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海归竞技中关村
10391700000014

第14章 关注中国素材

陈一鸣与日本众多知名动漫企业的合作已有8年多,但他却谦逊地表示:“我自己不是漫画迷,只是对中国水墨画感兴趣。”与国内很多同龄人一样,他最早接触的动画片是《孙悟空大闹天宫》、《铁臂阿童木》等,后来才慢慢踏入了动漫圈。对比中日漫画的差异,陈一鸣说:“我们的动漫企业战略性不强,对市场分析不足,而且原创作品不多,这些问题加起来,就会在国际市场上削掉55%的竞争力。另外,在资源利用上,中国动漫企业经常是创作、销售、产品开发‘一家人’,而日本一个动漫作品出来后,会有400多家企业协作,渠道更畅通、更专业。”他说,还有关键的一点,漫画在日本已有很强的全民文化基础。“大人小孩,人人都在看漫画,在日本经常能看到人们在等地铁时看漫画。在中国,武侠小说的文化基础更好一些,大多是那些‘80后’的人喜欢看漫画,所以中国漫画市场的群众基础相对薄弱。”对于中国动漫未来的发展方向,陈一鸣认为我们应该有特色地坚持原创。他强调说:“中国的动漫要注意结合自身的特点,可以把我们的武侠小说,还有我们几千年形成的历史文化,融入动漫中。比如秦兵马俑、九寨沟等,都是我们独特的东西。时下年轻人热衷的网络游戏,也完全可以成为动漫创作的素材。”

作为国际动漫展中日动漫交流的推动者,陈一鸣认为,动漫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我们引进动漫作品,首先会考虑作品本身对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那种有感染力的作品肯定是首选。比如官崎骏的《千与千寻》这种既有很强感染力又有技术性的作品。”说到与宫崎骏的相识,他说是源于缘分:“他是一个真正的大师。”

为了培养动漫人才,吉众胜在北京工商大学设立了专门的动漫培训班,努力实现无纸化动漫。除了教授基本的技术外,还有能在各种不同机器上适用的多媒体生成转化、自动匹配技术等大量通用软件,将使动漫制作更便捷。这些软件技术将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在无纸动漫平台上,不同公司、不同国家的动漫工作人员都可以进行无障碍交流。工作人员不需出国,就可以申请到美国、日本的动漫制作业务。陈一鸣和吉众胜还在积极寻找更好的动漫教材,“中国有大量好的电脑和手绘人才,但是缺乏好的剧本故事。真正的动漫大师应该具有写和画等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