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要求破除阻碍要素流动的不利因素,通过价格和竞争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就要求打破垄断,实现公平竞争。但是国有经济的大一统延续了几十年,国有企业占据着包括垄断行业在内的几乎所有行业,这是短期内无法立刻改变的事实。中国的经济调整不可能是一个立竿见影的过程,而要通过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之间漫长的进退调整,以国退民进为主要趋势,最终实现两种经济在统一的市场体制下实现公平竞争。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努力打破传统观念,主动改变垄断领域中国有企业的特殊身份,降低或破除行业准入门槛,利用新兴的非国有资本激活相对僵化的国有资本,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一、经济结构调整的中长期目标是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的公平竞争
改革开放以来,非国有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单从经济贡献的数量上看,它甚至超过了国有经济。虽然非国有经济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其并没有享受到和国有经济一致的待遇,而是在很多领域备受歧视。市场经济要求给予参与者公平的竞争环境,这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前提。因此,在一段时间里,政府需要调整其行为,改变旧的观念,努力为非国有经济创造条件,打破国有经济的垄断,促进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
1.非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非国有经济,顾名思义,是所有权非全民所有的经济形式。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存在一定的非国有经济,但是随着对官僚资本的没收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实现了公有制,非国有经济仅仅保留了部分集体经济。新的非国有经济繁荣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非国有经济在夹缝中生存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力量。
首先,非国有经济出生于市场,成长于市场,熟悉市场环境,与市场有着天然的联系,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非国有经济存在的领域往往活力十足,经济发展迅速。其次,非国有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可以实现藏富于民的社会发展目标。非国有经济的收益属于人民,这部分钱不需要通过政府进行二次分配,而是直接进入人民的口袋,符合国家藏富于民的思路。再次,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弥补了国有经济的不足,完善了国民经济体系。国有经济不是万能的,在某些领域,如完全竞争性行业或领域,其并不能有效地发挥资本的作用。非国有经济恰恰可以产生互补效果,对市场的熟悉使其能够大量提供市场所需的各类产品,同时其资本使用率高,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后,非国有经济还为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仅靠国有经济无法有效解决几亿人的就业问题。特别是国有经济进行产业升级后,更多地布局在新兴的高科技领域,提供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少。而且,随着国有企业的大面积改制,主辅分离,大量富余人员被推向了社会,隐形失业变成了显性失业。非国有经济大多数分布于第三产业,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这就为国家分担了很大一部分就业人员。特别是随着非国有经济的日益发展壮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可以说,非国有经济在帮助国家解决就业问题方面功不可没。
综上所述,虽然非国有经济是后起之秀,但是它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并不逊色于国有经济,在部分领域环节甚至超过了国有经济发挥的作用。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的共同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
2.通过弱化和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来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中共十五大确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共十六大又进一步明确“两个毫不动摇”。要从政策上打破歧视,为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要实现公平竞争,首先必须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
垄断是竞争的对立方,垄断往往意味着供给不足和资源的无效配置。垄断行业主要分两种:第一类是自然垄断,如军工、电网、电信、铁路、供水、供电等公共事业等。自然垄断领域的普遍特点是:沉没成本大、生产周期长、风险大,且普遍具有规模经济特点,随着提供产品数量的增多,其平均成本是逐步降低的,因此如果增加产品生产者反而是不经济的。第二类是行政性垄断,国家利用行政权力在某些行业形成的垄断,如土地和资源的审批、部分行业的准入制度等。行政垄断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不多,但是在中国比较普遍,中国绝大多数的垄断可以归类为行政垄断。行政垄断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设置的壁垒,其维护国有企业和部门的既得利益,不利于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往往缺乏竞争意识,企业服务意识薄弱,产品质量不高。企业通过垄断地位控制着市场,牢牢把握着市场定价权,通过高价将一部分消费者剩余转化为生产者利润,弥补其巨额的成本费用支出。而且,大量的行政垄断还诱发了严重的腐败问题,不利于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要弱化或打破目前的垄断,需要政府降低许多行业的门槛,减少审批环节,破除不必要的准入限制;同时,部分自然垄断行业技术已经成熟,可以给非国有经济发放通行证,允许其进行投资,这种投资可以是对原有改制后的企业进行的股权投资,也可以直接投资重新设立企业。后者更有利于在行业内形成竞争,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允许并支持非国有经济进入国有企业垄断领域
