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当代中国经济学
10376900000030

第30章 竞争规律

一、竞争和市场竞争

所谓竞争,是指商品经济条件下,各经济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展开的竞赛和争夺。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商品经济发展为市场经济,竞争成为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动力机制,如果没有竞争规律,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利润规律都难以发挥作用。首先,竞争是价值规律的要求和作用得以实现的重要市场机制,商品应该按照其价值进行等价交换,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确定的,而且,价值规律只有通过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进而通过市场价格波动才能得到贯彻。其次,商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是生产与消费关系在市场上的反映,实际上也就是买主之间、卖主之间以及卖主和买主之间三方面的竞争关系。再次,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商品的市场价值,在此基础上,部门之间的竞争促使资本在利润率不同的部门自由流动,最终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形成平均利润,并进而调节着生产价格的变动。可见,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利润规律和竞争规律是联系在一起的,竞争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必不可缺的要素。

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市场竞争可以有多种类型。以竞争主体为标准,可分为卖方之间的竞争、买方之间的竞争和买卖双方之间的竞争;以市场类型为标准,可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和寡头竞争;以竞争的范围为标准,可分为部门内部的竞争和部门之间的竞争;以竞争的性质为标准,可分为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必然存在竞争。社会主义企业是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各企业利益的差别性及其实现局部利益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存在竞争的客观基础。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竞争要受一定规则的规范,市场竞争规则应充分体现和反映竞争者地位平等、机会均等的要求,只有使各市场主体站在同一起跑线,处在相同地位上,才能保证公平竞争。

二、市场竞争的影响因素和竞争手段

市场竞争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市场竞争环境状况。市场竞争环境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整体,从宏观角度看,包括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科技环境;从中观角度看,指直接与市场竞争相关的市场集中度、市场进入障碍、市场进入条件和政府管制程度差异的不同;从微观角度看,是指直接制约和影响市场竞争主体行为和绩效的各种错综交织的环境因素。市场竞争环境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处于不同竞争环境中的企业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二是市场竞争主体的自身状况。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水平等竞争元素的状况是决定一个企业竞争实力的物质基础。但是,竞争元素拥有状况并非企业竞争实力的决定性要素,企业领导集团合理组织市场竞争力诸要素的能力和企业成员协作能力的大小是决定企业竞争实力的关键。

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手段,主要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为了实现竞争目标而采取的方法、策略等。只有合理地选择有效的竞争手段,企业才能在竞争中实现利润最大化和市场占有率最大化。企业参与竞争的手段很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常用的主要有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两类。

价格竞争主要是运用价格手段与其他厂商竞争。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低的商品需求量大,销售快,收益高,如果厂商提供的商品质量相同,但价格较低,在市场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价格的基础是成本,只有个别成本低于社会成本的厂商,才有可能运用价格手段与其他厂商竞争,所以,为了有效运用价格竞争手段,厂商必须努力降低成本,扩大降价空间。供求规律反映了整个行业的供给对市场价格的影响,而价格竞争反映了单个厂商行为如何决定市场价格。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加快,而且消费者更注重的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等非价格因素,这就迫使企业把重点放在非价格竞争上。常用的非价格竞争手段主要包括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

质量竞争。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使用价值的质的规定性,取决于产品自身的物理、化学、生物、几何等自然属性,包括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两个方面。产品机械的、物理的及化学的特征是其内在质量,包括适用性,耐久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五个方面的需求;产品的尺寸、形状、款式、花色等是其外在质量。在产品价格相同的情况下,质量好的商品竞争力强,甚至有些产品价格虽高,但由于质量好,也会有广阔的市场,相反,质量低劣的产品价格虽低,也难有销路。

服务竞争。强化产品销售服务,有利于争取更多的顾客和用户,扩大销量。产品销售服务一般包括售前服务和售后服务两个方面。售前服务包括产品包装、产品设计、产品介绍和订货接待等工作;售后服务包括产品安装、维修、技术培训、供应零配件等。做好售前服务工作,使消费者充分了解产品性能、使用方法和保养知识,有利于扩大销量;对用户提供周到的服务,有利于吸引更多的顾客和用户,所以,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竞争手段。

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主要是通过企业不断采用先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等途径展开的,属于正当竞争。除此以外,非价格竞争的手段还包括设置进入市场障碍、保守技术秘密,甚至利用暴力、军事手段等非正当竞争手段,这些手段主要运用于垄断竞争市场。在现代经济社会,质量竞争、服务竞争等正当的非价格竞争手段成为厂商竞争的主要手段。

三、竞争的作用

采取合法的竞争手段,进行公平合理的竞争,可以有效地促进市场的运行和价值规律作用的充分发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竞争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竞争能够促进企业优胜劣汰,带动技术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竞争首先是在同一部门内部各企业之间展开的,其结果是优胜劣汰。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会使优势企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又将劣势企业淘汰出局,这种被淘汰的外在压力和利益驱动的内在动力必将推动企业不断改进技术,采用先进生产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而且,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活力增强了,效益提高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力就会增强,社会经济效益就会提高。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必须实行优胜劣汰的原则,否则,干好干坏都一样,无异于“吃大锅饭”,实际是保护落后,将导致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第二,竞争能够促使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部门之间的竞争是部门内部竞争的延伸,它是在部门内部竞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使各个部门不同的资金利润率均衡为平均利润率,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在商品价格以生产价格为基础的条件下,社会资源总是要向利润率较高的生产部门流动,向产品供不应求的部门流动。这样就有可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使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和优化,进而提高总体经济效率,并且,有利于解决长线部门与短线部门问题,使之按比例平衡发展。

第三,竞争能够促使企业提高服务意识,有利于满足消费者需求,保护消费者利益。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是买方经济,企业要想增加产品销售额,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必须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种类,改善服务态度,使用户享受到高质低价的产品和优质服务,这不仅可以直接满足用户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而且,这种行为本身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竞争不只是有盈利的机会,同时,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亏损乃至破产的可能性,竞争必然伴随着风险,市场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市场竞争的方式及其激烈程度。市场竞争和风险以利益的诱力和破产的压力作用于企业,一方面迫使企业不断改进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也会产生某些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某些经济主体为了降低自身经济风险,可能采取具有盲目性和破坏性的不正当竞争,或多或少地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在竞争中败北的经济主体因其自身经济利益受损,会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和不稳定;自由竞争还会促进资本和生产的集中,并从中产生出垄断,反过来限制甚至扼杀竞争,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应当加强对竞争的引导和监督,保护合法的竞争,限制不正当的竞争,努力减少市场竞争风险给企业或其他生产经营者带来利益损失,把竞争的消极作用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以保证市场竞争具有持久的利益驱动力。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本章主要阐述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