登北山,能获地藏菩萨保佑,能治愈腰腿病,能免灾获福。实际上人们乘着和煦的春风,晒着温暖的春日,沿曲折小径,缓缓登一趟山,腰腿得到活动,血脉得以畅通,病痛自然缓解了二三分。中小学生也登山旅行。各个寺庙里香烟缭绕,钟磬齐作,僧道各自诵经。戏台上锣鼓大作,秦腔高亢,唱会戏酬神,游人踮脚伸头看戏,小贩大声叫卖油炸兰花豆、洋芋片片、大王瓜子(大板瓜子的商标)等零食,甚为热闹。清人陈炳奎《金城竹枝词》吟咏:“烧香白塔到云崖,回望浮桥水面派。侬自上来人自下,罗裙开处露弓鞋。”不过有时遇到狂风,实则是今日的沙尘暴,灰尘蔽空而来,飞沙走石,游人变为“土人”,则大煞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