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按西点的方式做事(Ⅱ)像西点人一样思考和行动
10387800000004

第4章 提升自己——西点第一任校长、著名政治家、科学家乔纳森·威廉斯

乔纳·森威廉斯是名科学家,作为一名科学家,他首先开设了数学和自然与实验哲学这两门课。1803年又增设了法语课和军事艺术课,这使西点军校一开始就建立在正确的学术基础之上。

从乔纳·森威廉斯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成功,并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自己。你唯一能够改变的就是自己,你不可能也不可以去阻止别人的进步。而改变自己的唯一途径就是努力地学习,通过学习可以改造内在的品性与能力,从而改变外在的处境与地位。只有战胜自己的人,才是最伟大的胜利者、成功者。

永不满足于现状

西点的训练是循序渐进的,在难度不断提高的训练科目中,学生的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西点前学员团团长麦康尼夫说:“闲暇时光如果不用来读书,以累积发展自我的力量,而在无所事事中任其流逝,是非常可惜的。”西点要求学员永远要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永远都不要停止前进的脚步。西点有这样一个口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不是第一就要努力成为第一,而即使你是第一,也永远可以做得更好。在西点,没有常胜将军,哪怕你是第一,你也面临更多的挑战。这样的挑战来自于他人,同样也来自于自己。

一个人一旦满足于自己目前获得的成就,便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动力,不再追求更高的目标。而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不前进便意味着后退,就可能被无情地淘汰。一旦你停止前进,便会被别人所赶超。

西点永远需要最好的领导者,需要永远前行的军人,而不是拥有一点成绩便沾沾自喜的“骄傲的将军”。

从西点军校毕业的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坚持不懈、不断进取对成功的意义更大。西点的著名名言也是这么说的:“You will shape up or shake up”,即你要不断进取、发挥才能,否则将被淘汰。

“如果你们认为自己做得够好了,那么,微软离破产就只有15个月!”这是比尔·盖茨时常训诫员工的话。这话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然而,细细品味,确实发人深省。

现在很多的职场人士对工作持有“只要称职就足够了”的态度,他们认为只要“差不多”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做到最好。然而,恰恰是这样的想法,让他们永远无法得到老板的青睐,永远难以获得提升自己的机会,甚至可能等到被解雇的通知单。

在查理进入麦克森公司的第三年,他没有接到公司续约的通知,反而接到了公司的解雇通知。查理非常不解,自从进入公司,他一向中规中矩,无论与上司还是同事相处都很有分寸,没有得罪过什么人,按照岗位职责来说,他绝对是一个称职的人,为什么要解雇自己呢?他找到经理询问缘由,经理说:“确实,你是一个称职的员工,但这还不够,我们需要的是在这个岗位上能创造更多价值的卓越员工。”

查理的遭遇告诉我们,在工作中,仅仅称职是远远不够的,公司需要的是大量可以创造更多价值的员工。满足于现状很容易成为温水中的青蛙,危险来临的时候依然浑然不觉。

很多员工在没有一点成绩的时候,刻苦努力,像老黄牛一样踏踏实实地劳作,但一旦取得一些成绩之后,就欣喜若狂、得意忘形。这种自我满足的心态只能让自己重新回到以前,甚至变得一塌糊涂。大家都知道乌龟和兔子赛跑的故事,兔子败就败在自满。因此我们必须提醒自己:工作中切忌自满!尤其不要被既有的成绩遮蔽了广阔的视野,从而失去奋斗向前的动力。

美国通用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认为:“员工的成功需要一系列的奋斗,需要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而不会一蹴而就,但是拒绝自满可以创造奇迹。”不满足于现有成绩,就要敢于质疑自己的工作。

在通用汽车公司的一次项目会议上,总经理让他的下属们针对自己的工作谈一些看法,有一个部门经理站起来慷慨陈词:“我现在对自己所从事的这项工作产生一些怀疑。在这两年之中,在首席执行官的指导下,每个部门都接到了上百个项目,有许多项目都投入了大量人力资源和资金,但往往进行到中途便不了了之,这样下去,会毁了公司。我们难道不能抓一些大一点的项目·或者我们能不能为每一个部门分配一些不浪费人力资源和资金又能迅捷见到效益的项目·这些项目不必太多,只要能见到效益,又不会浪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这对我们的发展有莫大的好处。”

