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艾普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毅
蔡毅,北京人,出生于1958年6月。1983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1986年公派赴日本三井造船系统技术研究所研修,后就职于MKC等日本知名软件企业,并担任技术管理职务。2002年回国,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创办了北京艾普斯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10万元创业资助,主要从事对日软件出口业务。2003年,联合其他5家旅日华人软件企业共同组建了北京东联华兴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无论是刚刚认识的人,还是老朋友,都对蔡毅的为人评价很高。确实,在蔡毅的身上,有着中国人传统的美德。在赴日初期,因为他是公派的身份,所以待遇并不高。如果他跳槽到一家日本公司工作,薪水会高出许多。事实上不少人也这样做了,但是蔡毅却选择了继续留下。因为他一直遵循着中国传统的知恩必报的信条。而在日本经济泡沫破碎的1992年,当时他所就职的日本公司裁减了大量的日本员工,而公司考虑到中国员工的实际情况,很少辞退中国员工。但当几年后日本经济好转,一些中国员工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而纷纷离开的时候,蔡毅却依然选择了留下来。此举虽然使自己损失了不少眼前的物质利益,但是却赢得了广泛的尊重,也为蔡毅日后的创业打下了人脉基础。可以说,蔡毅的成功,他的人格魅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95年,日本经济好转的时候,蔡毅就职的日本软件公司却面临着人员大量流失的窘境,作为公司中国职员的负责人,蔡毅从大局出发,坚持留了下来。为此公司的社长感激地对蔡毅说:“日久见人心,你的所作所为我十分清楚,以后,如果有什么地方我能够帮助你的,你可以尽管提。”
1997年,蔡毅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准备开始自己创业。创业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从自身经历来看,蔡毅感觉到日本公司在管理中国员工的时候,因为文化差异,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往往会造成很多误解,影响可大可小。其次,中国员工对于日本公司的管理也不是十分了解。而对在日本工作多年的蔡毅来说,因为长期担任技术管理工作,对其中的利弊了解得很清楚。他知道什么情况下用中国式的管理处理起来会事半功倍,什么时候又必须坚持日本规范的管理措施。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蔡毅对自己成立软件公司信心十足,同时也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解决这些矛盾。
另外,在创业之初,蔡毅就赢得了公司的管理核心。多年以来,蔡毅在与管理人员的接触中总是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许昌虹,既是蔡毅在北工大的校友,又是多年的同事,对蔡毅在日本的情况十分清楚。据她讲,蔡毅初到三井造船系统技术研究所的时候,就为三井解决了计算机语音自动识别技术上的难题,为此,还得到了公司的嘉奖,不过蔡毅为人总是十分低调,很少谈到自己的奖励,甚至这次采访,也被蔡毅拒绝了好几次,后来在园区的直接介绍下,蔡毅才接受了采访。总的来说,蔡毅在创业之初,靠着个人魅力而赢得了一个十分团结的管理层。许昌虹与蔡毅合作多年,彼此配合十分默契,而蔡毅对许昌虹也十分放心,最近这几年,他多数时间都在日本,北京艾普斯公司的事情基本都交给许昌虹来打理。从1997年蔡毅在日本创立UPC株式会社到现在,他们两个人一直都合作得很好。
任何事情说起来总是比做起来简单,蔡毅之所以想创业,不但因为想解决掉中日两国文化差异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弊病,也因为他当时的年纪已经30多岁了,他希望能够在自己的而立之年干一番事业。但无论做什么事,在创业初期都会遇到不少困难,首先最突出的就是订单问题。作为一个日本知名软件公司的员工,你也许能够很容易就拿到订单,而作为中国留学生自己的企业,往往很难拿到大的订单。这时候,MKC的社长得知了蔡毅自己创业的事情,他十分支持,更觉得自己应该帮助像蔡毅这样的青年。在他的推荐下,蔡毅接到了不少客户的订单,也度过了公司创业之初的困境,并一举打开了局面。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蔡毅所倡导的企业文化很简单也很特别,这也与蔡毅的做人做事风格有很大的关系。这个要求就是绝对不要乱打小报告。蔡毅一直坚信先做人才能做好事情,公司的制度应该鼓励大家学会做人,而不能为一些不好的风气提供土壤。蔡毅的公司很少裁员,曾经有一位技术很不错的员工,工作也不错,但是他经常有意无意地告诉蔡毅,某某工作不行,某某设计有很大问题。这样的小报告打了3次,蔡毅就觉得苗头很不好。他想:你这个小组只有4个人,你却说其他3个人都不行,虽然你技术很好,但是整天这样做,对于公司的发展,对于个人的发展,都是很不利的。最后,蔡毅断然将这个员工辞退了。“如果因为辞退一个人能给公司带来一个很好的氛围的话,无论损失有多大,都是很值得的。”后来,蔡毅干脆明文规定,在公司不欢迎这一类的行为,对于每一个初进公司的员工,公司都会给予这样的忠告。
这样细小的环节还有很多,蔡毅认为公司是一个要做事的团队,公司要做大,员工也应该有这样的精神,而不能也不必把精力放到其他的方面。这样的企业文化对于公司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自创立以来,营业额的年增长速度达到了40%以上。
联合就是力量
在与蔡毅交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蔡毅最重视的事情就是如何把公司做大做强。从1986年到日本开始,蔡毅见过太多的生机勃勃的软件公司刚刚稍具规模便突然之间轰然倒下。这些公司倒闭的原因大部分都与领导团队之间的不团结有关。自从1997年创业以来,蔡毅的公司在这方面处理得不错。蔡毅自己谦虚地说是因为自己运气好。
能够拥有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当然有幸运的成分,但是也不能抹杀蔡毅对于创业伙伴的重视。蔡毅在日本的公司名字叫联创国际,英文简称UCI(united creative international),可以说从公司的名字上,蔡毅把“联合”二字作为公司最重要的理念。
蔡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做事业,需要团队力量,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创造利润,才能走出亚洲,在世界的舞台上放光彩。”实际上,这一点,也往往是最难以处理的事情。有能力的人,往往个性也很强,尤其在软件行业。蔡毅自己也是高级工程师,他也常常说软件人员很辛苦,为了一个程序,常常会在上班路上,下班途中,甚至在睡梦中进行思考。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工程师们有一些个性也很容易理解。
对于这个问题,蔡毅的解决办法是抓大放小。即是大的问题决策,必须保持公司的一致性原则,而对于一些个人的爱好等,完全遵循对方的意愿。这样一来,就可以把相互之间的矛盾减少到最小化。
从公司制度上来看,蔡毅也毫不犹豫地坚持着国际化的原则。比如很多中国员工写的程序,往往很有个人特点,并不按照国际规范来写,很多程序员甚至在没写完的时候拒绝出示自己的半成品,这样公司在项目进度管理上必然会有所失控,尤其是在编写一些大型软件的时候,少部分人这样的做法,往往会影响整个软件的进度。反观日本、印度等软件发达国家,在这一点上就十分规范。可以说,这一点,一直是制约中国软件业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为了让公司能够变得更强大,蔡毅对这一点要求很严格。艾普斯公司的高层在这些大的问题上也总能保持高度一致。
除了这些之外,蔡毅在管理上则很人性化。这是因为蔡毅一直坚持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另外也是为了公司发展而吸引人才。在参观艾普斯公司的时候,我发现艾普斯员工的办公桌椅比很多公司的要大很多,一点没有狭小的感觉。这是蔡毅有意为之,他希望为每位员工提供一个独立的、个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