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海归创业中关村
10382400000008

第8章 钟情于研究智能的数学系学生

北京联飞无线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曹立宏士

曹立宏,1962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1988年赴美国佛吉尼亚州立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国家卫生总署作博士后研究实践。在美国留学和研究实践过程中,掌握了最先进的仿生智能技术和最新的研究进展动态。回国以后,于2002年6月,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器创办了北京联飞无线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获得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10万元创业资助。2003年,公司以“实时智能虚拟人物运动系统及其应用”项目,无偿获得北京市科委《数字奥运》研发扶持基金110万元。2005年6月,在成功实现业务拆分和并购后,创建了北京智科通技术有限公司。

曹博士属于那种精力充沛,看上去充满活力的男人。他轻松悠闲的语调给人以谈天说地闲话家常的感觉。但是听着听着,你就会产生一种面对一个科学界鬼才和怪才的感觉,你在调动自己的理解力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知识贫乏的窘迫,一种考验自己反应速度的刺激。仿生智能技术的尖端性,可以用一个例子加以准确说明:假如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惊喜地看到,一些由于某种原因失明的人,可以装上人工眼球而重见光明,那就标志着仿生智能技术这个囊括了众多学科智慧的边缘性技术达到了成熟完美的阶段。曹博士是我国拥有这种研究能力的少数几个人之一,而他的研究水平无疑是世界第一流的。由于北京智科通技术有限公司的核心技术建立在曹博士数十年的对于国际尖端项目的研究基础之上,所以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不可限量。2003年,北京市科委一下子选中了曹博士的仿生智能动画技术,作为2008年奥运会数字化工程的亮点给以无偿的扶持。

曹博士对于仿生智能技术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他的大学时代。北大校园,未名湖畔,时光倒退到20多年前。一个来自江苏的长着娃娃脸的男生,不修边幅,脑子里整天充满了奇思怪想。

曹博士1979年就读于北大数学系。笔者从他的求学经历和当时校园的风尚来判断,甚至把他归入那些精力旺盛、不断在本专业以外的知识领域寻找智力挑战的不够乖巧的学生的行列。他的业余爱好也颇为独特,曾是北大首届大学生武协的大队长,师从武术名家秦庆丰,在习武的过程中深谙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可以想象,数学专业本身,已经不能让曹博士这样的“怪才”学生有“饱”的感觉。曹博士回忆说,那时有一门选修课程,吸引了他的注意。这门课程就是“人工智能”。

人的智力从哪里来的?爱因斯坦们的大脑是怎样进行工作的?人的思维、精神、意志和体能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实现的?如果说世界是物质的,人的思维系统也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以物质的手段来模仿人的思维可以还是不可以?这些问题在曹博士的眼睛里既神秘又充满了诱惑。然而人工智能和仿生智能是一个既要求严密的数理逻辑基础,又要广泛涉及多种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高度的边缘性科学。在笔者看来,靠一个人本身的智慧几乎不可能独自研究和取得成果的。

19世纪以来,数理逻辑、自动化理论、控制论、信息论、仿生学、心理学、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工智能奠定了思想理论和物质基础。1956年,在美国的一次学术会议上,一些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数学家、计算机专家和信息论专家第一次提出了“人工智能”(AI)这一术语。

曹博士被人工智能的神秘的边缘性色彩和其对人的智力的巨大挑战深深地迷住了。而曹博士情有独钟的又是人工智能中最难的仿生智能研究。

北大数学系毕业以后,出于强烈的兴趣,曹立宏报考了北大生物系研究生。也许是天意,曹立宏应试失利,并未能马上实现这一快速转换,而是非常幸运地得到了在紫金山天文台的工作学习机会。在那里,他有机会向一流的天体力学、天体物理科学家学习,和充满智慧的同事们一起工作。在欣赏宇宙的美妙之余,更吸引他的是那些发现宇宙奥秘的人类智慧。在天文台,他本来就很好的物理学知识和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1988年,曹博士如愿以偿的考取了留美博士,而且是同时被几所学校录取。为了实现自己研究仿生智能的理想,他一头扎进了弗吉尼亚州立医学院。他认为对于神经生理学的研究,对于自己将来的成功有着非凡的意义。在美国高等教育的宽松自由的环境下,曹博士开始了自己对于仿生智能的研究。

曹博士回忆说,他是幸运和顺利的。他优异的学习成绩为他争取到几项奖学金,他的选修课程和书本资料费用以及全部学费得到了保障,使他不必去洗盘子,心无旁骛地投入了对于仿生智能的研究。在医学院,周围的许多朋友、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生物医学专家,给了他许多的帮助。他和其他同学一样,大量的时间是在生理实验室度过的。曹博士说,人的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在接收到外界的信号刺激以后,把外部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形成指令,从理论上讲,神经元的活动基本上是可以用物理方法模仿的。

曹博士就这样一直坚持自己的研究,一有想法就在计算机上编程,一步一步不断地向自己的理想迈进。在取得博士学位以后,美国几个著名的大药厂都曾经向曹博士发出邀请,开出优厚的工资条件。曹博士为了继续自己的研究,选择了到美国国家卫生总署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在那里的高端核心项目的研究工作,为曹博士获取最前沿的相关技术信息和先进的研究技能、研究手段,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平台。

昔日北大数学系的学生,如今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仿生智能技术的研究者,这个巨大的跨越,对于曹博士来说,是一个梦幻,同时也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