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海归创业中关村
10382400000025

第25章 追寻成就感的“偏执狂”

邓大庆十分喜欢葛洛夫的那本《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中文译名叫《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Paranoid的准确的含义是“迫害妄想狂”,葛洛夫的意思是:只有那些总以为自己的经营环境危机四伏并时刻关注各种“坏消息”的企业,才有可能免于灭亡。另外,葛洛夫的书的中文译名传人中国的时候,“偏执”也蕴含了另一种意义,那就是一种强烈的执著。这种执著与中国孟子所谓的“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有内在的相同之处。

确实,邓大庆十分赞佩那种有自己的主见,不因为社会潮流而摆动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邓大庆正是那种认准了一个方向,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人。

在邓大庆创业的2002年,创业的风潮已经过去,互联网的春天也早就走到头了,邓大庆的很多同学都选择了找工作,当时邓大庆也接到多份工作录用书,工资也不低。但是他早已经认准了创业的方向,谁也没有办法打动他。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在精神上已经不能回到打工状态,打工已经没有成就感了”。而他之所以有这样的心情,与他在哥大期间的一次创业尝试有关。

当邓大庆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MBA课程的时候,他参加了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创业设计大赛,出乎意料的是,他获得了冠军,成了第一个获得该项赛事冠军的中国人,这个大奖赛的奖金是5000美元。获奖之后,他先拿着这笔奖金和朋友们大吃了一顿,然后他就想:为什么自己不去体验一下创业呢?想到这里,他再也坐不住了,于是立即从哥伦比亚大学休学,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

然而只有4个月,这次创业就宣告失败了。不过他并没有气馁,这次失败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于是他马上又回到哥大开始读书。

美国哥伦比亚商学院是在世界上排名前五的商学院。在美国的学习,让邓大庆了解并融人了美国的文化生活。同时,因为哥伦比亚大学离华尔街很近,他也因此结识了一批给华尔街做证券软件的中国人,加上他是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毕业的,而很多从事证券行业的朋友也大多毕业于这个学校,于是他想把那些华尔街的先进证券交易软件带回中国,满足国内市场的要求。

2002年他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便兴冲冲地带着打造“使中国证券市场软件技术至少进步十年”的软件的梦想回到了北京,并且在中关村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然而当时的他并不熟悉中国的证券市场,虽然他的软件十分先进,但是中国市场却对此不感兴趣。没有市场,谈何发展,这个证券公司最后连产品都没有勇气开发,便草草结束了。

通过这次不成功的创业,邓大庆总结自己与一些技术型海归创业者犯了一样的错误,过于相信技术优势。事实上IBM的OS2比微软的操作系统先进,CDMA的技术也比GSM领先,但是在市场上都没有获胜。很多时候先进的技术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不过,邓大庆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创业梦想,创业并且创造价值,从而取得社会认可,一直是他心中的梦想。这一次创业失败,让他认清了自己的长处以及局限。随后一年多时间,邓大庆除了总结教训外,更是频繁来往于中美两地,积极地寻找新的项目。

在与邓大庆的交流中,他说自己很欣赏一个美国电影。这个电影的大概情节是这样:一个年老的盲眼黑人带着一个小孩子一起开车去纽约,其中有一段台词让邓大庆记忆犹新:“在我人生的每一个十字路口,我都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选择,但是每一次,我都选择了错误的,因为正确的太难了。”对于这段台词,邓大庆用英文随口而出,看来这段话在他的心里翻滚了很多遍。

是的,正确的选择往往是最难的一个选择。对于创业来说,尤其如此。其实,说这段话的时候,在邓大庆的心里,也许正在酝酿自己的下一步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