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历史学谋略
10377500000014

第14章 讽谏与争宠同时进行——邹忌为齐相的丰富手段

专长就是敲门砖

没有敲门砖不如一头撞死。

邹忌是齐国人,因善于弹琴被齐威王召见,得到威王赏识,拜为上卿。

你瞧瞧,邹忌因为会弹琴才得到威王赏识,如要不会弹琴,他就是在齐国呆一辈子也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

专长就是敲门砖。

这块砖要越厚实越好。

要把自己包装成圣人

任何时候圣人都吃香。

邹忌为什么不学下棋,不学赌博,偏精于琴?

这是因为:弹琴在当时是圣人之事,周公、文王、孔子,这三大圣人都是著名的琴家。齐国是周室的卫国,齐国盛行周室之风,因此邹忌显然是摸准了齐王的心理,不学别的,专精琴艺,为的就是引人注意。

这不是简单地引人注意,须知弹琴是圣贤之事,邹忌精于弹琴,显然在向国人暗示我是圣贤,绝非凡人,因此,他才能一举钓到齐王这条大鱼。

钓大鱼不用饵

世上没有不能到手的鱼。

钓小鱼用小饵,那么钓大鱼用大饵吗?错!钓一般的大鱼诚然要用大饵,但钓特大的鱼就不能用饵了。

那用什么才能钓起特大的鱼?答案是:直接用矛来刺它!挪威人猎鲨,日本人猎鲸,就是直接用矛来刺,用一切饵全无用。

邹忌钓齐王用的是大饵。

范雎钓秦王是直接用矛来刺。

齐王好圣贤,因此邹忌就做圣贤,并且当众表演圣贤独有的琴道。齐王于是欣然叹服,拜邹忌先生为上卿。

秦王不好圣贤,好霸术,因此范雎就给他霸术,并一来就给秦王当众表演霸术,指出秦王面临的巨大困难,折其锐气,秦王不得不有求于范雎,拜范雎为宰相。

要说做得大,范雎厉害。

要说做得长,邹忌厉害。

细水长流,乃成大海。

充分利用长相优势

别人把你的形象看作你的行为。

《红楼梦》中王熙凤美若天仙,我把她叫“性感领导人”。领导人性感,魅力就增加,就更有人气,效忠者就多。事实上王熙凤就是这样折服荣宁二府的。

王熙凤的手既拿钱又办事,王熙凤的嘴得理不饶人,偏又能甜言蜜语,但王熙凤最大的武器不是手与嘴,而是她那张俏脸。

邹忌是齐国的大美男,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他当然也不会浪费自己的长相。果然,爱面子的齐王一见邹忌,马上用他做上卿,至少可以撑台面。台面就是人气,没人气的国君当然没人尊重,所以光凭这一点,齐王都会起用邹忌,何况邹忌本是天才。

长得美当然是优势,长得丑也是优势,同样在齐国,同样是齐王,还任用了另一个矮个子晏婴为宰相。个子矮、长得丑同样吸引人!

如果不美不丑也没关系,苏秦张仪都长相普通,这正好衬托出他不普通的本事。

记住:每个人都有长相优势,每个人都与众不同。只要会表现,别人很容易记住你的脸,认得你这个人!

邹忌当上齐国宰相

不自美者,人必美之。

邹忌身高八尺多,神采焕发而容貌俊美。一天早起,他穿戴打扮看着镜子问他的妻子:“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哪个更美?”他妻子说徐公怎么赶得上你呢。徐公是有名的美男子,邹忌不大相信就问他的妾,妾也说徐公比不上他。第二天有个客人来拜访他,邹忌跟他坐着聊天,邹忌又问客人说我和徐公比哪个更美,客人同样说徐公比不上他。

后来邹忌见了徐公,细细打量他,自以为不及徐公美,邹忌暗想我其实是比不上徐公漂亮的,但为什么他们三个都说我比徐公更美呢?想通之后就入朝去见齐威王,对他说:“臣确实知道自己比不上徐公,可是臣的妻子偏爱我,侍妾害怕我,客人有求于我,都说我比徐公美。如今大王有一百二十个城邑,宫中妃嫔,左右近臣,没有不偏私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畏惧大王的,齐国上下没有不求于大王的,可见大王实在是被蒙蔽得厉害啊。”

齐威王称赞道:“您说得对。”于是威王发出诏令:“凡官民人等,能当面指责寡人过失的,受上赏;能上书劝告谏寡人的受中赏;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朝政的、只要为寡人所闻,一律有赏。”开始,进谏者不少,过了几个月,偶尔还有人进谏言,一年之后,人们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齐国政治清明,一片繁荣。

其他诸侯见齐国强盛,都来朝见。齐国因此威震诸侯,邹忌也被任命为丞相,封为成侯。

邹忌斗田忌

哄他转移等于让他消失。

田忌是齐国大将,看不起邹忌,两人互相猜忌。邹忌为齐王献计,让田忌率兵伐魏,心想如果田忌打了胜仗,是自己策划得好,可居大功,如果田忌战败,就算不死在战场上,回国也可借此杀了他。齐王便派田忌和孙膑一起去伐魏,不料田忌三战三胜,并杀死了魏将庞涓。邹忌心中不安就找门人商量对策,先派人带着十斤黄金招摇过市,找人占卜,诡言道:“我是田忌的臣属,如今将军三战三胜,名震天下,现欲图大事,请你占卜一下吉凶如何。”问卦人前脚走,邹忌后脚就派人把那个替人占卜的抓了起来,带到威王面前问话。田忌闻言大怒,就攻打齐国的边城,失败后跑到了楚国。

邹忌因此而更得齐王信任,权力也更大了,却担心田忌会借助于楚国的势力重回齐国掌权,就让他的门客杜赫出使楚国,让楚国把田忌永远留下。

杜赫对楚宣王说:“齐相邹忌之所以不愿意与楚交好,只是担心亡臣田忌借楚重返于齐,大王何不封田忌于江南,以此向邹忌表明田忌不再返齐。邹忌感激大王,一定会让齐国很好地对待楚国。再者田忌是个逃亡的人,能得到封地,定然对大王感激不尽,就是将来回到齐国,同样也会尽力促进两国交好,这是利用邹忌和田忌的万全之策。”于是楚王果然把田忌封在江南,田忌从此就没再回齐国。

邹忌排挤晏首

直接摆功劳排座次让他下去。

邹忌事奉齐宣王,向宣王举荐了很多人出来做官,同朝的晏首也很有地位,却很少荐人为官,宣王却更亲信晏首。

邹忌见情况不妙,就向宣王讲,臣听人说有一个儿子能行孝道,比不上有五个儿子都孝顺,现在晏首才向大王推荐了几个人呀。从此宣王就更信任邹忌,认为晏首有意堵塞贤士进士之道。邹忌的地位也因此得到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