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一线教师的修炼之道
10397200000036

第36章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在坚持教育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教师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学统一。“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教育理念。他说:“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所以,孔子教学主张按照每个学生所具备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呢?

(1)深入了解学生,接受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的前提就是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世界上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因此,想要了解他们就必须用心去和他们每个人做朋友,通过跟他们接触,思考问题、多做分析,一方面要了解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一方面要看到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一方面要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一方面要了解他们的脾气爱好;一方面要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一方面要了解他们的人际交往情况;一方面要了解他们接受知识的实际能力,一方面要了解他们的知识体系存在哪些漏洞……

接着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注重他们的个性、兴趣爱好,倡导乐学,从而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自我。

孔子在教学实践中总是会认真观察学生之间的差异,他将学生的性格分为三种类型:狂者、中行、狷者,并且对每个学生都做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比如他认为:颜渊能“闻一知十”,子贡只能“闻一知二”,“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客言也”。这些都代表孔子对其学生的才能差异一目了然。

(2)要依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实际特点,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无违。”孟懿子一时间没有理解,但也没有再继续问下去,于是孔子也就没有讲下去。后来,樊迟问孔子什么是无违,由于樊迟的理解能力比较强一些,于是孔子就告诉他无违指的就是父母生前死后都要按礼的规定对待他们,不能违反。这是因材施教最具体的体现。

当然,孔子的教学模式不同于现代的教学模式。那在现代社会,我们该怎样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呢?这就需要教师按照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对策,以便做到既能坚持教学大纲规定的统一要求,也能克服统得过死的弊端,使学生们真正获得收益。

(3)正确看待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措施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的一个解决作业难题的方法。他把学生分为若干组,分别是:超优秀的学生,优秀的学生,中等的学生以及普通的学生。然后再按照这个基础,划分相应的作业,这样就不会出现作业完成情况快慢不统一的现象了。

实际上,因材施教的核心是教师在发现学生的兴趣和优势后,能够给予他们一些正确引导,扬长避短。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还有这样一句老话:你或许能管住他的身体,但你无法管住他的心灵。只要他感兴趣,他爱那件事情,你就永远也无法阻止他去过问,反过来,当他没有丝毫兴趣时,就算你再怎么努力,他也不会认真对待。所以,兴趣是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每个老师都应当关注、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顺着兴趣发展远比强迫学生死读要好很多。

(玲珑)

§§第五章 一线教师的真爱修炼之道

爱生自能受生爱,师人方能为人师。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一线教师只有真诚地对学生付出爱心,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赢得学生的心,从而赢得成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