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海归竞技中关村
10391700000193

第193章 激情创业:在挫折中百折不挠

2000年,美国的互联网概念被炒作到鼎盛阶段。

互联网技术是一个神奇的发明,它在一夜之间让地球变小了。凭借一根根的电话线,可以把全世界各地的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互联网以极快的速度蔓延到了社会生活、生产活动的每一个角落。

人们对互联网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感到惊喜和兴奋。

周涛的创业激情也毫无例外地被点燃了。

他和几个美国伙伴一起创办了一家名为“Nexjournal。com”的网站,是一个新颖的、博客型的网上新闻杂志。用户可以把自己每天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感受、评论发表到该网站上,形成了一个网络媒体社区。这在当时是一个很新的概念。如同北京电视台以真人真事为对象的“7日”节目和“大城小事”栏目,对用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技术手段上也被证明,后来流行的Web2.0的用户自我上传文件的模式,其实起源于像当时Nexjournal等先驱网站的方式。大约4~5年以后,这种类型的网站才会真正成熟和流行起来。

大家都知道,互联网技术的投资风潮在美国产生了巨大的泡沫,真正能够生存下来的公司微乎其微。人们对于泡沫破灭的恐惧,使网站的融资极其艰难。由于资金上难以为继,网站被迫关闭了。

至今回想起来,周涛对这次创业的经历还是历历在目,充满感情。第一次创业梦想的破灭,令周涛感觉非常沮丧,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但是周涛说,这次失败给他带来打击的同时也让他发现了自己的创业激情是如此强烈。

周涛选择了加入创业团队,积累创业经验的行列。

2001年,周涛加入了一家初创型基金。老板是20世纪80年代华人著名创业家,所创办的6家企业里,有3家在纳斯达克上市。这是一支专门帮助企业在中国设立研发生产中心,开拓中国市场的私募基金,周涛得以在这里积累了更多的投融资经验。由于互联网泡沫破灭造成的股市低迷,人们风险意识的增强,当时的融资环境跌落到了历史的低点,这个项目最终没有能够进行下去。

2002年,周涛返回达特茅斯学院,在著名的塔克商学院(Tuck)完成了相当于MBA的工程管理硕士学位,2003年再次加入创业团队,并且得以返回祖国工作和实践。

2003年7月,周涛加入了一家总部在美国硅谷的专门研发高清电视存储加速设备的高科技企业——亿科三友,先行负责在上海组建研发队伍,从2004年开始,到北京升任中国区总经理,历时3年。

在加入亿科三友回国以前,周涛已经通过了GOOGLE的多轮面试,只剩下最后一轮面试了,他还是坚定地选择了加入高科技创业队伍的决心。周涛说,亿科三友给予他很多,从组建研发队伍到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的建立、竞争机制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的宝贵经验。

对于一个能够在自身经历中不断总结、善于学习的创业者来说,成败不足以论英雄。经历了挫折,经历了再创业团队中的不断学习和实践,周涛获得的不仅是成长,而且更加坚定了周涛的创业信念。

这时周涛在上海交大的一个校友找到了他,邀请他加盟,借助他的市场经验和管理才能,共同开发和推向市场一款新的计算机存储技术项目。

周涛再次开始了新的创业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