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海归创业中关村
10382400000170

第170章 加拿大冰雕展失败

北京昊业怡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景成

于景成,1964年5月出生,祖籍黑龙江省克山县。1984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赴加拿大留学,在阿尔伯塔大学生物资源工程系取得硕士学位。一直致力于废水资源再生和免冲水生态养殖系统的研究和开发。2002年在中关村建立北京昊业怡生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长。

倒入粪便,出来的是有机肥、再生水和沼气——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粪便处理站,而是一个变废为宝的消纳站。于景成最为推崇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结合”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虽然在国外生活了很多年,于景成骨子里的东北味儿丝毫没有减少,大嗓门说话、豪爽的笑声——这是刚踏进他的办公室,他给人的第一印象。

他很自然地点起一根烟,又似乎觉得在空调房间里有点呛人,很快打开窗户,灭掉手里的烟头:“这个东西少不了啊,有的时候我们搞技术的跟你们写文章的一样,也需要灵感。”他笑笑,忙着为自己吸烟辩解,“我们搞一个设计方案,顺畅的话两三个小时就能做出来,可有时候两三个星期都没有结果,只能一直做下去。”

刚出差回来的他看不出一点疲倦,反而是一脸的兴奋。这次出差主要是去镇江、扬州、徐州、安徽等地开拓市场,显然取得了不少成绩。

在小企业,董事长并没有以往人们想象中的高高在上。尤其在创业初期,人手不够的情况下,他几乎要照顾到企业日常经营的每一个角落。用于景成自己的话说,“拳打脚踢什么都干”。

于景成——吴业怡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加拿大籍华人。

从公务员开始

谁也不会想到,在环保事业已经有十多年丰富经验的他,第一份工作却是政府部门的公务员。那是1984-1986年的两年时间里,刚刚大学毕业的他在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教育处担任助理工程师。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去政府部门工作是大学生进入仕途的捷径,前途自然不可估量。但于景成并不这么想。“我的生命就这样过去了吗?不符合我的设想啊!”单调的公务和平静的生活使他越发希望寻找自己不一样的发展道路。尽管那时对未来没有非常清晰的规划,但他内心有一种冲动:“我的人生不能这样下去!”

于是他给加拿大的姐姐写了一封信,说自己希望到加拿大继续读书。姐姐的支持成为最后一枚助推火箭,考虑良久的留学计划正式付诸实践。

读大学的时候,于景成曾经听美国伊利诺大学的一位教授讲过课,内容是关于欧洲国家如何解决生活垃圾、废水等环保问题。他当时就有心动:中国为什么不能学习这些做法呢?但是本科四年很快就过去了,在他发现自己要毕业的时候,回头看看似乎什么都没有做。

这次则不同。依靠本科学习农业工程打下的基础,他选择了生物资源工程专业继续研究。同时,目标也逐渐明确,那就是开拓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198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加拿大阿伯塔大学毕业,取得硕士学位。

“如果从1987年开始算,我从事环保事业已经十几年了。”他说,“即使在北美IT业最火热的时候,我也从来没有动摇过。”

在他看来,事业不是一天两天的工作那么简单。找准目标,一头扎下去,才有机会成功。“其实做环保是赚不到大钱的。”他笑得很无所谓。曾经有一段时间,很多朋友希望和他联手做IT,但他拒绝了。尽管做IT可能会暴富,但他知道自己的事业是环保,钱并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同样是这一原因,他没有留恋加拿大的平静生活,而是回到了喧嚣纷攘的中关村。

“一个人身在异乡,9~12年的时候是最思乡的时候。”从1996年开始,他就一心想回国发展。那时已经是在加拿大的第10个年头了,思乡的情绪时刻笼罩着他,创业的冲动更是让他彻夜难眠。

“我认为我的技术已经能够支持我创业了,但时机还不成熟。一方面是我自己的准备能否很好地和国内接轨,另一方面则是国内的市场发展起来没有。”他打算先回国看看,探探市场,然后再做决定。

1996年,北京三元桥。坐在公交车上的于景成不停地揉眼睛,被空气辣出眼泪来。“我当时就坚定了要在中国做环保的信心。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有着极大的潜力。”他说。

为了筹集回国创业的第一批启动资金,于景成到处想办法。在黑龙江生活了许多年的他萌发出了一个念头——把冰雕展览搬进温哥华的室内!“这将是温哥华的第一个室内冰雕展。”他兴奋地想,“一定能赚不少钱!”

于是他开始忙起来,从召集人手到确定场地,每一个细节他都亲历亲为。在3个月内,各个方面筹备已经妥当,展览开张了。场面宏大,反响热烈。

但没有想到的居然是预计10万人的参观量,最后只来了一万人。于景成不但没有赚钱,反而把自己的所有积蓄都赔了进去,还背了一身债。

“这个教训是终身受用的!”他感叹道,“市场是最困难的一环。”因为没有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他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苦涩。

接着便是用各种方式还债。他做过贸易,把国内的东西运到加拿大卖,其中的辛酸自然不必言说。但他是一个东北硬汉子,再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宣布破产。要知道,生意失败的加拿大人往往会用宣布破产的方式逃避债务,东山再起。在这种情况下,倒霉的只是债主。

“但我不能这么做。给我投资的人都是非常信任我的朋友,如果我不还他们的债,我在生活上轻松了,但我将失去自己的信誉。我不能这样不仁不义。”顶着巨额债务,继续奋斗,一分一厘的积攒,他艰难地熬过了那段痛苦的岁月。终于把债务全部还清之后,他立即决定回国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