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末节最伤脑筋”,这是西点前校长潘莫将军说过的一句名言。“最聪明的人设计出来的最伟大的计划,执行的时候还是必须从小处着手,整个计划的成败就取决于这些细节。”
西点人都深刻明白“罗马并非一天建成的”,也深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细节能带来成功,同时也能导致失败。细节就好比是精密仪器上的一个细微的零部件,虽然只是一个细小的组成部分,但是却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旦这个“零部件”出错,那就意味着全盘皆输。
细节决定成败
西点学生都明白:战场之上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士兵必须作战,而带兵的军官则必须注意每一个细节,才能确保士兵的性命不会白白牺牲。艾森豪威尔将军曾经强调“每一个细节背后的伟大力量”。西点人深信细节的力量,一再强调每个人必须熟知每一个细节,从背诵一些小诗句、擦亮扣环,到了解M16的构造和使用。
西点学生不仅要照一切的命令行事,而且每一件事都必须做好。如果做不好,长官会非常严厉。例如长官会说:“皮鞋很亮,但是服装根本不及格。”如果长官认为你不够尽力,就像前面所说的那位新生,他会逼着你不断再改进。
面对这么多的要求,新生们有时候不太可能每一件事都做到尽善尽美,因此他们开始学会判断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在重要与次要的事情之间取得平衡。只要专心于任务的细节,就能够应付内心的压力。因为在战场上,任何一个细微的错误、一个细节的忽略都有可能导致流血牺牲,甚至整个战局的改变。所以西点把对于细节的重视训练成了学生们的习惯及终生所秉持的态度,这直接成为了西点学子成功的先天条件。
拿破仑是一位传奇人物,这位军事天才一生之中都在征战,曾多次创造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一些战例至今仍被各国军校奉为经典教例。然而,1812年的一场失败的战役却改变了他的命运,法兰西第一帝国从此逐渐走向衰亡。
1812年5月9日,在欧洲大陆上取得了一系列辉煌胜利的拿破仑离开巴黎,率领6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远征俄国。法军凭借先进的战备长驱直入,在短短的几个月内直捣莫斯科。然而,当法国人入城之后,市中心燃起了熊熊大火,莫斯科的1/4被烧毁,6000幢房屋化为灰烬。俄国沙皇亚历山大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措施,使远离本土的法军陷入粮荒之中,即使在莫斯科,也找不到干草和燕麦,大批军马死亡,许多大炮因无马匹驮运而被迫毁弃。几周后,寒冷的天气给拿破仑大军带来了致命的重创。在饥寒交迫下,1812年冬天,拿破仑大军被迫从莫斯科撤退,沿途又有大批士兵被活活冻死,到12月初,60万大军只剩下不到1万人。
关于这场战役失败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又有谁能想到小小的军装纽扣也是使其失败的元凶之一呢?原来,拿破仑征俄大军的制服,采用的都是锡制纽扣,而在低于13.2摄氏度的寒冷气候中,白色的锡制纽扣(β锡)就会慢慢变成松散的灰色粉末(α锡)。由于衣服上没有了纽扣,数十万拿破仑大军在寒风暴雪中形同敞胸露怀,许多人被活活冻死,还有一些人因受寒得病而死。
正是由于细节如此重要,所以西点很注重对新学员的细节训练。背诵新学员知识是细节训练中一个行之有效、行之久远的办法。这套冗长固定的新学员知识,除了要记住会议厅有多少盏灯、蓄水库有多大的蓄水量外,还包括日行事历。
新学员都要轮流报日程——站在走廊的时钟下面,大声清楚地报时:“距离晚餐集合还有5分钟,穿上课制服。我再重复一次,距离晚餐集合还有5分钟……”
新学员报日程的时候,如果有任何错误,学长都会过来质问。新学员必须背诵出当天相关的讯息:日期、值日官姓名、重要的运动或电影,一直到距离未来的重大活动还有多少天,最难的则是距离历届班的毕业典礼还有多久。
西点学员每天都要被检查服装仪容,包括皮鞋、扣环要擦亮,上衣正确扎进裤子或裙子,衬衫衣叉和裤缝对直成一条线。
西点学员乔治·S。格林在“野兽营”期间,曾经有一次来回向班长报到了12次,才通过服装仪容的检查。每一次他到了班长的房间,都有通不过的地方,比如头发没有梳好、皮鞋碰脏了、衬衫后面的衣摆露出来了、某段新学员知识没有背好等,每次都得回寝室重新整理。
就是这种重视细节的精神让西点人精益求精,力求做好每一件事情。因为他们知道,细节既可能促使一个士兵成长与进步,也能导致一场战争失败,绝对轻视不得!
