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语禅心
10397300000015

第15章 杀商主祀天喻——方向明确,义无反顾

“佛语”

昔有贾客,欲入大海。入大海之法,要须导师,然后可去。既共求觅,得一导师。

既得之已,相将发引。至旷野中,有一天祠,当须人祀,然后得过。于是众贾共思量言:“我等伴党,尽是亲属,如何可杀?唯此导师,中用祀天。”

即杀导师,以用祭祀。

祀天已竟,迷失道路,不知所趣,穷困死尽。

“译文”

从前有一帮商人,想要航行过海。然而,要进入茫茫大海航行得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才行。于是,在他们的共同努力寻求下,找到了一位向导。

既然有了向导,大家就一起上了路。来到一处旷野的时候,有一座祭天的祠堂,按照惯例,需要杀生祭祀,然后才能过去。于是这帮商人便商量说:“我们这些同伴乡党,尽是亲属关系,怎么下得了手呢?只有这个向导是外人,正好用他来祭祀天神。”

于是当即把向导杀了,用他做了祭祀。

祀天完毕后,众人却迷失了道路,不知该向哪里走,结果这些商人全都困死在旷野之中。

“禅心”

在沙漠中丢失了指南针会怎么样?答案是你只能在一个范围内转圈,永远也走不出这个沙漠。

选择对的方向,是事情成功的一半。商人们的聪明在于找到了经验丰富的向导,正因为如此才能向着大海的方向前进,可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后的结局恰恰背离了他们出行的初衷。原因是这些商人始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向导与自己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便杀了向导。殊不知,向导和他们之间虽不是亲戚关系,但他们之间的相互协作使得彼此成为一条绳上面的蚂蚱,唇亡必然齿寒。商人没有参透这一禅机,于是困死在旷野中,不恰恰是自食其果的表现吗?

商人就好比你我,向导和其他的商人便是日常生活中解决困难的各种办法。纵使能力再大,失去了方向后,所有的努力只能是徒劳,甚至南辕北辙,越走越远。所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先考虑清楚长远的计划和利益,切不可单纯为了眼下的蝇头小利而断送了美好前程。

慧远禅师年轻云游时曾路遇一位嗜烟的行人,两人走了很长一段山路,然后坐在河边休息。那位行人给了慧远一袋烟,然后他们在那里谈话。由于谈得投机,那人便送给他一根烟管和一些烟草,慧远高兴地接受了行人的馈赠。

慧远与那人分开以后,心想:这个东西令人十分舒服,肯定会打扰我参禅,时间长了一定会恶习难改,还是趁早戒掉的好。于是就把烟管和烟草全都扔掉了。

过了几年,他又迷上了《易经》。那时候正是冬天,地冷天寒,他于是写信给他的师父,索要一些寒衣。但是信寄出去已经很长时间,山上的雪都开始融化了,师父既没有寄衣服,也没有任何的音信。慧远于是用易经为自己占卜了一卦,结果算出那封信根本没有送到。

他心想:“易经占卜固然准确,但如果我沉迷此道,怎么能够全心全意地参禅呢?”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接触易经之术。

再之后他又迷上了书法,每天钻研小有所成。有几个书法家居然对他的书法赞不绝口。

他转念想道:“我又偏离了自己的正道,再这样下去,我很有可能成为书法家,而成不了禅师了。”

从此他一心参悟,放弃了一切与禅无关的东西,终于成了一位禅宗大师。

慧远禅师正是因为始终如一地坚持着既定的方向,最终才成为一位禅宗大师。倘若朝秦暮楚,不但一事无成,还有可能对这个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而那些商人们就是因为放弃了最初的理想,才迷失在了旷野中。

处理事情之前,就应该明确一定的方向。只有目标明确,你才能开动所有的马力一往无前,才能赢得你想要的成功。

当你迷茫的时候,不妨休息一下,抬头看看前行的方向是否正确,如此,才能顺着路的方向到达属于你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