这位经理的一番话,震动了总经理和坐在周围的各位部门经理,他们都为这位经理勇于负责的工作精神所感动。整个下午,大家放弃了原先开会的议题,针对这位经理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重新制定战略目标,结果,经过重新调整的战略规划,为公司节省了许多开支,加快了公司发展的步伐。

质疑自己的工作是完善自己工作的前提。很多人都满足于自己的工作状况,习惯于按照上司的安排埋头工作,不想学习,也不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详细的思考,认为自己按照上司的指令,尽职尽责地努力工作了,纵然出现了失误和漏洞,也不关自己的事。其实,这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时间长了,这种行为将会让自己的头脑中充满惰性,失去了创造的活力和创新的思想。

有些谨小慎微的员工认为,要想保住自己的一切,就要按照熟悉的一切工作,不要打破工作的秩序,也不可轻易尝试新的方法,更不要承接那些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否则,就有可能被撞得头破血流。固然,循规蹈矩的人用大家习惯的做法处理自己的工作,一般不会犯大的错误。但仅做到不犯错误,是不能成为一名优秀员工的。

在现今这种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里,公司和个人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只有对公司持有认真负责态度的员工,在工作中不断质疑自己的工作,才能够帮助公司完善体系,适应市场变化,增强竞争力,推动公司向前发展。

除了敢于质疑自己的工作之外,还要让自己从“出色”做到“卓越”。在公司中,也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人,他们认为自己做得可以了,当任务完成得不理想时,他们总是习惯说:“我已经做得够好了。”工作中习惯于说自己“做得够好了”的人是对工作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每个人的身上都蕴含着无限的潜能,如果你能在心中给自己定一个较高的标准,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我,那么你就能摆脱平庸,走向卓越。

事实上,面对激烈的竞争,每个人都不应该满足于现状,要不断地超越平庸,追求完美,事物永远没有“够好”的时候,只有把它“做到最好”才能真正成功。这也是500强企业优秀员工的经验之谈。

当每个员工将“做到最好”变成一种习惯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并获得更多的回报。

当然,这种习惯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把“我已经做得够好的了”当成一种习惯时,其后果将可想而知——工作上投机取巧也许只会给你的上司和公司带来一点点的经济损失,但它将影响到你个人前途的发展。

不断学习是成功人士的终身承诺

西点告诉学生,在学校里获取教育仅仅是一个开端,其价值主要在于训练思维并使其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应用。西点告诉学生要把握生命的每分每秒,把学习当成终生的事业来做。

西点军校的约翰·科特上尉说:“勇敢地面对挑战,并且大胆采取行动,然后坦然地面对自己。检讨这项行动之所以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你会从中吸取教训,然后继续向前迈进,这种终生学习的持续过程将是你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环境中的立足之本。”

虽然可以说西点学员是在最好的军校受训,但是他们仍有很强的危机感。不被社会认可或被淘汰掉,这不仅是学员自己不能忍受的,也是西点军校不能接受的,因为,西点只意味着成功和进步。

一切事物随着岁月的流逝都会不断折旧,人们赖以生存的知识、技能也一样会折旧。唯有虚心学习,才能够掌握未来。毕业于西点军校的ABC晚间新闻主播彼得·詹宁斯,在当了3年主播之后,作了一个很大胆的决定——他辞去了人人艳羡的主播职位,决定到新闻第一线去磨炼记者的工作技能。经过几年的历练之后,他才又回到ABC主播的位置。

成功的团队是没有失败者的,因为团队的力量来源于团队中的每个人。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团队就能够实现个体无法达到的高度。学习力,不仅能促进个人的成长,更使得团队的力量要远大于个体之和,学习力能打造出最具竞争力的团队。

