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海归竞技中关村
10391700000078

第78章 化技术为权利,专利为王

人生之中有很多事情可能就像化蛹为蝶一样,需要的只是一份蜕变的时间。人生之中的许多巧合总是会不期而遇。1998年11月,刘文印回国不久,微软恰好在中国北京成立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名微软亚洲研究院),而其重点即是放在开发多媒体输入、信息存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识别、新一代多媒体技术等革新型研究项目上。

微软提供了世界最前沿的科技设备、最先进的研究环境和科研体制,还有一群像张亚勤、沈向洋、凌小宁等同样怀揣梦想的优秀人才。面对这样的机遇,刘文印应李开复之邀于1999年1月份加盟微软中国研究院,成为在微软中国研究院上班的第一个研究员,负责图像识别方面的工作。

作为工程图纸处理及图形识别领域的世界知名专家,在谈到微软3年工作的体会时,刘文印说,微软坚决拒绝等级文化,弘扬自由精神,提倡团队合作的企业文化以及良好的激励机制给人以很大的工作激情,但是微软并不是个完美的企业,作为一个拥有行业垄断地位的企业在国内众多消费者心中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形象。

而在说到收获时,刘文印表示在微软工作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专利意识,软件专利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1991年微软只有几项专利,而发展到今天微软已经有好几千项的专利,在微软这段时间的工作让刘充分认识到运用申请专利来获得法律许可和保护的权利的重要性,专利意味着一种垄断性权利。最近几年中国的专利申请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总体来说和国外还是存在差距,特别是在发明专利上与国外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刘先生在谈话中还特别提到目前他已经申请了15项专利,而对于申请过程的感受,他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国内的专利申请代理机构水平参差不齐,通过这么多次成功和不成功的申请,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对于第二点收获,刘先生说是人才的选拔培养,在微软的这段时间和一群精英一起共事,在挑选开发合作的伙伴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也许是骨子里那种研究者的好为人师情结,在2002年初刘文印加入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系任博士生导师、助理教授;同时兼任上海大学兼职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城市大学的教学科研体制环境给刘提供了很好的施展空间,2005年刘文印和同事一起以2002年香港城市大学珠海研发中心的科技孵化项目为基础创办了珠海发思特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并任总经理。公司依托于香港城市大学,以软件和系统集成为核心,提供行业应用软件、系统集成和技术支持等诸多服务,是专业化的无线通信技术业务与软件提供商,是移动信息、移动教育等领域的业界领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