除了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少数行业领域必须由国有经济牢牢把持之外,非国有经济应该享有平等的投资空间。《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对非国有经济开放垄断行业领域,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提高国民经济的质量;同时,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还可以实现藏富于民的发展理念,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减轻政府的负担。
1.将垄断领域向非国有资本开放有利于弱化国有企业的垄断
垄断的诸多不利要求引入竞争打破垄断,以往的数次改革,如分拆中国电信、分拆国家电力等,大多以失败告终,因为这些改革并没有真正地引入竞争,新成立的企业和原来的企业都属于国家所有,换汤不换药,新的国有企业通过价格联盟形成对市场的控制,垄断的性质不变,市场环境依旧。要真正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或削弱国有企业的垄断势力,就必须要求政府放松管制,减少准入和审批限制,向非国有资本开放部分垄断行业,鼓励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公平地竞争。
非国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同原有的国有企业进行竞争,通过市场的价格机制和竞争淘汰机制,迫使国有企业在生存压力下进行改革,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从行业的资源配置角度来看,竞争使得资源流向效率最高、创造价值最大的企业,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对于那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也要适当削弱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所谓命脉行业应该是优质国有资产的集合,应该对其他行业发挥较大的辐射力和控制力。从目前来看,许多处于国民经济命脉行业的垄断国有企业,生产效率低,资产质量差,投资回报率低,并没有绝对的竞争优势,这样的企业是否能够承担起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职责确实值得深思。尝试让非国有经济投资参股,打破僵化的经营管理体制,非国有资本在谋求利润的同时,可以帮助这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水平。这样,垄断国有企业通过“搭便车”的方式实现了国有资本质量的优化,提高了国有经济对命脉行业领域的控制力。
2.非国有经济进入国有企业垄断领域有利于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
国有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形式是由国有资本投资形成的国有企业,国有经济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由这些企业决定。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国有经济实力也会同步提升。对于处于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而言,允许非国有经济进入会有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
(1)非国有经济进入国有企业垄断领域,解决了政企不分的问题,加快了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帮助企业建立起了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垄断行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政企不分,行业中唯一的生产者同时是行业的主管,政企不分的后果就是权责利的不明晰,责任不到位,资源使用效率低下。非国有经济进入国有企业垄断领域,明确政府、外部投资者和企业法人之间的关系,将国家的行政职能从垄断企业中分离出去。通过建立股份制公司,企业有了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企业内部完整的三会一层,形成完整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国有资本的盈利。
(2)非国有经济进入国有企业垄断领域,可以帮助国有经济更好地提供公共产品。从中国国情来看:一方面,国有资本远远没有发挥其公共职能,全国范围内的公共服务均等化还没有实现,许多中西部省份和不发达地区的公共产品提供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大量的国有资本停滞在垄断国有企业中,由于没有良好的退出机制,无法盘活或撤出这部分存量资本。同时,政企不分的现状使得财政新增资金有很大一部分继续流向这些企业,国有资本浪费现象严重。
非国有经济可以参股垄断国有企业,帮助垄断国有企业改制,企业实现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减少对国有资金的依赖;非国有资本也可以采用通过设立新公司的方式进入垄断领域,通过竞争分享行业利润。在市场的残酷竞争下,国有企业不得不提升盈利能力以应对外部挑战,缓解生存压力,这使得这部分存量国有资本实现增值成为可能。
无论是减少对新增资金的需要,还是盘活存量经营性国有资产,或是通过转让部分产权实现国有资产变现,都是使政府有能力更好地提供公共产品,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
(3)非国有经济进入国有企业垄断领域,使得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进一步增强。允许非国有经济进入是一种经济发展战略:非国有资本参股实现了部分国有资本对优质社会资本的控制;非国有资本与国有资本竞争,国有资本间接引导了这部分资本的流向。无论是选择何种方式,都有利于提升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3.非国有经济进入国有企业垄断领域有利于扩大非国有经济规模
要实现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必须要求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共同发展。发展非国有经济既要提高其质量,又要做大其规模,即实现做大做强。改革开放以来,对非国有经济的种种限制将其牢牢地锁定在少数竞争性行业领域,行业本身特点决定了其发展规模受限,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就会遇到“瓶颈”,无法再做大。目前,许多非国有企业不是没有资本,而是没有好的投资方向来实现资本增值。
对非国有经济开放垄断领域可以缓解这个矛盾。国有资本在垄断领域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控制力,传导国家政策,实现产品的有效供给,盈利不是主要目标;非国有资本的市场化程度高,资本的增值能力强。其投资垄断领域,在不影响国有资本作用发挥的同时,可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充分利用这个大的市场实现资本的增值,实现规模的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