西点毕业生、国际电话电报公司总裁兰德·艾拉斯科曾说过:“每一个管理者都是从底层做起的,世界上没有人天生就具有管理才能,可以掌管大局、处乱不惊。唯有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才能训练出卓越的管理人才。”
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但不能因此而对工作中的小事敷衍应付或轻视责任。所有的成功者,他们大多与我们做着同样简单的小事,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西点人从不在小事、细节上有所疏忽。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轻率和疏忽所造成的祸患将超乎人们的想象。”许多人之所以失败,往往不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他们马虎大意、鲁莽轻率。这个细节可能只是一个标点、一个螺丝,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决定事情的成败。
一个重视细节的人必定是个高度负责、留心生活的人,也是个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人。一个重视细节的人能够在工作中交上令人满意的答卷,为老板所赏识。
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不见得有很高的学历、聪明的头脑和过硬的后台,但他们谦虚、低调,留意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善于观察与思考,从别人的点点滴滴中学到有益的东西。就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微之处决定了他们跟其他人的距离。
前任西点校长潘莫将军说过:“细枝末节最伤脑筋。”他的意思是说,即使是最聪明的人设计出来的最伟大的计划,执行的时候还是必须从小处着手,整个计划的成败就取决于这些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必须学会观察细节,用精准的细节精神来做事情。这样的话,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会在成功的路上走得稳一些。
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
在西点军校,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学员就会发现自己淹没在一个经验的大熔炉里,学校里的活动丰富而复杂,步调紧凑快捷,刚开始甚至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但是这一切的活动和经历,4年课程中的每一点一滴,都是为了教导学员如何去管理。
西点军校的一位军官曾对他的学员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可是能真正做到的人却很少,于是很多“1%的错误会导致100%的失败”的故事就在我们的眼前一幕幕地上演……
西点相信,并不是只有少数人天生具有管理的特质,而是每个学员都具有成为优秀者的潜力。西点军校精英训练营正是始终不渝地坚信每一个学员都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才为此而躬行不辍。
任何事情都是由无数的细节构成的,疏忽了一个细节,就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让人不安的是,很多连锁反应都特别的可怕。一环做错环环错。
当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派出的救援船到达出事地点时,“环大西洋”号海轮已经消失了,21名船员不见了,海面上只有一个救生电台有节奏地发着求救的信号。救援人员看着平静的大海发呆,谁也想不明白在这个海况极好的地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从而导致这条最先进的船沉没。这时有人发现电台下面绑着一个密封的瓶子,打开瓶子,里面有一张纸条,21种笔迹,上面这样写着:
一水理查德:3月21日,我在奥克兰港私自买了一个台灯,想给妻子写信时照明用。
二副瑟曼:我看见理查德拿着台灯回船,说了句这小台灯底座轻,船晃时别让它倒下来,但没有干涉。
三副帕帝:3月21日下午船离港,我发现救生筏施放器有问题,就将救生筏绑在架子上。
二水戴维斯:离岗检查时,发现水手区的闭门器损坏,用铁丝将门绑牢。
二管轮安特尔:我检查消防设施时,发现水手区的消防栓锈蚀,心想还有几天就到码头了,到时候再换。
船长麦凯姆:起航时,工作繁忙,没有看甲板部和轮机部的安全检查报告。
机匠丹尼尔:3月23日上午理查德和苏勒的房间消防探头连续报警。我和瓦尔特进去后,未发现火苗,判定探头误报警,拆掉交给惠特曼,要求换新的。
机匠瓦尔特:我就是瓦尔特。
大管轮惠特曼:我说正忙着,等一会儿拿给你们。
服务生斯科尼:3月23日13点到理查德房间找他,他不在,坐了一会儿,随手开了他的台灯。
大副克姆普:3月25日13点半,带苏勒和罗伯特进行安全巡视,没有进理查德和苏勒的房间,说了句“你们的房间自己进去看看”。
一水苏勒:我笑了笑,也没有进房间,跟在克姆普后面。
一水罗伯特:我也没有进房间,跟在苏勒后面。
机电长科恩:3月23日14点,我发现跳闸了,因为这是以前也出现过的现象,没多想。就将闸合上,没有查明原因。
三管轮马辛:感到空气不好,先打电话到厨房,证明没有问题后,又让机舱打开通风阀。
大厨史若我接马辛电话时,开玩笑说,我们在这里有什么问题·你还不来帮我们做饭·然后问乌苏拉:“我们这里都安全吗·”
二厨乌苏拉:我也感觉空气不好,但觉得我们这里很安全,就继续做饭。
机匠努波:我接到马辛电话后,打开通风阀。
管事戴思蒙:14点半,我召集所有不在岗位的人到厨房帮忙做饭,晚上会餐。
医生莫里斯:我没有巡诊。
电工荷尔因:晚上我值班时跑进了餐厅。
最后是船长麦凯姆写的话:19点半发现火灾时,理查德和苏勒房间已经烧穿,一切糟糕透了,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火情,而且火越烧越大,直到整条船上都是火。我们每个人都犯了一点错误,但酿成了人毁船亡的大错。
看完这张绝笔纸条,救援人员谁也没说话,海面上死一样的寂静,大家仿佛清晰地看到了整个事故发生的过程。
每个人都只错了一点点,但是结局却是毁灭。细节的力量就这么大,1%的错误会导致100%的失败。
