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务管理的内容
财务管理是有关资金筹集、投放和分配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对象是现金(或者资金)的循环和周转,主要内容是筹资、投资和股利分配,主要职能是决策、计划和控制。
(一)财务管理的对象
财务管理主要是资金管理,其对象是资金及其流转。资金流转的起点和终点是现金,其他的资产都是现金在流转中的转化形式,因此,财务管理的对象也可以说是现金及其流转。财务管理也会涉及成本、收入和利润问题。从财务的观点来看,成本和费用是现金的耗费,收入和利润是现金的来源。财务管理主要在这种意义上研究成本和收入,而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成本管理和销售管理,也不同于计算收入、成本和利润的会计工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资金循环和周转情况。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
1.筹资。企业资金按投资者权益不同分为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权益资金包括由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和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其所有权属于企业所有者;债务资金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其所有权属于企业债权人。筹资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环节,要科学合理地确定资金数额和资本结构,合理选择筹集资金的方式,努力降低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
2.投资。企业筹集资金的直接原因是为了投资。企业投资可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对内投资是对企业内部投放资金,主要投放于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等;对外投资是对企业外部投放资金,其形式多种多样,按不同标准可分为外购与新建、合资与独资、子公司与分公司、股票与债券等。对内投资所形成的各项资产是企业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资源,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会不断被耗费。投放资金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要认真选择投资方向和投资形式,合理安排资产结构,努力降低生产耗费和投资风险,力争提高效益。
3.股利分配。企业进行投资的具体原因虽然有所不同,但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获取利润。股利分配是指在企业赚得的利润中,有多少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有多少留在企业作为再投资用。如何制定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正确确定利润留存与分配的比例,是影响本企业股价在市场上的走势和在社会公众中享有的信誉的一个大问题。每个企业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最佳的股利分配政策。它是财务决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财务管理职能
财务管理的职能是指在财务管理中所使用的各种业务手段。这些方法互相配合,紧密联系,构成完整的财务管理工作体系。
1.财务预测。财务预测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状况进行估计和推测。财务预测的范围很广,目的也不尽相同。为了搞好财务预测,在正式开展工作以前,要根据预测的目的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料,深入了解相关的情况,在此基础上选择科学的方法,确定财务指标预测值,为下一步决策提供依据。
2.财务决策。财务决策是针对企业的各种财务问题决定行动方案。财务决策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环节,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为了正确开展财务决策,首先要根据企业内部和外部经营环境拟定数个决策方案,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各备选方案的预期经济效果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经济分析,最后从诸多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并组织实施或否决全部备选方案。
3.财务计划。财务计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系统化、具体化,是企业实行内部经济责任制的重要基础,也是财务监督和财务检查的重要依据。为了编制既先进又切实可行的财务计划,企业在正式编制计划以前,要采取技术经济措施并预测各项措施的经济效果,要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料并预测计划指标的水平,在此基础上计算各项计划指标,并正式编制计划表格。
4.财务控制。财务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降低成本、费用和增加利润的重要措施。为了有效地实施财务控制,企业要制定各项消耗定额和费用开支标准、编制财务计划,为财务控制确定标准;要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把财务控制任务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和有关职工,并明确其相应的权、责、利,以保证财务控制标准的执行;当执行结果与标准发生差异时,要确定差异的程度并分析原因,明确其性质和责任,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5.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有事前、事中和事后分析。在财务预测、决策和计划编制过程中进行的分析称为事前分析,其目的在于科学确定各项财务活动的具体目标和评选财务活动方案;在财务计划执行过程中进行的分析,称为事中分析,其目的在于掌握计划的执行情况及实际脱离计划的原因,以利于采取措施保证计划的实现;在计划期结束以后进行的分析称为事后分析,其目的在于确定实际脱离计划的程度和原因,以利于总结经验,提高企业计划管理水平。
6.财务检查。财务检查可以在计划期中进行,也可以在计划期结束以后进行。在财务检查中,要了解企业执行财经纪律、财务计划和经济核算的情况,揭露财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查明原因和分清责任,促进企业严格遵守财经法纪和加强经济核算。要搞好财务检查,检查人员要认真阅读财会凭证、账目和报表,并提出处理办法和改进意见。
二、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
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是财务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也是进行财务管理必须树立的价值观念。