企业管理者一定要看到企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企业就是一棵大树,树枝上硕果累累,产品种类很多,市场反应很好,企业有很大的产值和丰厚的利润。这时候,很多企业管理者就会被企业的发展现状陶醉,沾沾自喜,却没有人看看这棵树的根怎么样。根是什么·就是学习力,这才真正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力之根、竞争力之根。如果企业的根基不牢固,那么眼前再好的美景也将是昙花一现,很快就会烟消云散。因此,一个企业暂时的辉煌并不能说明其有足以制胜的竞争力。企业只有具备很强的学习力才能具有真正的竞争力,才能在以后可能日益猛烈的竞争态势中获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英特尔总裁格鲁夫说: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环境中,面对这么多强劲的对手,为什么我们始终能保持这样的竞争力·因为我们清楚地意识到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只有一个——变化。所以当今世界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学习速度的竞争。

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有一句名言:“两个人各自拿着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两个人各自拥有一个思想,互相交换,每个人就拥有两个思想。”一个团队学习的过程,就是团队成员思想不断交流、智慧之火花不断碰撞的过程。如果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能把自己掌握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拿出来和其他团队成员分享,集体的智慧势必大增,就会产生1+1>2的效果。团队的学习力就会大于个人的学习力,团队智商就会大大高于每个成员的智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善于学习,是团队永远不败的根本。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是构成现代人才体系的三大能力,其中,善于学习又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第一能力。没有善于学习的能力,其他能力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也就很难去具体执行。一个团队也是如此,不会学习的团队永远不可能拥有超强的竞争力。企业竞争的实质是学习力的竞争,唯有不断学习,企业才能长盛不衰。

一个企业要想提高整体的竞争能力,唯一的途径就是使企业真正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圣吉在书中明确指出:“当今世界复杂多变,企业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靠领导者一夫当关、运筹帷幄来指挥全局。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那些能够设法使各阶层员工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学习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保持不败的动力之源。当代企业的发展更证明只有比你的竞争对手学得多、学得快才能保持你的竞争优势,才能永葆领先。

世界上著名企业的发展,无一离不开“学习”二字。美国排名前25位的企业中,有80%的企业是按照“学习型团队”模式进行改造的。国内很多企业也通过创办“学习型企业”而给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

通用电气总裁韦尔奇认为领导应该是“同时作为教练、启蒙者以及问题解决者来为企业增加价值,因为成败而接受奖励和承担责任,而且必须持续地评价并强化本身的领导角色”。他认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带领团队持续学习。企业要想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地提高竞争能力,不断地扩展企业发展中真正心之所向的能力,首先应激发企业内员工的个人追求和不断学习的意愿,从而使之形成一个学习型组织。企业一旦真正地开始学习,定会产生出色的效果,而作为团体中的人也会快速地成长起来,企业的内功更会不断强化。

通用电气正是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典范企业。通用电气公司是美国纽约道·琼斯工业指数自1896年创业以来唯——家至今仍榜上有名的企业。在过去20年中,通用电气给予股东的平均回报率超过23%。通用在克罗顿维尔建立了领导才能开发研究所,每年有5000名领导人在这里定期研修,《财富》杂志称其为“美国企业的哈佛大学”。在那里,没有职务的束缚,可以不拘形式地自由讨论。每周都有100多名职员在这里集合,听取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在韦尔奇的领导下,通用电气领导层变成了一个不断创新、富有成效的领导团体。他们能进一步推动工作,倾听周围人们的意见,信赖别人的同时也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能够承担最终的责任。通用电气的成功源于一个强有力的学习型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独特的学习文化,进而提高了通用电气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并使其长盛不衰。

学习就是生产力,让你的员工学起来,你的员工才能具有更大的生产能力,你的企业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组织员工学习,建立学习型组织,对企业而言,只是小额投入,而这种投入带来的回报绝对是惊人的,并且是持续的。聪明的管理者会用学习来打败对手。

以人为师与以书为师同等重要

西点军校成立之命令签署人汤玛斯·杰弗逊说:“每个人都是你的老师。”西点的每一门课程,授课老师在其专业领域都是具有实务经验的。教授军事历史的老师,是亲自参与过军事行动、创造历史的人;国际关系的老师就来自于外交界;教作文的老师,也是派驻过全球各地,担任过多年公关幕僚的军官。这些教师带来丰富的实务经验,与理论相辅相成。