在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细节的完美是企业竞争的制胜一招。管理市场运作、管理销售团队、管理财金事务都要有这种苛求细节完美的精神,起点低不要紧,关键是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把寻常的事做得不寻常。如果忽视了那1%的细节,那么你面临的很可能是100%的失败。
在数学上“100-1”等于99,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在企业经营中,“100-1”却可能等于0.如果企业中的每一名员工都能清醒地认识到“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并严格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把工作做到“零缺陷”,那么很多不必要的遗憾就不会产生。
对公司管理者而言,熟知细节是最佳的训练,尤其是面对紧急、影响重大的事情,这些细节就更为重要。
在公司管理中,作为一个管理者,除了掌控宏观的管理计划外,还应事无巨细,洞悉公司的所有细节问题。对于员工来说,工作无小事,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都算是做大事,固守自己的本分和岗位,就是作出了最好的贡献。
没有哪一件工作是没有意义的,每一个过程都成就了另一个过程,只有环环相扣,整体才会和谐美好。每个人各就各位,努力尽责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们才可以顺利地完成一份共同的责任。完整的工作才有意义,就像一部零件齐全的车才能在路上奔驰。我们不能想象一辆只有三个车轮的宝马汽车能在大马路上飞速行驶。
注重细节让平庸到杰出 天堑变通途
西点前校长潘莫将军说过:“最聪明的人设计出来的最伟大的计划,执行的时候还是必须从小处着手,整个计划的成败就取决于这些细节。”
美国已逝的总统罗斯福曾说过:“成功的平凡人并非天才,他资质平平,但却能以平平的资质,创造出超乎平常的事业。”每个人都想展示自己的不平凡。商店的售货员将每一件商品擦得干干净净,公交车司机让自己的车保持整洁,书店的营业员把书架上的书摆放得整整齐齐,这样的小事,天天坚持下来,就会变成一种习惯。
乔治·福蒂在《乔治·巴顿的集团军》中写道:“1943年3月6日,巴顿临危受命为第二军军长。他带着严格的铁的纪律驱赶第二军就像‘摩西从阿拉特山上下来’一样。他开着汽车转到各个部队,深入营区。每到一个部队都要训话,诸如领带、护腿、钢盔和随身武器及每天刮胡须之类的细则都要严格执行。巴顿由此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不受欢迎的指挥官。但是第二军发生了变化,它不由自主地变成了一支顽强、具有荣誉感和战斗力的部队……”
巴顿一次次地训话,强调诸如领带、护腿、钢盔和随身武器及每天刮胡须之类的细则,虽然让士兵们厌烦,但是却在不知不觉中,使他们由细节开始转变,并最终改头换面,我们不得不说巴顿强调这些细节是有原因的。
西点努力训练学员养成重视细节的习惯,使它变成像呼吸一样的本能反应。伟大的成就来自细节的积累,细节是一个人从平庸到杰出的天堑。
多数人所做的工作还只是一些具体的、琐碎的、单调的事,他们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所以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一个不愿做小事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
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接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热情。而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地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并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的密斯·凡·德罗,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也是只说了5个字“魔鬼在细节”。他反复地强调,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无论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都不能称之为成功的作品。可见对细节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古已有之,中外共见。也就是所谓“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细节的竞争才是最终和最高的竞争层面。
当你习惯了把自己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做得完美的时候,你可能就已经找到了通过从平庸到杰出的天堑之间的通途。因为工作中的细节看起来毫不引人注意,却恰恰是一个人工作态度的最好证明。那些很关注现在工作的员工,总能认真对待工作的任何细节,将工作做到细致入微。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工作态度,才使他们获得了比别人更多的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每一个人在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琐事,而多数人都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也正是因为如此,成功的总是那些对待小事仍然斤斤计较的人。所以,要想成为一个好员工,细化工作,把每个环节都做到完美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说把每个环节做到完美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不无道理的,如果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一个小小的纰漏,那对全局的影响是巨大的。
同样,在工作中如果不经意地忽略一些细节,也可能付出沉重的代价。
现代职场竞争激烈,每一位员工都面临着“优胜劣汰”的残酷现实,对细节的疏忽就可能导致被淘汰出局。从这个意义上说,注重细节的能力正是一个职业人士在职场中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