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海归竞技中关村
10391700000185

第185章 北京优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众喜博士

郑众喜

郑众喜,男,1967年9月生于湖南。1989年获得中国矿业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担任日本国立弘前大学任研究员和客座教授,目前在日本国立弘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3年1月~1997年3月,日本株式会社SIM公司部门经理。1997年3月-1999年11月,日本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高级研究员。1999年11月~2005年9月,美国硅谷大型半导体设备企业KLA-TENCOR部门经理。2005年9月,在中关村国际孵化园,创立北京优纳科技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他是一位科幻作家,因为他说,他们的产品将来可以让每家都有一位机器人家庭医生,而且诊断的准确性比专业的医生还要高。

他是上世纪60年代生人,言谈间充满着渴盼和实践“中国创造”代替“中国制造”的执著和激情。

事实上,他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海归”企业家。

他有一个很普通的名字,郑众喜,却有着湖南人吃苦耐劳、争做天下先的强悍性格。

他领导的优纳科技有限公司虽然不大,成立只有两年时间,却是世界上在机器视觉和生物切片扫描领域最强大的几家企业之一。

他们研制的工业智能相机,是世界上第一台200万像素工业智能相机:他们掌握了芯片研制领域的关键技术,以自己的“中国创造”成为世界上最核心技术研发“俱乐部”的少数成员之一;他们研制的全自动切片扫描设备,在国内只此一家,在世界上只有美国和日本掌握这种技术,德国才刚刚开始研制。

芯片是新技术革命的领导性力量,这个产业巨大的规模和惊人的利润,尤其是对一个国家发展的战略性影响,使得任何参与前沿技术研发的企业都具有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而面向全民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病理诊断技术,更是一个造福全人类的事业,它将把科幻世界中的机器人医生变为现实。

如此恢弘的前景,是怎样在这个成立只有两年的企业中实现的呢?

郑众喜回答说,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优纳科技的两个拳头产品,在14年前就开始孕育和成长,我们现在看到的茁壮苗木,其实有着深厚的土壤和繁茂的根须。而优纳科技的成长历程,也就是郑众喜博士的研究和职业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