(一)资金的时间价值
企业把资金存入银行可以获得利息,用于投资可以得到收益。这些报酬是由于投资者进行投资以后而获得的,它随时间而变化、投资时间越长报酬越多,所以把它称为资金时间价值。不过在投资有风险的条件下,投资者因投资而获得的报酬除了包含资金时间价值以外,还包含投资风险价值。
资金时间价值是时间的函数,一般情况下按复利计算。资金时间价值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它有以下三种表示方法:现值、终值和年金。现值是指为取得利息和收益进行投资时的资金价值量;终值是指资金在将来某时间的本利和;年金是指间隔相同时间(一般为一年)支付或收入相等数额的款项。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已知现值求终值。用复利的计算终值公式为:F=P(1+i)n式中:i———利润(%)
P———本金,又称资金的现值;
n———计算时间价值的次数,通常以年为单位;
F———本金和利息之和,又称资金的终值。
2.已知终值求现值。现值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终值的计算公式推出来,因为n年以后的终值为F=P(1+i)n,所以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3.已知年金求终值。在n年中,每年年末投资A元,则第n年年末的本利和应为各年投资本金与复利之和,即第一年年末A元,赚取利息的年数为n-1年,其本利和为:F=A(1+i)n-1第二年末A元,赚取利息的年数n-2年,其本利和为:F=A(1+i)n-2.依此类推,第n年年末投资A元得不到利息(即F=A(1+i)n-n=A),所以,n年末的本利和应为:
F=A(1+i)n-1+A(1+i)n-2+…+A(1+i)+A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1+i)得:
F(1+i)=A(1+i)n+A(1+i)-1+…+A(1+i)2+A(1+i)
上述两式相减:
F(1+i)-F=A(1+i)n-A
所以
4.已知终值求年金现值。已知终值求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5.已知现值求年金。我们已经推导出利用年金求终值的计算公式为:
利用现值求终值的公式为:
F=P(1+i)n
在这里,我们把后一计算公式代入前一计算公式得:
上式整理后,就可得出已知现值求年金的计算公式:
6.已知年金求现值。已知年金求现值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已知现值求年金的计算公式推导出来。
因为
(二)投资风险价值
1.风险的定义。当一项投资活动的未来情况存在多种可能性时,这项投资就存在风险。在有风险的情况下进行投资不仅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而且要考虑投资的风险价值,即决策时所要求的投资收益率既包括资金的时间价值,又包括投资的风险价值。
投资活动面临的风险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分散风险,另一类是不可分散风险。其中,可分散风险又叫非系统性风险或公司特别风险,是指某些因素对特定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如公司个别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失败等等;不可分散风险又称系统性风险或市场风险,是指某些因素对行业或全部企业都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如经济衰退、经济政策变化、石油价格涨跌等。可分散风险可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回避,不可分散风险不能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回避。
2.投资风险价值的定义。所谓投资风险价值,是指投资者因在投资活动中冒风险而取得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额外报酬。投资者冒风险越大,要求得到的风险价值就越多,因此,投资收益率也就越高。
3.投资风险价值的表现形式。投资的风险价值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绝对数,即“风险报酬额”,是指由于冒风险进行投资而取得的额外报酬。另一种是相对数,即“风险报酬率”,是指额外报酬占投资总额的百分率。
4.风险报酬率确定的方法。为了正确进行投资,在有风险的情况下,需要确定风险报酬率。确定风险报酬率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由决策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各行业的情况进行主观判断。另一种是根据有关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其具体步骤如下:
(1)计算投资收益期望值。假设某企业投资12600万元购买固定资产生产某种产品,经分析预测,产品销售时有20%的可能会出现市场畅销,每年能获得经营收益2000万元;有50%的可能会出现市场销售情况一般,每年获得经营收益1000万元;有30%的可能会出现市场销售情况较差,每年只能得到经营收益500万元。
产品销售以后能得到多少经营收益现在并不确定,它是一个随机变量(用Xi表示)。但是,我们可以运用概率论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上例中可能得到的经营收益值为经营期望值(用E表示),它是各个随机变量以其各自的概率进行加权平均所得的平均数,计算公式是:E=XiPi。根据上例资料,其经营期望值为:
E=2000万元×0.2+1000万元×0.5+500万元×0.3=1050万元
(2)计算标准离差。前面计算的经营收益期望值1050万元,表明企业投资12600万元在各种可能的风险条件下每年将得到的平均经营收益值。但是,实际出现的情况只能是其中一种,能得到的经营收益一般不等于经营收益期望值,分别为:X1=2000万元,X2=1000万元,X3=500万元。因此,必须考虑各随机变量与期望值可能发生偏离的程度,即风险程度。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用标准离差(用σ表示)来反映随机变量与期望值之间的距离。标准离差的计算公式
标准离差是由随机变量与期望值之间的差距所决定的,它们之间的差距越大,标准离差越大,风险也就越大,反之则小。所以,标准离差的大小可以看做是风险价值大小的标志。
(3)计算风险报酬率。前面计算的标准离差是一个绝对数。为了比较不同投资方案的风险程度,需要把它同期望值相比,求出相对值,即标准离差率。实例的标准离差率为:
上面讲过,标准离差越大,投资的风险也越大。可见,标准离差率与风险报酬率成正比关系。但是,标准离差率并不等于风险报酬率,因为标准离差率是标准离差与期望经营收益的比率,而风险报酬率是投资者冒风险取得的报酬与投资额的比率。风险报酬率的计算公式为:
风险率=投资期望回收率×标准离差率×100%
公式中的投资期望回收率包含有两部分内容,一是投资的时间价值,即利率;二是投资的风险价值,即风险报酬率。一项投资的期望回收率是一定的,其中包含的风险报酬率越高,所包含的利率就越低,反之利率就越高。而风险报酬率与标准离差率成正比,一项投资的标准离差率越高,它的风险报酬率也就越高,所以风险报酬率等于投资期望回收率乘以标准离差率。
结合实例,将有关数字代入公式:
假设投资者所要求的货币时间价值为7%,那么投资期望回收率只有超过11.14%(7%+4.14%),投资方案才是可取的。从实例来看,投资期望回收率只有8.33%(1050÷12600×100%),因此,该项投资不可取。