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凝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宫敏博士
宫敏,1956年生,北京人。芬兰赫尔辛基理工大学技术科学博士。198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无线电物理专业。1980~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空间技术中心、遥感卫星地面站从事研究工作,其间公派赴美国任系统工程师二年。1989~1999年在芬兰赫尔辛基理工大学先后学习,任研究员、研究科学家。2000年回国后至今,在北京凝思科技有限公司任首席科学家、总经理,兼职华北电力大学教授。现为中国电子学会军用安全操作系统专家组成员、中国OSS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共创软件分会常务理事。
作为最先将自由软件引进中国并积极推动该项事业的科学家,宫敏博士这一具有前瞻性的行动,体现了一个科研工作者对祖国的忠诚和责任。2000年,宫敏应国家的需要毅然放弃了海外优厚的待遇,回国创业。在他所熟悉的北京,在高科技密集的中关村,他带领创业团队自主研发出性能优异的凝思磐石安全服务器系统,首家通过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和解放军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的认可和国家保密局的鉴定,推向市场后在部队、国家安全部门、电力、电信等部门的应用反响很好。
凝思科技公司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这更增强了全体员工通过自身努力为国家做事的热情。
我们的采访刚刚开始,官敏博士首先要求我们写出来的文稿不要夸大,要有一就是一,不要将一说成十,言语中透露出严谨务实的作风。接着,随和而谦逊的官先生如同兄长一样,津津乐道地说着自己在国外的故事和归国创业的感触。我们在倾听中,感受着他的质朴和坦诚,在倾听中走进一位科学家的生命历程。
官敏博士曾经在陕西农村插过队,黄土高原生存条件的窘迫没能挫伤这个北京青年的锐气,他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宫敏同当地农民一起耕地种植,挖渠抬土。劳作之余,他和一同来的知青放开喉咙唱几曲学来的陕西民歌,在抑扬顿挫的秦腔里,他的心胸顿时敞亮起来。苦中有甜的日子才是真正的生活呵,在这荡气回肠的民歌声中,年少的宫敏对黄土地萌生一种真切的依恋,他想这依恋将贯穿一生。
在20世纪70年代,作为一个有着10年无线电爱好者经历,并且喜好音乐的宫敏有过报考西安音乐学院的计划,当他听到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父亲说国家急需技术人才,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理工专业。这一年,宫敏顺利地进入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无线电物理专业学习。
那时,中国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崭新的阶段,经历过“文革”之痛的那一拨大学生对“天之骄子”有着更深的理解,他们的身上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急切地盼望着通过努力让国家早一天富强起来。
1980年,宫敏从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技术中心任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数字图像处理。在各有专长的科学家集中的中国科学院,年轻的宫敏虚心好学,他将看似枯燥的专业知识应用到科研实践中,对工作一丝不苟,刻苦钻研相关技术。他的努力有了令人振奋的收获。1984年,宫敏为主要研制者之一的SIPS-1图像处理系统获得了中国科学院技术进步二等奖。他在该项目中完成了关键性的MSS输入设备,并在全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与调试等方面做出了主要贡献。
1985年,中国科学院委派宫敏去美国一家科研机构工作。第一次出国,宫敏显得格外兴奋。他想:世界很大,出去看看,到发达国家工作,对自己是很好的锻炼。
宫敏在美国任系统工程师,参加法国遥感卫星SPOT地面接收系统的研制。在两年的时间里,宫敏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工作。他主要参与研制的同步器具有锁定速度快和误码同步保护的特点,这一优良性能,被来访的法国同行所称道。
在美国两年短暂而充实的日子里,官敏先生的多项设计被实施应用,他为所在机构做出了有效的工作,他的努力赢得了美国同事的尊重。工作期满,该机构负责人曾挽留他留在美国工作。但宫敏认为人应当守信诺,既然是祖国派来工作的,就没有不回去的道理。官敏对美国同行表达了谢意。1987年,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宫敏回到他所爱恋的中国科学院。
回国后,宫敏在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任助理研究员,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新的课题中,他在美国工作的基础上编写了部分SPOT地面系统的软件,并为SPOT地面系统多处理硬件系统移植了相关操作系统以及编译器,这项工作使他获得了中国科学院技术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