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兰州历史文化(民俗民风)
10400100000111

第111章 菜贩子

早在清乾隆时,就有兰州菜贩子的记载,只不过被雅称为“卖菜佣”罢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兰州城南、西、东多为果园菜地,一般在果树下种植蔬菜。菜把式生产出应时蔬菜,用马莲扎成把子,放在地头,等候菜贩子卖去。菜贩子将所卖菜把子,就近在沟沿(水渠)里淘洗洁净,装在浅子里面,缠上网兜,鼓鼓的、沉沉的。装时,讲究蔬菜色彩的搭配,洁白如玉的水萝卜一律叶朝里,萝卜朝外,好像是一筐珍珠,上面再随意点缀几缕绿叶,煞是可爱,论把子卖。装莲花菜,必定把绿色的外皮剥尽,露出白色,再摆上几枚火红的灯笼辣椒,分外好看,这是论斤卖的。

清晨,菜贩子已从菜园批来新鲜蔬菜,忽悠忽悠闪着扁担,不时左右换肩,走街串巷,高声叫卖:“嫩闪闪的尕白菜买唻!”“刚上市的天鹅蛋(红色水萝卜)买唻!”主妇闻声来买,必定热情招呼,搞定价格后,拣亮活的秤,总把秤杆打的高高的,还要搭上几根葱,一小撮芫荽。如果秤低一点,主妇就会放出一句话:“小心把脚面砸下(兰州话读ha)!”菜贩子连忙移动秤砣细绳,再在秤盘里添上几根菜,热情地说:“秤旺得很!”主妇满意地付钱,拿菜进院。

上午早早把菜卖完,下午菜贩子就去茶园子喝茶,泡上一小壶香片,或在自乐班里吼一折秦腔,或杀几盘象棋,听一段说书,不时含茶壶嘴品咂,优哉游哉。次日一大早又精神饱满地去菜地批发时鲜蔬菜,又沿街叫卖,周而复始。1956年公私合营后,菜贩子都成蔬菜门市部的营业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