西点的教师会让学生们明白,做一个军事指挥官,并不是只要雄赳赳、气昂昂就可以,军事将领同样需要博学多识。西点教官最常讲的就是巴顿将军的故事。巴顿将军在沙漠里看到隆梅尔向他的部队走过来,第一句话并不是说:“隆梅尔,我要把你宰了”,而是兴奋地大叫:“隆梅尔,你这只老狐狸,我读过你的书!”

每个人都应在合适的范围内,寻找能弥补自己弱点及不足的老师。因为我们需要成长,需要不断地发挥潜能去实现自我价值,而教师的经验及智慧又使我们尽可能赶超别人,尽快实现自我的捷径。尊重有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

苏格拉底说:“我知道自己几乎一无所知。”这正是一种谦虚向别人学习的良好品质。在学习两字面前,任何人都是老师,一定要忘记自己的身份,放下架子,完全从学习的角度出发,向比自己的知识更渊博的人学习。

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曾经报道了一个少年创业成功的案例,主人公名叫卡梅隆。1994年,卡梅隆只有9岁,他开始了人生的第一笔生意,通过替父母向他们的好友发送节日邀请,他从父母那里获得了一笔小小的酬金。11岁那年,他通过销售问候卡片积蓄了数千美元,并给自己的公司取名为“欢乐与眼泪”。

12岁时,他花100美元购得妹妹积攒的全套30个“豆豆娃”,并将这些娃娃通过eBay网站销售,从中获得了10倍收益。他从中发现了商机,立即批量购进“豆豆娃”,通过“电子港湾”和“欢乐与眼泪”进行网络销售。这使他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就积蓄了5万美元。

随后他用这笔钱作为本金,创办能为客户保密个人信息的My E-Mail邮件服务系统。两年后,该系统每月盈利3000美元。1997年,他与另外两个年轻人合伙,创办Surfingpries网络广告公司,获取巨额利润。卡梅隆说:“高中毕业前,我的资产已超过100万美元。”

当别人询问他成功的原因时,他的回答是:学习,每时每刻都要准备学习。在他的眼里,每个人都是老师,每个人都有比自己强的地方,通过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势,将这些长处和优势复制到自己身上,自己就会变得更加强大。他的成功并不仅仅依靠机遇和商业头脑,更在于他的学习能力。

当代西方管理学者领导力大师、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本尼斯在他的名著《成为领导者》中,写有“学习=领导”的等式。管理者是学习者的观点,也得到了很多企业家的认同。在当今严峻的形势下,学习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种需要,知识经济的增长带动的整个世界的变化,优秀的企业管理者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起来的状况。

管理者只有心态归零,才有学习的动力,企业才能快速发展。美国总统林肯就是一个善于向身边的人学习的人。不少人都知道,林肯在学校只读过一年的书,可是他曾向一些学者及身边的同事,甚至包括和许多农夫、商人、律师商讨国家大事与世界之事,并从他们这些人身上汲取各种知识。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做给他人欣赏,也不是单纯一个接受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思考和感悟的过程,学而思才能长智慧。在学与思中有所创新,提高自己洞察事物的敏锐度和思考的能力,结合自身职业寻求出更好的工作方式与方法,更快地提升自身的领导能力。

学习是管理者最有价值的投资。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这样说过,我们站在一个重要时代的门口,一个变化的时代。处于这样一个时代的管理者,需要保持学习的心态,成为一个博学多思的人,以更好地应变这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优秀的管理者,无一不是勤奋学习的典范。生命不止,求知不断,只有投资于学习,将大脑充实起来,才能在管理工作中得心应手,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很多管理学家都认为21世纪是学习力竞争的时代。真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没有文化的人,而是没有学习能力、没有教养的人。人们的智力相差无几,行业竞争的白热化,决定了要想在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需要在社会这所大学中多向值得自己学习的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