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归抢滩中关村
10381300000150

第150章 创业开启新人生

北京爱博精电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王良博士

王良,男,1981年考入北方交通大学,取得硕士、博士学位。1991~1997年,留校任教。1997~1998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电力电子中心访问学者。1998年,他回国在中关村海淀创业园创业,时任北京爱博精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们总是对创业的历史感兴趣。创业总是意味着进入一个新的、前景莫测的起点,意味着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意味着创业者及其团队的勇敢、汗水和坚持,因而,创业史能够充分展示人的能力、努力和价值。创业在当代中国尤其有着与时俱进的重要性,在现实的层面上也在风起云涌地进行着。我们习惯性地赋予“留学”二字以一种光环,“留学”意味着去更好的环境中学习,从而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和经验,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留学后归国创业,意味着创业者将自己在国外学习到的理念与经验和本土的现实情况相结合,这一结合既复杂,又很具生命力。

走进王良办公室,迎面墙上就是一块匾,裱着一幅字:修德敬业。王良博士给我们的印象和这幅字给人的感觉是契合的,他四十出头的年纪,看起来沉稳、内敛,有儒雅之风。

回顾创业的历史,王良感慨良多,回忆起早年的岁月。他是1981年考入北方交大上大学的,他笑着说,文革之后的那几届学生我都赶上了,都认识。他上的专业是电力电气自动化,当时是盲目选的,很偶然,就觉得和电有关,大概不错,以后能当个工程师什么的,很好。大学毕业后,他赶上了好机遇,在他这一届之前,一个班大概只有一个人能被招上读硕士,到了他这一届,一个班就有五六个可以上硕士了,于是他顺利地读了硕士,等硕士毕业了,他这个专业的博士点刚好申请下来了,所以他又不间断地读了博士。博士毕业后,留校当了教师。所以,王良笑着说自己一直很顺利,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成果,那些年正是国家教育投入一年一年在增大的时候。

王良毕业留校是1991年,工作到1997年,到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电力电子中心做了一年访问学者,是公派的,拿的是教委的钱,当时又是一次很好的机遇,而之前,像他这样出国有年龄限制,45岁以下不能去美国和加拿大,40岁以下不能去澳大利亚。王良当时30多岁,按照这个限制只能去日本。到他这一年,刚好放开了限制,30多岁也可以去北美、欧洲。他最后去了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电子中心是美国相当大的一个研究中心,这一年王良的眼界大开,看世界、看自己的眼光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过,接下来他到中关村创业园来创业,这里面也还有一定的机遇性。当时他在国外,使馆里有人民日报海外版。

1997年的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中国第一个留学生创业园在中关村成立,鼓励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当时他就心动了,在北方交大做教师的时候他就朦胧地盼着有个机会,能够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他有几个同事也是这么想的,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产品开发,大家伙想一起来做点事情。但是当时在学校里这种愿望很难实现,在学校里他们不光要承担教学任务、科研任务,还要负担各个职能部门交给的工作,包括党政工团,所以当教师的很多精力都没法用在科研上。

而且,关键是在学校里没有自己的实验室,只能跟很多人共用一个实验室,你想研究某一个产品,先要看你有没有立项,再看学校允不允许你做,给不给你时间,受很多因素的制约。所以早在还没出国的时候,王良就考虑过辞职创业的问题,但当时,他不敢,他的眼界还没有打开,虽然当时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在中关村创业,都做得不错,他也有点向往,但还是觉得自己手里的铁饭碗是有保障的,舍不得丢,尽管当时他的月薪才500块钱。

可是出国之后,他终于发现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活法,渐渐地,他看问题的角度就改变了,看世界的角度也变了。他开始突破自己以前关于保障的观念,形成新的认识,王良说,其实所有的保障都是自己给自己提供的,而不是靠任何别的东西给保障的。不管是在哪个制度下,所有的保障都是自己为自己提供的,没有人能够给你提供任何承诺和保障。“自助者天助”,这个道理不管在美国和中国都是一样的。

所以,创业不可怕,丢掉铁饭碗不可怕,说到底是一个人尽其所能挑战自己的问题,说到底是一个人对自己最终有没有信心的问题。在学校里一直做下去又能如何呢?无非是像他导师那样做到教授、博导,最后也就是做到系主任,也就到头了。在学校里做一个人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人生的句号,而出来做就不一样了,可能做得很好,可能做的很糟,变数很大,看不到前边是个什么,王良说,这其实是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就是看不到一个句号。如果你这辈子你觉得现在就看到句号了,那就太没意思了。这样想清楚以后,王良就扫除了心理上的障碍。1998年,他回国和另外一个朋友一起,从5月份开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