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海归竞技中关村
10391700000027

第27章 春来江水绿如蓝——借政策的机遇迎来转折点

春天脚步的临近,意味着希望的诞生、机遇的降临。杜超在机遇面前是从容不迫的。

在科技部颁发的2007年度创新基金重点扶持项目中,特别提出了关于鼓励开发电力系统应用软件产品的创新计划。此计划的提出又给“优力科恩”创造了一个施展拳脚的大好机会。为此,他们经过分析、考察、研究,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中长期电力负荷分析平台的研究上。

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调度、用电、计划、规划等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提高负荷预测技术水平,有利于计划用电管理,有利于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和机组检修计划,有利于节煤、节油和降低发电成本,有利于制定合理的电源建设计划,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长期负荷预测是电力建设中的基点,负荷预测的准确性与电力系统的安全和节能息息相关。

电力负荷预测中经常按时间期限进行分类,通常分为长期、中期、短期和超短期负荷预测。长期负荷预测一般指10年以上并以年为单位的预测,中期指5年左右并以年为单位的预测,中长期电力负荷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决定新的发电、变电机组的安装与电网的规划、增容与扩建,是电力规划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设计院系统规划的基础和重点内容。

中长期负荷预测受经济、社会、气候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更大,目前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保证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满意的结果,有时误差会很大。建立负荷预测综合模型,充分利用各个负荷预测模型的有用信息,提高预测精度,是中长期负荷预测的必要途径。遗憾的是,由于中长期负荷预测的历史数据较少,传统的预测模型仅基于历史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往往由于信息量不够,使得预测结果与实际有较大的出入。同时对中长期负荷预测而言,仅考虑历史数据的拟合度是不够的,预测结果是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由于以上提到的种种困难,虽然中长期电力负荷的科学分析与预测有着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但目前并没有一套可行的分析方法,与之相关的分析软件也是一片空白。仅从近十年文献上来看(1997~2007年),也多处于研究性、探索性阶段。

电力领域中长期负荷预测,不同于以往用户理解的侧重于管理的专家决策系统,而是应用于电力生产中。对于电力设计部门,应用这套系统可以更科学、更有效地解决系统设计的具体负荷预测;对于电网公司,应用这套系统可以明晰电力用户真实的电力负荷需求,从而制定相应的电网建设和电网调度计划。

电力领域中长期负荷预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电力工程的造价,比如说,一个100瓦的灯泡,100伏安/小时,一个伏安对于高压变压器需要300到400元的造价,如果通过对负荷预测的各个环节进行量化评析,降低1000伏安,工程造价至少可以省下30万元人民币。同时对于电力线损的降低也有深远意义,准确优化的负荷预测,可以大幅度降低电力线损,提高电力使用效率。

另一方面,“优力科恩”正在研发的电力中长期负荷预测系统可以使负荷预测更加科学化和透明化,可以促进设计院、电力公司与用户三方的交流和沟通,使系统设计方案有据可查,可以模拟检验,避免领导“拍脑袋工程”,使电力工程建设的基点更加符合实际要求,从而优化电力建设工程。

杜超介绍,他们现在的中长期电力负荷分析平台建设,先从电力设计院开始,从系统设计的具体生产流程的固定模式人手,分析这些环节的内部因素是否合理,并量化系统设计各个环节中的要素。其将来的目标,是在全国电力设计部门都应用电力中长期负荷预测系统,使其成为电力设计院的“典型设计”,即电力设计过程中依照的技术规范标准,为电力设施的安全和节约作出突出贡献。

“由于在国内没有现成的成果或是应用到电力工业的实例,用户没有可供参照的实例,不清楚通过应用这套系统具体能起到什么作用,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我们与客户的沟通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我们未来的道路还很艰辛,任重道远,但是我们充满信心。”杜超的话里流露出一种艰辛,也昭示着一种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